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药经济分析与评论

CMOs继续郁闷

来源:网络
摘要:CMOs在2007年的剂型生产和小分子原料药领域的总体增长速度不到5%,这是连续第二年增长率低于5%2007年对提供临床研究服务的合同研究组织(CROs)来说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年份。大型CROs之所以取得如此良好的经营业绩,主要得益于几个有利的因素,比如研发产品数量的增加、大型制药企业努力减少与它们合作的服务或产品提供......

点击显示 收起

    CMOs在2007年的剂型生产和小分子原料药领域的总体增长速度不到5%,这是连续第二年增长率低于5%

    2007年对提供临床研究服务的合同研究组织(CROs)来说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年份。这一年,那些已经公开上市的临床CROs实现的销售收入同比猛增了20%,比它们在2006年取得的15%的增长率又前进了一大步。

    CROs收获丰硕成果

    真正吸引眼球的是一些规模较大的CROs,其业绩尤其惊人。位于美国辛辛那提的Kendle国际公司销售收入达到3.98亿美元,比2006年的2.83亿美元增长了40%。位于都柏林的ICON公司的销售收入从2006年的4.55亿美元增长到了2007年的6.31亿美元。位于波士顿的Parexel公司销售收入达到7.4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5%。

    大型CROs之所以取得如此良好的经营业绩,主要得益于几个有利的因素,比如研发产品数量的增加、大型制药企业努力减少与它们合作的服务或产品提供商的数量等等。然而,与此同时,大型CROs也正从它们近年来作出的重要投资中收获好处,这是因为它们预计到了制药行业将出现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包括:电子数据采集和管理能力的提高,正促使试验结果更快地得出;办公网络的扩大以及与设在亚洲、东欧和拉丁美洲的试验基地之间的联系增强,为招募更多的病人、开辟新市场提供了条件;临床药理学能力的扩大正在为Ⅰ期研发产品数量的不断增加和概念验证的重要性提供帮助;规模化运作模式正使得CROs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改善它们的服务质量。

    CMOs二度“失落”

    虽然2007年对提供临床和临床前研究服务的CROs来说春光无限(毒理学服务增长了21%),但对合同生产组织(CMOs)来说却郁闷多了。2007年,剂型生产和小分子原料药领域的总体增长速度不到5%,这是连续第二年增长率低于5%。

    究其原因,是因为CMOs受到了多种因素的打击。这其中包括新药申请和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s)得到美国FDA批准的数量下降,重要客户的产品销售下降,生产能力过剩导致价格竞争加剧。当然在生产领域也有两大亮点,它们分别是生物技术药物的生产和临床试验供应材料的生产。

    CMOs的短期前景有可能得到改善,只要它们的客户能够在明后年让更多的新产品获得批准。然而,从长期来看,CMOs也许会陷入困境,这是因为它们之中的大多数仍然按照旧有条件下的经营模式和策略进行经营,它们的经营活动并没有反映制药行业目前的现实。这一点在以下所提到的几个关键领域里尤其如此:

    ——市场发展。大多数CMOs采取的发展战略都是在10年前形成的,这些战略包括大规模实施产能扩张、积极开展收购行动等。当时预计新产品的获批数量将会不断增加,药品价格和单位容量将会上升,制药行业将会持续增长,也意味着产能的扩张总是存在着必要性。因为当时,制药行业还认定“价格不是问题”,也就是说,药品销售如此旺盛,赢利如此丰厚,以至于制药行业更多关心的是确保拥有可靠的供应,而不是产品的成本费用。

    但是,在过去几年中,制药行业的增长前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FDA对新药的审批数量10年来持续下降,其次,政府和私营保险公司一直在致力于抑制药价的上涨,此外,安全问题和使用指南制约了“重磅炸弹”药物尤其是生物制药的增长。

    ——新兴市场。5年前,CMOs将它们的发展战略与北美和欧洲市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这些市场,药价最高,药品使用量的增长最为迅猛。CMOs在工厂的设计和质量保证实践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以满足FDA和欧洲药品局(EMEA)的符合标准。

    今天,大型制药公司的市场关注点正在转向新兴经济体,也就是所谓的“BRIC”国家,即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为这些国家提供服务完全是一种不同的挑战:有些国家制定了极其苛刻的监管要求(比如巴西),而另外一些国家的符合性标准较低,这使得CMOs为了遵守FDA和EMEA所制定的标准而为此付出的代价纯属浪费。在许多情况下,所在国的法律/监管措施都要求在当地组织生产,并且不鼓励进口。西方大多数CMOs在这些新兴市场缺乏生产设施,也就无法利用正在发展中的机会。

    ——生产和采购战略。虽然大型制药公司纷纷发布重要公告,打算将更多的业务外包出去,但它们继续在新的生产设施和设备上投入巨资,尤其是在大分子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上。2007年,全球规模最大的15家制药公司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增长了14%,几乎达到了220亿美元。随着大型制药公司热衷于收购或者通过许可交易方式获得大分子候选药物,对CMOs有利的高价值机会有可能将被保留在制药公司的内部。

    采购战略日益全球化也影响到了CMOs。全球化采购不仅引入了印度、中国等国家的新的低成本竞争者,也大大延伸了药品供应链。今后,生产制剂的CMOs遇到客户无法提供充足原料药的情况将会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其生产计划的中断,经营收入的锐减。

作者: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