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药经济传媒

这是一种专业精神

来源:www.yyjjb.com.cn
摘要:薪酬,似乎在全世界都是一个敏感话题。譬如,在美国,你不能随便问人年龄和收入,特别是对女士,这被认为是极不礼貌的行为。收入不能问,据说是因为个人隐私的缘故。在中国,以前大家也比较忌讳谈收入,但近年来有些改变,特别是熟人之间,有时也会谈到各自的收入问题,少了很多尴尬和拘谨。...

点击显示 收起

薪酬,似乎在全世界都是一个敏感话题。譬如,在美国,你不能随便问人年龄和收入,特别是对女士,这被认为是极不礼貌的行为。不愿被问年龄有点虚荣的味道。收入不能问,据说是因为个人隐私的缘故。在一个什么都可用金钱来衡量、谈论床第之事都很随便的国家里,这个隐私多少有点让人费解。 
     
    在中国,以前大家也比较忌讳谈收入,但近年来有些改变,特别是熟人之间,有时也会谈到各自的收入问题,少了很多尴尬和拘谨。人们基本认同了“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这一信条,于是开始逐渐淡化金钱的隐秘性,而能够正视其应有的作用,这种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的进步是难能可贵的。 
     
    这一点在《医药经济报》药店周刊近日推出的“药店人才薪(酬)手册”专题策划中得到了体现。为了尽量准确地了解目前医药零售行业的薪酬状况,我们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发出600份调查表,回收有效调查表500多份,药店工作者、广大读者非常支持此次策划。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很多药店人对自己的薪水话题并不顾虑。一位中年女店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月工资只有800元,说话时的那份坦诚和镇定甚至有点出乎记者意料。 
     
    将一个敏感的隐私话题开诚布公地做成专题,体现了《医药经济报》采编人员一贯的专业精神。同样是挖隐私,那些娱乐报刊的狗仔队们尽管无孔不入,但其建立在明星们的痛苦之上,很多甚至是在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我们所挖的“薪酬”隐私,却是行业内人士都非常关注并喜欢看到的,大家没有忌讳,而是对此兴趣盎然。我觉得,这是真正的专业办报,媒体感兴趣,采访对象感兴趣,读者们也喜欢看。事实上,药店人才薪酬专题报道出炉后反响很好,对医药零售企业审视并调整自身的薪酬体系起到了启示和借鉴的作用,薪酬模式的好坏对企业的发展显然是影响重大的。 
     
    能通过一个有关收入的敏感话题将《医药经济报》专业精神淋漓尽致地诠释出来,也和医药零售行业从业群体的特殊性有关。药店行业主要从业人员如店长、营业员等,他们的收入水平非常透明化,而且同一地区同行之间差异也很小;他们在讲述薪水问题时的坦荡,也表明了他们对薪水不满足的无奈,或者说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情绪的自然宣泄。 
     
    收入不高,计算也简单,行业内差异小,这是药店人薪酬的特点,也是新闻报道容易操作的一个因素。假设你要做“医疗机构人员薪酬手册”试试,可能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医生的收入问题何止是“敏感”二字就能说得清呢? 
     
     
     
     
     
    医药经济报2005年 第140期  
     
     
     
   
 
作者: 本报记者 张永超 2005-1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