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中医疗法耳穴疗法

压耳穴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来源:医源世界
摘要:刘战平原发性痛经是青春期少女和未生育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多于初潮或初潮后数月发生,一般在月经前、后及行经期间可有轻度下腹疼痛、坠胀、腰酸、乳房胀痛及乏力等感觉,属生理现象。临床多采用口服止痛药、肌肉注射止痛针或应用抗生素输液治疗,更有甚者采用口服避孕药通过抑制子宫内膜生长、减少月经量、抑制排......

点击显示 收起

刘战平
原发性痛经是青春期少女和未生育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多于初潮或初潮后数月发生,一般在月经前、后及行经期间可有轻度下腹疼痛、坠胀、腰酸、乳房胀痛及乏力等感觉,属生理现象。重者下腹及腰骶疼痛剧烈如刀绞,常伴经血紫暗有血凝块、头晕心悸、呼吸浅慢、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甚至血压下降、休克、昏迷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及学习。临床多采用口服止痛药、肌肉注射止痛针或应用抗生素输液治疗,更有甚者采用口服避孕药通过抑制子宫内膜生长、减少月经量、抑制排卵、减少月经期血中前列腺素含量等治疗方法,其副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甚至有致乳腺癌、宫颈癌的可能。笔者采用压耳穴的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160例,取得法简、效速、价廉的治疗效果,且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现报告如下。
l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凡在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下腹腰骶部剧烈疼痛,并随月经周期连续发作3次以上,而经B超检查排除生殖系器质性病变,确诊为原发性痛经。
1.2 一般资料 将确诊之3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0例,年龄13—25岁,乎均17岁;病程2个月至4年。对照组160例,年龄13~26岁,平均17.5岁;病程3个月至3年。两组年龄与病程差异无显著性(P>O.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取耳穴之子宫、神门、外生殖器、肾、屏间、下脚端、肝、肾、骶腰椎、脑等,予王不留行籽每穴1籽胶布固定,症状重者可取双侧耳穴,痛时或每日2~5次按压刺激耳穴,以耳朵发胀发热发痛为度,治疗期间不服任何止痛药物、肌注止痛针。下一月经周期再痛者继续用本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在疼痛时口服芬必得150mg或消炎痛25rag,每日3次口服。4-6h疼痛不减轻者肌注平痛新20mg。
1.4 疗效标准 治愈: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停止治疗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显效:腹痛及其他症状明显减轻,不服止痛药基本能坚持工作。有效:腹痛及其他症状好转,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无效: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与x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2.2 两组止痛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比较 平均起效时间治疗组(0.03±0.02)h,对照组(4.75±3.67)h;平均维持时间治疗组(48.37±12.56)h,对照组(8.88±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漯河462002)7.50)h。治疗组止痛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均较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3 讨 论
原发性痛经在青春期少女和未生育青年妇女中较常见,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前列腺素有关,排卵后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分泌期子宫内膜能合成和释放较多的前列腺素,而前列腺素可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和痉挛,以致子宫缺血而引起痛经。前列腺素进入血液循环到达胃肠、泌尿道和血管等处的平滑肌使之收缩而发生恶心呕吐及昏厥等症。此外精神过度紧张、敏感、劳累、受寒、生活习惯突然改变、健康状态不良等也可以引起子宫平滑肌的痉挛性收缩而导致痛经。
中医学认为,痛经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经期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不通则痛”;或冲任胞脉失于濡养,“不荣而痛”。其病位在冲任胞宫,其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疼痛,辨证分为气滞血瘀,寒凝胞宫、湿热下注,气血虚弱,肝肾虚损等。但临床观察以寒凝胞宫,气滞血瘀证型较为多见,这与青春期少女平素或经期贪凉饮冷、冒雨游泳、生活无规律有较大关系,以致风冷寒湿客于冲任胞宫、经血凝滞不畅。或素多抑郁、经期或经期前后复伤于情,而致肝郁气滞,气滞血亦瘀,血海气机不利,经血运行不畅而发为痛经。针灸学认为耳廓宛如一倒置胎儿,耳穴分布于耳廓主治相应脏器的疾病,正如《素问。口问》所谓:“耳为宗脉之所聚。可见耳与全身的经络紧密相联,并通过经络的传导到达相应脏腑而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耳穴之子宫穴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神门穴抑制大脑兴奋,具有镇静镇痛之功;外生殖器穴主治外生殖器炎症;肾穴主治泌尿、生殖、妇科疾病及腰痛;屏间穴又名内分泌,能调节内分泌,主治生殖系功能失调性疾病;下脚端穴又名交感,可调节植物神经和交感神经,主治痛经,具有较好的镇痛解痉之功;肝穴主治肝郁气滞之月经不调、痛经;骶腰椎穴主治相应部位的疾病;脑穴又名皮质下,可抑制大脑兴奋,主治疼痛性疾病。其治疗机理可能是通过对耳穴的刺激及经络(神经递质)的传导,可抑制大脑皮质的兴奋性、调节内分泌而达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缓急止痛的作用。此外饮食及情志调养亦不可少,能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痛经患者在经期或来潮前后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应避免进食生冷之品,因生冷之品可刺激子宫收缩,诱发或加重痛经。自我调理的原则在于改善体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在日常生活上必须注意要有规律的生活、适度的运动、均衡的营养、充足的睡眠以及愉悦的心情。从临床观察和治疗情况看,当饮食及情志调理适宜,则本病很少复发。
总之,压耳穴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操作简单、止痛快、疗效好、维持时间长、治愈率较高、复发率极低且又无明显不良反应等优点,是临床上较好的治疗方法。
《中国中医急症》
作者: 佚名 2007-7-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