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药经济分析与评论

缺少的还是人性化

来源:www.yyjjb.com.cn
摘要:相对于食品,中国药品似乎要“人性化”得多,起码不用让消费者做“生产日期+保质期”这样的算术题。早在2001年,国家对药品包装作出了必须注明有效日期具体时间的规定。但是,与此相类似的人性化因素的缺乏却仍然存在。答案只有一个:缺少人性化的关怀。...

点击显示 收起

相对于食品,中国药品似乎要“人性化”得多,起码不用让消费者做“生产日期+保质期”这样的算术题。早在2001年,国家对药品包装作出了必须注明有效日期具体时间的规定。但是,与此相类似的人性化因素的缺乏却仍然存在。 
     
     
     
    前不久,印尼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中国食品包装与其他国家的差异,诬称中国向印尼提供过期的救灾食品,后经中国商务部驳斥,还事实以真相。然而在这起事件中,我们真的就完美无缺,无可挑剔了吗?非也。笔者认为起码暴露了我们的两点不足,一是我国食品在外包上与国际接轨不够,假如我们采用的都是国际惯例,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就是想找“茬”也不会那么容易。二是我们的包装确实有点“老子天下第一”的嫌疑,替消费者着想太少。虽然商务部的解释振振有词,但如果我们再追问一句,在我们的食品包装上,为什么不直接标上食品的有效日期,而要考验消费者的小学数学水平,去做“生产日期+保质期”这样的算术题呢?答案只有一个:缺少人性化的关怀。 
     
    相对于食品,中国的药品似乎要“人性化”得多,起码不用消费者做“生产日期+保质期”这样的算术题。早在2001年,国家对药品包装作出了必须注明有效日期具体时间的规定。但是,与此相类似的人性化因素的缺乏却仍然存在。印度洋地震海啸发生后,国内众多的医药生产企业怀揣着一颗颗爱心,准备向灾区人民捐赠药品,可是这时候有些厂家发现,他们所生产的药品竟没有英文说明书,于是紧急赶制。这种迟到的人性化关怀,虽然也不失为一种补救措施,但毕竟说明我们此前在药品包装上做得不够“人性化”。 
     
    医药产品具有药品和商品的双重属性,其包装设计在遵循《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政策法规,体现企业形象和产品功能的同时,还必须获得消费者的心理认可。但是遗憾的是,中国的医药包装似乎过于“原始状态”,与国外的医药包装设计水平还存在很大距离,尤其是在人性化的设计上更是相去甚远。不少医务人员反映,由于医疗产品的包装缺乏人性化,导致取放、贮藏、使用不方便,标识混乱,进而直接导致误用、误服,如一些外用洗剂漏标“外”字,常常发生误服事故。有些包装没有标注“一次性使用,用后销毁”、“防止儿童误服”等标识或字样。 
     
    再看看国外的先进包装,其人性化的关照可以说无微不至。如为老人及儿童的用药安全设计有安全盖;为口服液配备计量准确、使用方便的量杯;在包装上提示“将药物放在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等等。为了减少儿童误服药品的可能,国外药品包装在泡罩撕裂强度、瓶盖扭开强度等方面也有一定要求。有的还针对儿童和老人设计了活泼可爱的卡通儿童装以及为方便老年患者的放大字号的药品说明书。另外,危重病人如癌症、尿毒症患者往往心情压抑,情绪低落,于是他们在药物外包上以明度、彩度高的暖色调为主,以达到轻松温馨的效果。发热、高烧发炎的患者,需要的是安静、降温,于是他们在外包色彩处理上大都用蓝、绿、紫之类的冷色。药品包装实际上承担了心理治疗的责任,其药品疗效得到了延伸。 
     
    随着我国医药市场的发展,药品同质化、同形化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在此情况下,药品从内容到包装的人性化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判断和选择药品的重要参考指标。这样看来,药品的人性化已经不单是对消费者的一种关怀,也是对企业自身的一种关怀。 
     
     
     
    本版言论不代表报社观点 
     
评论版     
     
     
     
    医药经济报2005年 第16期  
     
     
     
   
 
作者: 徐水元 2005-7-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