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临床医学与专科论文检验医学

国产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及阻断母婴传播研究

来源:中国计划免疫
摘要:国产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及阻断母婴传播研究中国计划免疫2000年第4期第6卷论著作者:陈惠峰郭志宏张友金陈其龙王振海朱顺元王法弟刘新华乐志宏王世意黄宝定汪雪亮潘平涛周小民单位:陈惠峰郭志宏周小民(浙江省卫生防疫站,杭州310009)。黄宝定汪雪亮潘平涛(温岭市卫生防疫站,浙江温岭31......

点击显示 收起

国产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及阻断母婴传播研究

中国计划免疫 2000年第4期第6卷 论  著

作者:陈惠峰 郭志宏 张友金 陈其龙 王振海 朱顺元 王法弟 刘新华 乐志宏 王世意 黄宝定 汪雪亮 潘平涛 周小民

单位:陈惠峰 郭志宏 周小民(浙江省卫生防疫站,杭州 310009);张友金 陈其龙(平湖市卫生防疫站,浙江省 平湖 314200);王振海 朱顺元(嘉兴市卫生防疫站,浙江 嘉兴市 314001);王法弟 刘新华(德清县卫生防疫站,浙江 德清 313200);乐志宏 王世意(舟山市卫生防疫站,浙江 舟山 316000);黄宝定 汪雪亮 潘平涛(温岭市卫生防疫站,浙江 温岭 317500)

关键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率

  摘要:目前国产酵母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已取代血源性乙肝疫苗,为了解国产酵母重组乙肝疫苗现场应用的免疫效果和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而进行了观察研究。应用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酵母重组乙肝疫苗,采用0、1、6和0、1、2二种程序,剂量均为1针5μg,全程3针,对166例HBsAg和HBeAg单、双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和491例HBsAg阴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进行免疫接种。结果全部观察对象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0、1、6和0、1、2程序两组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全程免疫后6个月,抗-HBs阳转率为92.79%和91.04%;HBsAg和HBeAg单、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抗-HBs阳转率为82.97%和81.94%;0、1、6和0、1、2程序两组的阻断保护率分别为81.08%和81.48%。此结果表明,国产酵母重组乙肝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和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保护作用,但乙肝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中图分类号:R186.3;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16X(2000)04-0214-03

The Study on the Protective Efficacy of Perinatal Transmission and the Anti-HBs Response of the Yeast Recombinant Hepatitis B Vaccine

CHEN Hui-feng GUO Zhi-hong  ZHANG You-jin et al.

  ( Zhejiang Provincial Epidemic Prevention Station, Hangzhou 310009, 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immunological and the protective efficacy of the yeast recombinant hepatitis B vaccine(YRV)(China made)in clinical trials. 166 newborns whose mothers were HBsAg and/or HBeAg positive and 491 infants whose mothers had no HBV-M were vaccinated with YRV of 5μg each dose by 0-1-6 or 0-1-2 month schedules. The YRV was proven safe and no serious side effect. The anti-HBs positive seroconversion rates in 0-1-6 group and 0-1-2 group(both were born from HBV-M negative mothers)were 92.79% and 91.04% respectively at 6th month after three doses. The anti-HBs positive seroconversion rates of infants whose mothers were HBsAg and/or HBe Ag positive in 0-1-6 group and 0-1-2 group were 82.97% and 81.94%, respectively. The rates of protective efficacy in 0-1-6 and 0-1-2 groups were 81.08% and 81.48%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better immunogenicity and higher protective efficacy of China made YRV.

  Key words: Protective efficacy; Immune effect; Yeast recombinant hepatitis B vaccine

  基因工程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因具有不含任何人血液成份、高度安全性和大批量生产等特点而取代了血源性乙肝疫苗。目前国内已有痘苗病毒、地鼠卵巢细胞和酵母重组等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供应,但以酵母重组乙肝疫苗生产量大,使用广泛。我国酵母重组乙肝疫苗系引进美国Merck公司酵母重组乙肝疫苗的工艺技术,生产时间不长。该疫苗在大规模应用中的免疫效果,尤其是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保护效果引起关注。为此,我们于1996年起开展国产酵母重组乙肝疫苗现场应用试点,进行较为系统的观察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1 观察对象 按全省不同地域设立6个观察现场,以县(市)级医院妇产科为中心,随机收集资料完整的HBsAg、HBeAg单、双阳性产妇正常分娩的健康状况良好的新生儿166例,HBsAg阴性产妇的新生儿491例为观察对象。观察对象随机分为0、1、6个月和0、1、2个月两个免疫程序组。每个观察对象采血3次。首次是在新生儿分娩后24小时内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前,均采新生儿足跟血;第2、3次采血,0、1、6组为T7和T12,0、1、2组为T3和T8,分别采指端血。用毛细吸管采血,分离后每份血清量不少于0.3ml。样本编号登记,存于-30℃冰箱待检。

  2 疫苗和剂量 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酵母重组乙肝疫苗5μg/0.5ml,疫苗批号:2960606-1。两个免疫程序组的新生儿,在上臂三角肌内全程接种3针,每针5μg。

  3 检验方法 产妇HBsAg、HBeAg由各医院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新生儿血清样本由省卫生防疫站实验室统一检测,HBsAg、抗-HBs、抗-HBc用放射免疫试验(RIA),试剂盒系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供应,按说明书操作。抗-HBs以S/N≥10.0为阳性,用国产γ计数器检测。抗-HBs以MLU/ml计算:按Hollinger公式,MLU/ml=130.75[e0.66765(S/P)-1]×稀释倍数。以MLU的几何平均数值(GMT)表示抗-HBs滴度。

  结  果

  1 疫苗安全性

  两个免疫程序组的新生儿,在全程接种酵母重组乙肝疫苗后观察1年内,均未发现有严重副反应者。

  2 新生儿抗-HBs阳转率和抗-HBs GMT

  两个免疫程序组HBsAg阴性产妇的新生儿,全程免疫后1个月和6个月(即0、1、6组的T7、T12和0、1、2组的T3、T8),抗-HBs阳转率分别为77.94%、72.15%和92.97%、91.04%(表1),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HBsAg、HBeAg单、双阳性产妇的新生儿,在全程免疫接种后1个月和6个月,抗-HBs阳转率分别为71.43%、72.22%和82.97%、81.94%(表1),经统计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抗-HBs GMT在全程接种后1、6个月时变化不明显,具有较高的抗体滴度。

表1 新生儿接种酵母重组乙肝疫苗后抗-HBs阳转情况

类  别 免疫程序 新生儿T7(T3 GMT 新生儿T12(T8 GMT
例数 抗-HBs阳性 阳转率(%) 例数 抗-HBs阳性 阳转率(%)
产妇HBsAg阴性 0、1、6 272 212 77.94 176.37 263 244 92.97 218.67
产妇HBsAg和HBeAg
单、双阳性   91 65 71.43 249.96 94 78 82.97 256.83
  单阳性   59 40 67.80 252.70 57 49 85.96 198.83
  双阳性   32 25 78.17 245.64 37 29 78.37 205.15
产妇HBsAg阴性 0、1、2 219 158 72.15 158.04 201 183 91.04 202.12
产妇HBsAg和HBeAg
单、双阳性   72 52 72.22 228.82 72 59 81.94 217.19
  单阳性   61 45 73.77 203.34 61 50 81.96 195.86
  双阳性   11 7 63.64 388.69 11 9 81.81 264.13

  注:1.新生儿(T3)、(T8)指0、1、2组全程免疫后1和6个月。2.各组间经统计,均无明显差异(P>0.05)。

  3 乙肝母婴传播阻断(保护)率 两组HBsAg和HBeAg单、双阳性产妇的新生儿,全程免疫接种后6个月(即0、1、6组的T12,0、1、2组T8)的母婴传播阻断(保护)率见表2。两组HBsAg单阳性产妇的新生儿阻断(保护)率分别为84.41%和83.61%,HBsAg和HBeAg双阳性产妇的新生儿阻断(保护)率分别为75.97%和79.80%。

表2 全程免疫后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情况

类  别 免疫程序 新生儿全程免疫后6个月 阻断保护率(%)
例数 HBsAg阳性 阳性率(%)
产妇HBsAg和HBeAg单、双阳性 0、1、6 94 16 17.02 81.08
  单阳性   57 8 14.03 84.41
  双阳性   37 8 21.62 75.97
产妇HBsAg和HBeAg单、双阳性 0、1、2 72 11 15.28 83.02
  单阳性   61 9 14.75 83.61
  双阳性   11 2 18.18 79.80

  注:按对照组传播率90%计,母婴传播阻断(保护)率=90%-HBsAg阳性率/90%。4 血源性乙肝疫苗和酵母重组乙肝疫苗母婴传播阻断率比较 1994年我们曾对血源性乙肝疫苗的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效果进行观察研究并与本次观察研究相比较(表3)。酵母重组乙肝疫苗对HBsAg单阳性产妇的新生儿的阻断保护率(84.41%和83.61%)略高于血源乙肝疫苗30μg-10μg-10μg剂量的阻断保护率(80.70%)。而对HBsAg和HBeAg双阳性产妇的新生儿,酵母重组乙肝疫苗的阻断保护率(75.97%和79.80%)与血源性疫苗30μg-30μg-30μg剂量的阻断保护率(78.80%)无明显差别。

表3 血源性乙肝疫苗和酵母重组乙肝疫苗

阻断保护效果比较

疫 苗 免疫程序 接种剂量

  (μg)

产妇单、双

  阳性情况*

例数 阻断保护率

  (%)

血源疫苗 0、1、6 30-30-30 双阳性 34 78.80
  0、1、6 30-10-10 单阳性 58 80.70
重组疫苗 0、1、6 5-5-5 双阳性 37 75.97
  0、1、6 5-5-5 单阳性 57 84.41
重组疫苗 0、1、2 5-5-5 双阳性 11 79.80
  0、1、2 5-5-5 单阳性 61 83.61

  *单双阳性是指HBsAg、HBeAg单、双阳性。

讨  论

  目前,国内以酵母重组乙肝疫苗取代血源性乙肝疫苗对新生儿进行免疫接种。但该疫苗引进、使用的时间较短,对其免疫特性和效果的观察研究文献尚不多见。据厂家的制品说明书介绍[1、2],该疫苗对新生儿5μg 3针全程接种后抗-HBs阳转率95%以上,对HBsAg和HBeAg双阳性产妇新生儿乙肝阻断率85%~91.2%。国内有报道认为国产酵母重组乙肝疫苗有较好的保护效果[3~5]

  根据本次观察研究结果,我们认为:

  (1)HBsAg阴性产妇的新生儿免疫后1年(T12)抗-HBs阳转率达92.79%,0、1、2组T8时抗-HBs阳转率达91.04%。此抗-HBs阳转率与产品说明书介绍的相接近。而单、双阳性产妇的新生儿抗-HBs阳转率略低。

  (2)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抗-HBs滴度(GMT)均达中等滴度(≥100~999MLU/ml)水平。全程免疫后1、6个月分别为158.04MLU/ml~388.69MLU/ml,说明该疫苗的含量较足,疫苗的免疫反应性良好。但对其远期的免疫效果应作跟踪观察。

  (3)HBsAg和HBeAg单、双阳性产妇的新生儿乙肝母婴传播阻断率的高低是判定疫苗效果的关键性指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0、1、6和0、1、2组单、双阳性产妇的新生儿母婴传播阻断率为81.08%和81.48%,其中单阳性者为84.41%和83.61%,而双阳性者仅75.97%~79.80%,与该产品说明书介绍有一定差距。

  (4)本文将观察对象分为0、1、6和0、1、2两组免疫程序,但其抗-HBs阳转率、抗体滴度GMT和阻断率等指标,两组间均未见明显的差异,故可以用0、1、2程序替代0、1、6程序。

  (5)关于血源性疫苗与基因工程疫苗阻断效果比较,文献报道[5、6]认为基因工程疫苗的效果与30μg血源疫苗阻断效果相近甚或优于后者。从我们的资料可见:二种疫苗在阻断效果上虽然比较接近,但基因工程疫苗的阻断率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酵母重组乙肝疫苗而言,我们建议生产10μg/支的疫苗用于单、双阳性产妇的新生儿,采用10μg-5μg-5μg或10μg-10μg-10μg接种,效果会更好。

  基金项目: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资助课题

  作者简介:陈惠峰(1940-),男,浙江省杭州市人,浙江省卫生防疫站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病毒性肝炎等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简介.1995,10.

  [2]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维康基因工程乙肝疫苗(酵母重组)说明书.1995.

  [3]梁争论、李成明、荆庆,等.乙型肝炎基因重组疫苗接种小学生抗体反应比较[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8,32:165.

  [4]杨智聪,宋益贵,刘于飞,等.乙肝基因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J].中国公共卫生.1999,15(1):1.

  [5]梁争论、李艳萍、赵桂珍,等.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人体免疫效果观察[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9,19(1):22-24.

  [6]杨超美、陈丹林、励世芳,等.乙肝基因工程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6):343.

收稿日期:2000-03-06


作者: 风清扬 2009-2-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