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生物能源

垃圾场变“气田” 炼出生物燃气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摘要:汕头市雷打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气体回收利用精制生物燃气项目(下称燃气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手续,近期将正式投入生产。记者采访了解到,该项目是粤东首个同时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垃圾填埋气体回收整治项目,它借助现代科技,将垃圾填埋场变身“小气田”,从中提纯出生物燃气进行利用。“这样提纯出来的生物燃气,其......

点击显示 收起

    汕头市雷打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气体回收利用精制生物燃气项目(下称燃气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手续,近期将正式投入生产。记者采访了解到,该项目是粤东首个同时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垃圾填埋气体回收整治项目,它借助现代科技,将垃圾填埋场变身“小气田”,从中提纯出生物燃气进行利用。

  据介绍,垃圾填埋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填埋气体,其中甲烷所占比例约为55%,二氧化碳为43~45%,还有少量的硫化氢、氮气等其他成分。这些气体挥发到空气中,奇臭无比,遇火易燃,对填埋场的生产作业会带来安全隐患,而且还会破坏大气层,产生温室效应。该项目通过机械导排的方式将填埋气体导排出来,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把气体中的水份、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杂质去掉,提纯出高浓度的甲烷。

  “这样提纯出来的生物燃气,其基本成分跟天然气差不多,且甲烷含量可达95%以上,完全符合工业、家庭和车辆使用的标准。”燃气项目有关负责人说。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每户每日使用3立方米生物燃气计算,燃气项目每日产生的生物燃气可供2000多户居民使用。

作者: 2012-7-1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