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疾病类小儿咳喘防治400问

支气管哮喘怎样用针灸治疗?

来源:大众医药网
摘要:(1)针灸:实证宣肺平喘,虚证温阳益气。哮喘发作时针定喘、天突等穴,用捻针法加强针感,有平喘利气作用。缓解期可选用大椎、肺俞、关元、足三里等穴针灸,有减少发作或减轻发作症状的作用。(2)耳针:取平喘、肾上腺、肺、神门、交感穴。...

点击显示 收起

  (1)针灸:实证宣肺平喘,虚证温阳益气。取手太阴经及任脉的俞穴为主。实证多针少灸,用泻法;虚证以灸为主,用补法。

  处方:天突、定喘、内关、列缺。

  随证配穴:实证,咳嗽配孔最,痰多配丰隆、足三里,胸闷配膻中、气海;虚证,肺俞、肾俞、关元。

  哮喘发作时针定喘、天突等穴,用捻针法加强针感,有平喘利气作用;孔最宣通肺气而治咳嗽,取丰隆、足三里健脾胃而化痰湿;膻中、气海为调气降气之有效穴,和内关相配起宽胸、利气、定喘的作用。肺肾气虚者,轻刺肺俞、肾俞以壮肺肾之气,关元为三焦募穴,与元气有关,取之可加强其作用。

  缓解期可选用大椎、肺俞、关元、足三里等穴针灸,有减少发作或减轻发作症状的作用。

  (2)耳针:取平喘、肾上腺、肺、神门、交感穴。在发作期有平喘作用,缓解期去平喘加肾。每次取3~5穴。

  (3)穴位注射:对大儿童发作时取0.1%肾上腺素0.1~0.2ml,注入定喘或合谷穴。

  (4)发泡:对大儿童可用此法。用白芥子末水调或毛茛捣烂、敷于大椎、肺俞等穴,使发泡如灸疮。

  (5)割治:选膻中、定喘及鱼际等穴,每次1穴,隔2周重复1次。方法:①常规消毒,局部麻醉,用手术刀纵形切开皮肤(切开皮层即可),切口长约0.2~0.5cm,切除皮下脂肪少许。②用镊子伸入切口轮夹皮下组织数次,或用刀柄在骨膜上滑动(如膻中穴)。③ 如切口在1cm以上则需要缝合,覆盖消毒敷料,包扎。

作者: 不明 2006-4-1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