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血证论卷四

经血

来源:医源世界
摘要:化气取汁,变赤为血,随冲任两脉,以下合癸水,是谓戊与癸合,男女皆然,男子主气,故血从水化而为精,女子主血,故血从水化而为经,血是男子之精,水中有血,女子之经,血中有水,故行经前后,俱有水浆可验,夫此水乃肾中冲阳之气所生,气亢则水竭,而血不濡,热证于是乎生矣,气寒则水冷,而血不运,寒证于是乎生矣,故......

点击显示 收起

妇科已有专书, 然男女血本同原, 故并论之, 经云, 女子二七而天癸至, 任脉通, 太冲脉盛, 月事以时下, 故能有子, 天癸者, 谓先天肾中之动气, 化生癸水, 至者, 谓至于胞中也, 水为阳气所化, 阳倡而阴必随之, 血者阴也, 冲任主之, 故应癸水, 而即输血于胞中, 血之应水而下, 是谓以阴从阳, 有如妻之从夫, 冲任两脉, 皆起胞中, 上属阳明, 阳明乃后天水谷之海, 居中宫称戊土。

化气取汁, 变赤为血, 随冲任两脉, 以下合癸水, 是谓戊与癸合, 男女皆然, 男子主气, 故血从水化而为精, 女子主血, 故血从水化而为经, 血是男子之精, 水中有血, 女子之经, 血中有水, 故行经前后, 俱有水浆可验, 夫此水乃肾中冲阳之气所生, 气亢则水竭, 而血不濡, 热证于是乎生矣, 气寒则水冷, 而血不运, 寒证于是乎生矣, 故凡调血, 先须调水, 调水即是调气, 气生于肾, 而主于肺, 血生于胃, 而藏于肝, 以血海为肝之部分, 肺金司气之制节, 又为水之上源, 调血调水, 人当知所从事矣, 故或调气中之水以滋血, 或调血中之气而利水, 是女子调经之法, 即凡为血证之治法, 学者宜鉴观之。

血热者, 水之不足也, 因见行经趱前, 发热口渴诸证, 四物汤, 加天冬麦冬黄芩花粉柴胡阿胶牛膝等药, 以滋水者濡血, 或用六味地黄汤, 以滋肺肾, 亦能启水之源, 此以滋水为养血之法也, 血寒者, 水不温也, 因见经水后期, 黯淡清冷之状, 以及凝滞疼痛兼作, 四物汤, 加茯苓甘草桂枝黑姜附子等药, 以温水者行气, 气行则血行也, 血虚者, 行经太少, 以及干枯淡薄, 诸虚证, 犹杂出难言, 审系肾中天癸之水不足者, 必骨热气逆, 足痿脉数, 子宫干涩, 经血前后, 均无浆水, 宜左归饮, 加免丝龟皮阿胶麦冬五味苁蓉, 以滋天癸之水, 审系胃虚, 阳明冲任之血不足者, 经水必淡, 只有水浆, 而少鲜血, 宜炙甘草汤, 养荣汤, 酌而用之, 以补生血之源, 而血虚可治矣。

血滞者, 瘀血阻滞, 因见身痛腹胀, 寒热带漏, 散经闭经诸证, 总是瘀血阻滞其气, 若无瘀血, 则经自流通, 安行无恙, 何缘而错维变乱哉, 凡此之类, 故总以去瘀为要, 四物汤, 加元胡桃仁香附乳香没药主之, 有热, 加黄芩黄连, 有寒, 加干姜附片, 王清任血府逐瘀汤, 膈下逐瘀汤皆宜, 瘀血之甚者, 非仲景土瓜根, 下瘀血等汤不治, 另详瘀血门。

总而论之, 血气二者, 原不相离, 血中有气, 气即是水, 吾于本条, 及水火气血论, 已详言之, 知此, 则如瘀血阻滞者, 乃血阻其气, 是血之咎, 故破数其血而气自流通, 桃仁丹皮五灵脂等, 在所必用, 血分有热者, 乃气分之水不足以濡血, 故令血热, 用栀苓等以泻火, 泻火即是滋水也, 血分有寒者, 乃气分之水, 水凝湿滞而不化, 故濡滞不流通也, 吴茱萸细辛桂枝艾叶, 以温水者温血, 水温则气和, 气和则血和, 观此, 可知男子瘀血, 热结寒凝, 治法, 与此皆无异矣, 观于天生癸以生血之法, 则知男子滋肾养血之法, 观于补阳明以补血之原, 则知男子补血之原矣, 观于滋肺以养血之法, 则知男子生津以养血之法, 以至血热而水凝为痰, 血虚而水溢为汗, 同类异情, 无不毕见。
 

作者: 唐宗海 2008-5-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