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环保技术

上海两所高校5年科研接力研制“玉米塑料”

来源:文汇报
摘要:而用玉米芯等粮食下脚料制成的“玉米塑料”薄膜,能在土壤中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有机物,甚至可以被蚯蚓吞食得一干二净——同济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科研接力5年,终于研制成功了这种新材料,它的厚度只有A4打印纸的1/25,强度却是现在常用的PE膜的3到4倍。这项成果不仅填补了我国空白,还串起了完整的“玉米塑料”薄膜产......

点击显示 收起

        农用地膜和塑料袋一样,一直被看作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而用玉米芯等粮食下脚料制成的“玉米塑料”薄膜,能在土壤中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有机物,甚至可以被蚯蚓吞食得一干二净——同济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科研接力5年,终于研制成功了这种新材料,它的厚度只有A4打印纸的1/25,强度却是现在常用的PE膜的3到4倍。这项成果不仅填补了我国空白,还串起了完整的“玉米塑料”薄膜产业链。

        

        “玉米塑料”,学名聚乳酸。在“禁塑令”和石油价格忽上忽下的今天,可完全降解、来自非石油基的“玉米塑料”,是各国研发的焦点。目前聚乳酸在美国一家企业已形成14万吨的年生产规模。同济大学花费4年多时间,成功地研发出了用玉米芯、玉米秆、植物纤维等原料合成聚乳酸的技术,并且进入中试阶段。

        

        问题是聚乳酸的强度和牢度都很低,往往只能作为一些工业铸件或者薄板的原材料;即使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聚乳酸企业——美国NatureWorks,都直截了当地对客户提出:不建议制成塑料袋等薄膜制品——如果做薄膜,那简直“吹弹得破”;如果做厚,则不符合薄膜的特性,并且成本远高于普通的PE膜,不可能有市场。同济大学同样没能攻克聚乳酸“天性脆弱”这一难关。

        

        根据国家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材料的要求,华东理工大学成立了以胡英院士为首席顾问,由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程树军领衔的科技攻关组。攻关组通过分子设计,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渗出、非石油基、可完全降解改性剂,对脆性的聚乳酸进行改性,并建立了一条完整的生产流水线,使“玉米塑料”薄膜在增加柔性的同时,显著改善了加工性。独特专利技术的应用,还实现了薄膜的稳定生产,得到了厚度只有4微米的可完全降解超薄膜。据悉,这种薄膜的单位面积价格与目前国家标准规定的PE地膜价格相近,而强度有所增加。如此厚度的可完全降解薄膜目前尚未见报道,华东理工大学已将这一技术申报了四项发明专利。

        

        据专利主要发明人李勇锋博士介绍,这种材料堆土后可以完全降解,或被微生物或者动物吞噬消化,76%转化成二氧化碳;它完全非石油基,有优良的透光性、拉伸强度、导热性、渗水性、紫外阻尼性、无滴性,应用前景极佳。据介绍,上海世博会期间,所有包装袋有望采用高强度、透明、印刷鲜艳且可完全降解的材料制成。
作者: 2008-1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