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生活时尚类更年期保健250问

猝死为何多发生在围更年期,如何急救和预防?

来源:更年期保健250问
摘要:围更年期是指男女自临床出现生殖系统机能,尤其是睾丸与卵巢机能开始衰退,血内生殖激素浓度出现相应的改变,直至妇女绝经和男子性机能迟钝以后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是机体疾病的多发期,猝死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其他生理时期。猝死一般指平日似乎属于健康人,或虽患疾病但病情已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而突然发病,来不及......

点击显示 收起

  围更年期是指男女自临床出现生殖系统机能,尤其是睾丸与卵巢机能开始衰退,血内生殖激素浓度出现相应的改变,直至妇女绝经和男子性机能迟钝以后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是机体疾病的多发期,猝死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其他生理时期。

  猝死一般指平日似乎属于健康人,或虽患疾病但病情已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而突然发病,来不及救治而死亡。即指心脏的有效收缩突然停止,表现为大动脉搏动消失、意识障碍、抽搐和瞳孔散大等。目前统计,猝死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发生猝死的机理十分复杂,最主要的是冠心病因素。我们知道,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中枢,日夜不停地在跳动着。根据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计算机分析,我国正常成人一昼夜的心脏跳动次数平均为10万次以上,据上述计算,活到40岁的中年人,其心脏跳动次数已超过14亿以上,这意味着中年人的心脏经过漫长岁月的跳动而开始衰老,尤其到了围更年期,动脉硬化的程度以不同速度逐渐加重。心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左心室壁肥厚,冠状动脉因粥样硬化而口径变小,以致心脏易于发生心肌缺血等损害,即人们常说的冠心病。有人统计,160例猝死病人中,30~60岁的人占76.9%,经尸体解剖证实,大多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严重的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导致心室颤动而猝死。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所患的冠心病,平时无任何自觉症状,医学上称为隐性冠心病,这些冠心病患者,平时无症状不易察觉,往往忽视,但冠状动脉病变有的已很严重,只是患者对心脏痛觉不敏感或已硬化的冠状动脉与其分支建立了侧支循环,使症状未表现出来。近年来,人们对隐性冠心病的病因学的广泛研究和调查,发现可诱发冠心病的所谓“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少活动、情绪紧张以及过分激动等。猝死大多表现为心室颤动,根据临床表现及预后可将心室颤动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前者无明显心功能不全,复苏后存活率高;后者属病程晚期,复苏存活率低。但在睡眠中发生猝死有时难以确定诱因,一般认为是因迷走神经兴奋,与心脏植物神经产生明显抑制作用有关。

  人进入围更年期以后就应重视心脏的保护。要定期体格检查,如做心电图等各项心功能检查以早期发现某种隐性冠心病,及其他一些潜在的疾病。

  发生猝死后,只等医生来急救或急忙送往医院,都会耽误最宝贵的抢救时机。因尽管猝死过程很快,在一般心脏性猝死仍经历一个过程,病人突然意识丧失,有时出现抽搐,呼吸迅速变得不规则,呈叹息样,随之呼吸停止,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两侧瞳孔随后散大。这时,在场者要迅速置病人平卧位,抬起颈部,头向后仰,以免舌根后坠,填塞上呼吸道。立即用心前区捶击(拳击)法—手握拳头,以尺侧面猛击患者胸骨下1/2处,在病人心前区捶击一次,这种方法可能使部分病人室颤复律。若心脏骤停已超过1分钟,机体已有明显缺氧者,捶击往往无效。然后立即行胸外按压,同时进行口对鼻或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以维持血液循环。按压部位在胸骨下半部中点,或剑突上2指。按压时两手重叠,用力在手掌,按压深度约5cm,按压与放松时限基本相等。有人统计,若抢救人员能在2~3分钟到达现场,能使猝死复活率增加22%。复苏推迟3分钟,复苏机会为3/4,若推迟12分钟,复苏的机会仅为1/10000。

  保护心脏,不能单靠营养、药物和休息,而要积极参加各种运动,进行身体锻炼,以改善代谢过程,如跑步、快速步行可增加能量的消耗,增加心肌收缩力,大大减少得冠心病的机会。一旦得了冠心病应注意控制体重和高血压,生活规律,情绪乐观,劳逸结合,戒除烟酒,避免过分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保持愉快和轻松的精神状态,避免“危险因素”的发生。

作者: 2006-4-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