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临床医学与专科论文中医学

前列康泰胶囊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论文汇编
摘要:摘要前列康泰胶囊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组织胺所致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大鼠棉球肉芽肿和角叉菜胶所致大鼠炎性肿胀组织内前列腺素E2的含量,增加大鼠肾上腺重量。结果表明,前列康泰胶囊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6......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前列康泰胶囊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组织胺所致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大鼠棉球肉芽肿和角叉菜胶所致大鼠炎性肿胀组织内前列腺素E2的含量,增加大鼠肾上腺重量。结果表明,前列康泰胶囊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中国图书分类号 R285.6

  前列康泰胶囊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方,该方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化浊、活血化瘀、补肾益气之功效。为了探讨其治疗作用,进而说明其作用机理,笔者进行了前列康泰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材料

  1.1 动物 昆明种小白鼠,体重20±5g;SD大白鼠,体重210±50g,雌雄不拘。由湖北省医学科学院提供。

  1.2 主要药物和试剂 前列康泰(主要由蒲公英、虎杖、制大黄、丹参、杜仲等中药组成),每克相当生药4.32g。临用时配成含生药2.16g/ml(供小鼠用)和3.12g/ml(供大鼠用)的混悬液。巴豆油、角叉菜胶,辽宁药物研究所生产。消炎痛,武汉制药厂生产,批号960105,临用时配成含药0.01g/ml的溶液。醋酸,湖北大学化工厂生产。磷酸组织胺,Sigma公司生产。

  1.3 主要仪器 721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生产。

  2 方法与结果

  2.1 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作用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消炎痛组、前列康泰Ⅰ、Ⅱ、Ⅲ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为蒸馏水5ml/kg,消炎痛组灌胃为消炎痛溶液5ml/kg,前列康泰Ⅰ、Ⅱ、Ⅲ组分别灌胃为前列康泰混悬液2.5ml/kg、5ml/kg和10ml/kg,均1次/d,连续7天(除标明外,以下分组、给药时间、剂量、给药方式均相同)。末次给药1小时后,于右耳廓两面均匀涂布2%巴豆油,左耳作空白对照。涂药3小时后,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用直径9mm打孔器将双耳同部位等面积切下,分别称重,求出左右耳片差值,并计算出肿胀抑制率[1]。结果表明,前列康泰能显著抑制巴豆油所致的耳廓肿胀。见表1。

表1 对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作用(X±s)

组  别 n 肿胀度(mg) 抑制率(%)
对照组 10 19.22±0.93
消炎痛组 10 14.57±1.26** 24.19
前列康泰Ⅰ组 10 17.80±1.67* 7.4
前列康泰Ⅱ组 10 16.67±1.56** 13.27
前列康泰Ⅲ组 10 16.34±1.39** 14.98

  与对照组比较 *P<0.05,**P<0.01

  2.2 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抑制作用

  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末次给药1小时后,尾静脉注射0.5%Evens蓝生理盐水溶液5ml/kg。随即腹腔注射0.7%醋酸10ml/kg。30分钟后将小鼠处死,剪开腹壁,用6ml生理盐水分数次冲洗腹腔,收集合并冲洗液,加入生理盐水至10ml。离心,取上清液,于610nm处测定上清液的吸光度,由标准曲线计算每只小鼠腹腔渗入之染料[1]。结果表明,前列康泰对醋酸所致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见表2。

表2 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抑制作用(X±s)

组  别 n Evens蓝(μg/ml)
对照组 12 2.93±0.52
消炎痛组 12 2.39±0.22**
前列康泰Ⅰ组 12 2.51±0.28*
前列康泰Ⅱ组 12 2.37±0.24**
前列康泰Ⅲ组 12 2.40±0.39**

  与对照组比较 *P<0.05,**P<0.01

  2.3 对组织胺所致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抑制作用

  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末次给药1小时后,背部剃毛,在背部中线两侧皮下各注射磷酸组织胺(100μg/ml)0.1ml,随即尾静脉注射0.5%Evens蓝生理盐水溶液10ml/kg。30分钟后处死大鼠,剥离蓝斑皮肤,用3∶7生理盐水与丙酮混合液4ml分两次浸泡,每次2小时。合并浸液,加上述混合液至5ml,在45°C温浴72小时,至皮肤蓝色消失,2500r/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721分光光度计测定波长在620nm处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渗出的染料含量[2]。结果表明,前列康泰对组织胺所致的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见表3。

表3 对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抑制作用(X±s)

组  别 n Evens蓝(μg/ml)
对照组 10 4.37±0.34
消炎痛组 10 2.12±0.26**
前列康泰Ⅰ组 10 4.01±0.15**
前列康泰Ⅱ组 10 3.84±0.31**
前列康泰Ⅲ组 10 3.55±0.42**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2.4 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抑制作用

  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末次给药12小时后,于右足跖部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0.1ml,注药前和注药后每隔1小时用千分尺测量1次足跖厚度,共6次。以致炎前后足跖厚度之差表示肿胀度[1]。结果表明,前列康泰能明显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且随浓度提高而抑制作用增强。见表4。

表4 对大鼠足跖肿胀的抑制作用(X±s,n=10)

组  别 肿胀度(mm)
1h 2h 3h 4h 5h
对照组 0.67±0.11 1.13±0.20 1.97±0.15 1.96±0.16 1.84±0.26
消炎痛组 0.45±0.12** 0.81±0.21** 1.54±0.24** 1.55±0.19** 1.40±0.22**
前列康泰Ⅰ组 0.56±0.10* 0.94±0.17* 1.81±0.17* 1.83±0.17* 1.78±0.21
前列康泰Ⅱ组 0.54±0.15* 0.88±0.21** 1.77±0.20* 1.71±0.21** 1.63±0.23*
前列康泰Ⅲ组 0.51±0.11** 0.89±0.15** 1.70±0.25** 1.75±0.14** 1.61±0.19*

  与对照组比较 *P<0.05,**P<0.01

  2.5 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炎性肿胀组织内前列腺素E2含量的影响

  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末次给药半小时后,于右足跖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0.1ml,给药3小时后处死大鼠,在踝关节上1cm处剪下炎性肿胀足跖,称重。剪碎后加5ml生理盐水研磨成匀浆液,离心。取上清液,放射免疫法测定前列腺素E2的含量[3]。结果表明,高剂量前列康泰可显著降低大鼠炎性足跖中的前列腺素E2含量。见表5。

表5 对大鼠炎性肿胀组织中前列腺素E2含量的影响(X±s)

组  别 n 前列腺素E2(Pg/ml)
对照组 10 14.76±2.4
消炎痛组 10 11.05±2.9**
前列康泰Ⅰ组 10 13.12±4.3
前列康泰Ⅱ组 10 12.13±3.2*
前列康泰Ⅲ组 10 12.06±1.7**

  与对照组比较 *P<0.05,**P<0.01

  2.6 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及肾上腺重量的影响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氢化考的松组、前列康泰Ⅰ、Ⅱ、Ⅲ组,每组10只。乙醚麻醉下,于前肢两侧腋窝下各埋植20±1mg重的消毒干棉球1个。手术当天开始给药,均1次/d。第8天处死大鼠,剥离肉芽组织,80°C烘烤3小时称重[1]。同时取各鼠肾上腺称重。结果表明,前列康泰能明显抑制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和提高肾上腺重量。见表6。

表6 对大鼠肉芽肿及肾上腺重量的影响(X±s)

组  别 n 组织重量(mg/100g)
肉芽肿 肾上腺
对照组 10 64.1±9.7 31.4±5.9
氢化考的松组 10 41.2±6.3** 35.4±4.7
前列康泰Ⅰ组 10 55.6±7.4* 34.1±4.3
前列康泰Ⅱ组 10 54.7±8.1* 37.2±5.6*
前列康泰Ⅲ组 10 52.5±8.2** 36.8±5.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P<0.013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是炎细胞浸润、炎性渗出多。实验结果表明,前列康泰能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组织胺所致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能显著抑制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及棉球肉芽肿。提示前列康泰具有良好的减轻炎性细胞浸润、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加速炎症消除的作用。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前列康泰能提高大鼠肾上腺重量,提示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关。前列腺素E2是炎症反应的重要介质[4]。前列康泰能降低炎症组织中的前列腺素E2含量,提示其抗炎作用还可能与其抑制炎症组织中前列腺素E2的产生、释放有关。

  作者简介:周安方,男,1948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参考文献

  1 徐淑云主编.药理实验方法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719、731、724、722、726

  2 周金黄主编.药理学进展(抗炎免疫药理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76

  3 陆中定.前列腺素放射免疫测定及其应用、竞争放射分析.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1.208

  4 王振纲.前列腺素与环核苷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4

 

作者: 自动采集 2005-1-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