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了一则介绍世界
原料药巨头荷兰帝斯曼(DSM)公司历史沿革的资料,发现原来有着103年历史的行业翘楚,在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也曾遇到了那么多的波折。他们历经三次颠覆式的转型,主业从煤矿开采到能源、化工产品与肥料,再到特殊化工产品制造,一变再变,每一次都惊心动魄,义无反顾。以致有人说,100年来始终活着,对于DSM来说就是一种幸运。
1902年,荷兰政府成立了一家国有采矿公司,命名为荷兰国有矿井公司(荷兰州矿公司,即后来的帝斯曼)。随着帝斯曼煤矿勘探和加工业务的拓展,副产品焦炭炉煤气的产量也随之增长,很快帝斯曼就开发出了一项副业——利用焦炭炉煤气生产化肥原料氨气,然后再做进一步深加工,这就是公司业务走向多样化的第一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利用这项特长,帝斯曼最终在上世纪70年代全球煤矿企业倒闭的风潮中幸存了下来。
帝斯曼能够平稳地度过70年代的难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他们有过人的前瞻性,先人一步转型成功。二战后,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应用,导致了煤炭需求的急速下跌。在同行们尚处于观望之中时,帝斯曼准确地预见到了这一趋势将不可逆转,于是迅速作出调整,干净利落地转变了业务重点。在战后和平时期经济强劲反弹的背景下,化学产品的需求急剧增长,这为帝斯曼提供了新的机会,他们开始涉足生产工业化工产品、合成纤维和纱的原材料。1975年,帝斯曼原有的核心业务国家煤矿被关闭了,但此时化学产品和肥料已经成为公司新的支撑点,提供了超过2/3的销售额。
有意思的是,同中国的很多国有企业一样,帝斯曼也曾经历过改制,1989年这家国有的集团正式私有化,转型成为一家公众持股的上市公司。
在帝斯曼的发展过程中,另一个非常令人称道的战略举措是,该公司分别于2001年和2002年,先后将石油、能源部门转让给荷兰政府和沙特阿拉伯基础工业公司。据了解,此举曾在公司董事会内部引发激烈争吵,因为在过去的12年里,帝斯曼的石油化工业务销售额足足增长了10倍,作为曾经的主营业务赢利水平可观。但最后,帝斯曼内部还是就转让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尽管眼前业绩突出,但由于在世界最主要的石油产区中东地区一直没有建立起稳定的供应网络,再加上技术支撑上的弱势,
管理层认为,这些因素将严重制约帝斯曼成为世界性能源企业,DSM集团董事长艾赋鼎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帝斯曼是一家看重长期发展的公司,与其坐失竞争力,不如趁早卖掉,于是我们果断地出手,石油、能源两个部门卖了35亿欧元,很划算。”
2005年对于帝斯曼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因为他们的近期战略是在今年彻底转型成为一家专业产品制造商,为生命科学领域和性能材料领域提供高科技生化产品,在集团100亿欧元的销售额中,至少有80%将来自于这个大类。
这样的一个目标定位,不免让人联想到他们与中国几大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合作项目,也许受此影响,这些合作将会进一步深入。然而,国内的几家企业可能更应该回过头来看看帝斯曼几次转型的经历,也许会从中得到意外的收获。
(作者邮箱:niwenhao@126.com)
原料药版
医药经济报2005年 第55期
作者:
倪文昊 专栏 200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