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调肝理脾治验4则

来源:中医药信息杂志
摘要: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整体观念是中医方法学的独特思维模式。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诊疗原则,中医学通过观察人体五体、五官、五志、五声及五动等方面的异常变化,用以推断患者体内脏腑功能的偏盛偏衰。由于不同种疾病(甚至是西医不同系统的疾病)在各自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表现出某种相同的证候,因此,......

点击显示 收起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整体观念是中医方法学的独特思维模式。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诊疗原则,中医学通过观察人体五体、五官、五志、五声及五动等方面的异常变化,用以推断患者体内脏腑功能的偏盛偏衰。由于不同种疾病(甚至是西医不同系统的疾病)在各自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表现出某种相同的证候,因此,中医学存在“异病同治”。笔者以下所举4个案例,从西医学角度来看,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分属于不同系统的疾病,但从中医学角度分析,这些患者都存在“肝脾不调”的机能失衡状态。故而,临床治疗从调肝理脾大法入手,结合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随证治之,效果显著。

1    卵巢囊肿

        案例1:患者,女,44岁。主因月经之前出现周期性少腹疼痛,反复发作半年,加重2月,于2006年8月就诊。患者于半年前出现经前期右侧少腹持续性疼痛,疼痛剧烈,伴月经量少、经色紫黯有块,胸胁乳房胀痛,月经后疼痛缓解。来诊前经某医院行B超检查,确诊为“右侧卵巢囊肿(直径2.1 cmX2.2 cm)”。就诊时已过经期。证见右侧少腹隐隐作痛,面色晦黯,恶心欲吐,纳差少食,胸闷气短,叹气得舒,手足厥冷,舌质淡红,舌苔薄白,左脉弦滑有力、右脉弦细无力。患者自诉家务繁重,生活压力较大。中医诊断:痛经,辨证为木郁克土,气滞血瘀。西医诊断:卵巢囊肿。治法:调肝理脾、化瘀止痛。药用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处方:柴胡6 g,青皮10g、陈皮10 g,香附10 g,紫苏梗10 g,清半夏12 g,炒枳壳30 g,焦三仙各10 g,生黄芪30 g,党参30 g,生白芍30 g,生蒲黄(包煎)10 g,炒五灵脂10 g,桃仁10 g,红花10 g。7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1剂。患者服药次日,腹痛、恶心、胸闷、气短等症状即明显减轻。前后共服用上方30余剂,全身症状均显著改善。2007年1月,行B超复查,卵巢囊肿消失。

  按:本例患者按中医“痛经”治疗,效果显著。不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体内器质性病变亦得到满意治疗。“痛经”为妇科常见病症,对其辨证分型一般多从肾气不足、肝血亏损、肝肾亏虚、气血虚弱、气滞血瘀、寒客胞宫、湿热郁结等角度着手。本例患者发病时疼痛剧烈,伴月经量少、经色紫黯有块,证属气滞血瘀无疑。而探究造成气滞血瘀的机理,面色晦黯、胸闷气短、叹气得舒、手足厥冷、左脉弦滑有力,证属肝木郁结;恶心欲吐、纳差少食、右脉弦细无力,证属脾受肝克。加之患者疼痛部位以一侧少腹为主,亦属肝经病变无疑。肝藏血,主疏泄;脾生血,主运化。肝之疏泄失职,脾之转运失常,皆可造成气滞血瘀。故以柴胡疏肝散调达肝气,使木不克土而治本;配以失笑散活血通络,使瘀行痛止而治标;佐以生黄芪、焦三仙、党参等扶助脾胃,一方面可使脾胃强健,不受木克;另一方面又能培土生金,佐金平木。药后使肝得舒,脾得健,瘀得消,痛得止,卵巢囊肿亦得以消除。

2神经性呕吐

        案例2:患者,女,42岁。主因恶心呕吐持续发作2月,加重2周,于2006年12月就诊。患者自诉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不能自制。每次发病时呕恶连声,不能站立,必俯身吐出大量清水痰涎,病情方得缓解,呕吐剧烈时可吐出青色胆汁。开始时,每日发作5~6次,后来发作次数渐趋频繁,乃至整日呕恶频频。患者正常工作与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就诊前经某医院检查,排除肝胆系统病变:胃镜结果显示“未见明显异常”,诊为“神经性呕吐”,曾给予谷维素片、维生素Be、胃复安及吗丁啉等对症治疗,效果不佳。2周前,因家庭琐事烦扰而呕恶加重。就诊时证见呕恶连声,不能起身,吐出物为清水痰涎,形体瘦削,面容憔悴,心情烦闷,不欲饮食,舌淡,苔白,脉弦细弱。中医诊断:呕吐,辨证为肝脾不调,胃失和降。西医诊断:神经性呕吐。治法:调肝理脾、和胃止呕。药用小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16 g,黄芩10 g,清半夏15 g,党参30 g,生黄芪30 g,焦三仙各10 g,炙甘草10 g,生姜12片,大枣12枚。7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1剂。患者服药当日,呕恶明显减轻。2剂后,呕恶已止,食纳渐增。继以上方调理月余,呕恶未见复发。

  按:神经性呕吐,又称心理性呕吐、癔病性呕吐,属西医“胃肠道功能紊乱”范畴。目前,西医对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中药在调整胃肠道功能紊乱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例患者症状表现以呕吐为主,呕吐剧烈时可吐出青色胆汁;结合患者因家庭琐事烦扰而呕恶加重的病史及患者所表现出来的脉、舌、色、症,可以推断证属肝脾不调,胃失和降。其病机正合《伤寒论》之小柴胡汤。对于小柴胡汤的使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曾言:“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本例患者脉弦细弱、呕恶不止、心情烦闷、不欲饮食,诸多症状极与小柴胡汤证相符。故方中用柴胡配黄芩以清肝胆之郁,半夏配生姜以降胃气之逆。同时,考虑到患者“吐下之余,定无完气”,又以党参、生黄芪、焦三仙、炙甘草、大枣等甘温补脾,顾护中州。诸药合用,调肝理脾,扶正祛邪,升降相配开合并举,切中病机。

3。慢性胃炎

        案例3:患者,女,46岁。主因上腹胃脘部胀满疼痛,间断反复发作2年,加重1月,于2006年12月就诊。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胃脘部胀满疼痛,尤以餐后更为明显,伴食欲减退、嗳气、泛酸、便秘、体重减轻等。经某医院行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型)”,给予抗菌消炎药物治疗,效果不显。1月前,因饮食不适而胃痛加重。就诊时证见胃脘疼痛,时作时止,多于餐后或进食粘腻碍胃之品后加重,面色萎黄,形容憔悴,纳差少食,嗳气,泛酸,便秘,大便三四日一行倦怠乏力,懒于言语,夜寐梦多,口干口苦,舌黯,苔少,脉弦数有力。中医诊断:胃痛,辨证为肝脾不调,肝胃郁热。西医诊断:慢性胃炎。治法:清肝理脾、和胃止痛。药用四逆散合金铃子散加减。处方:枳实15 g,生白芍30 g,生甘草6 g,柴胡10 g,川楝子10 g,延胡索(打碎)10 g,浙贝母10 g,海螵蛸10 g,夏枯草15 g,全瓜蒌30 g,麦冬30 g,赤芍10 g,丹参10g。7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1剂。7剂后,胃痛已止,其他症状亦得到明显改善。继以上方加减,连续服用6个月,不仅全身症状显著改善,胃镜复查结果显示“未见明显异常”。

  按: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常见病因。西医的抗菌消炎药物对某些病例可能有一定疗效,但远期根治率(治后1个月以上)尚不理想;同时,由于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常使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使治疗难以持续进行。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以胃痛为主,虽有胃痛餐后加重、面色萎黄、形容憔悴、纳差少食、倦怠乏力、懒于言语等一派虚弱症状出现,但结合嗳气、泛酸、便秘、大便三四日一行、夜寐梦多、口干口苦、舌黯、苔少、脉弦数有力等综合判断,提示本病病机为肝脾不调,肝胃郁热。而诸多虚弱症状的出现,正是实邪阻滞,气血失于正常生化流通的结果,符合“大实若赢状”之理。故以四逆散清肝理脾、调和气机;金铃子散疏肝和胃、活血止痛;配合浙贝母、海螵蛸开郁泻热、制酸止痛;夏枯草、全瓜蒌清肝泻火、润肠通便;麦冬清热养阴、佐金平木;赤芍、丹参凉血泻肝、化瘀止痛。诸药相合,标本兼顾,不仅很好地解除了患者的全身症状,又使慢性胃炎得到理想治疗。       

4膈肌痉挛

        案例4:患者,男,48岁。主因呃逆间断反复发作3年,加重l周,于2003年8月就诊。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呃逆,每次发病均在每年8、9月间。发病时,从晨起至睡前一直呃逆不停,有时几分钟发作1次,有时l、2分钟即发作1次,前后持续1个月左右方才停止。经某中医院给予口服汤剂治疗效果不显。l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而呃逆再次发作。就诊时证见呃逆频作,呃声低微,面色晦黯,纳差少食,舌质黯红,舌苔薄白,脉象弦劲有力、左部尤甚。患者为某机关干部,自诉工作比较紧张,日常事务繁多,精神压力较大。中医诊断:呃逆,辨证为肝脾不调,肝木克土。西医诊断:膈肌痉挛。治法:调肝理脾、降逆和胃。药用旋覆代赭石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处方:旋覆花(包煎)10 g,代赭石(先煎)30 g,清半夏12 g,炒枳壳30 g,炙甘草8 g,青皮lO g,陈皮10 g,生黄芪30 g,焦三仙各10 g,柴胡6 g,生白芍30 g,党参15 g,香附10g。7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1剂。患者服药次日,呃逆即止。3剂后,食纳渐增。前后连续服用上方30余剂以巩固疗效。随访至今,呃逆未再复发。

  按:呃逆古称“哕”,又称“哕逆”。《素问·宣明五气》中“胃为气逆为哕”的记载,明确指出呃逆病位在胃。而以旋覆代赭汤治疗呃逆,法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本案患者均于每年8、9月间开始发病,而且每次均持续1个月左右方才停止。究其机理,患者发病之时,正值阳明燥金主令,以脏腑归属对应于肺。若此时肺金之气旺盛,则金能制木,使木不克土;若此时脾土之气健旺,则不仅不受木克,还可生肺金,使金能制木。综合面色晦黯,呃声低微,纳差少食,舌质黯红,脉弦有力、左部尤甚等症状分析,其病机为肝气有余,脾胃不足。故以旋覆代赭汤和胃降逆,制止呃逆;再以柴胡疏肝散调达肝气,使木不克土;配炙甘草、生黄芪、焦三仙、党参等补益脾土,一方面能使脾胃强健,不受木克,另一方面又能使脾土生金,佐金平木,即“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木得调,脾胃得健,标本兼顾,药到病除。

5结语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阴平阳秘”的有机整体。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固然与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袭有关,但更重要的在于人体内部脏腑功能的失调,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条件。如果脏腑功能发挥正常,一身气血运行流畅,则人体不会生病。因此,调理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就成为中医治病之根本,而这种调理的切入点就是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其五脏阴阳何处失衡,进而从调理五脏阴阳入手,可收“以不变应万变”之效。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