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中藏经华氏中藏经卷上

辨三痞论并方第四十六

来源:医源世界
摘要:辨上痞候并方上痞者,头眩目昏,面赤心悸,肢节痛,前后不仁,多痰短气,惧火喜寒,又状若中风之类者是也,宜用后方:桑白皮[阔一寸长一尺]槟榔[一枚]木通[一尺去皮一本作一两]大黄[三分湿纸煨]黄芩[一分]泽泻[二两]右剉为粗末,水五升,熬取三升,取清汁分二[一本作三]服,食后临卧服。辨中痞候并方中痞者,肠满四肢倦,......

点击显示 收起

  金石草木,单服皆可以不死者,有验无验,在乎有志无志也。虽能久服,而有其药热壅塞而不散,或上或下,或痞或涩,各有其候,请速详明。用其此法,免败其志,皆于寿矣!谨论候并方具在后篇。

  辨上痞候并方

  上痞者,头眩目昏,面赤心悸,肢节痛,前后不仁,多痰短气,惧火喜寒,又状若中风之类者是也,宜用后方:

  桑白皮[阔一寸长一尺] 槟榔[一枚] 木通[一尺去皮   一本作一两] 大黄[三分 湿纸煨] 黄芩[一分] 泽泻  [二两] 

  右剉为粗末,水五升,熬取三升,取清汁分二[一本作三]服,食后临卧服。

  辨中痞候并方

  中痞者,肠满四肢倦,行立难,难食已,呕吐冒昧,减食或渴者是也,宜用后方:

  大黄[一两 湿纸十重,包裹煨令香,熟切作片子] 槟榔[一枚] 木香[一分] 

  右为末,生蜜为圆,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汤下食后,日午日进二服,未减加之,效即勿再服。

  附方:

  桂[五钱不见火] 槟榔[一个] 黑牵牛[四两生为末二两] 

  右为末,蜜酒调二钱,以和为度。

  辨下痞候并方

  下痞者,小便不利,脐下满硬,语言蹇滞,腰背疼痛,脚重不能行立者是也,宜用后方:

  瞿麦头子[一两] 官桂[一分] 甘遂[三分] 车前子[一两炒] 

  右件为末,以獖猪肾一个,去筋膜,薄批开入药末二钱匀,糁湿纸裹,慢火煨熟,空心细嚼,温酒送下,以大利为度。小便未利,脐腹未软,更服附方:

  葱白一寸去心

  入硇砂末一钱,安葱心中,两头以线子系之,湿纸包煨,熟用,冷醇酒送下,空心服,以效为度。


 

作者: 华佗 2008-5-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