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论文预防医学

鸡胚细胞生产的疫苗中的逆转录酶活性

来源:www.shouxi.net
摘要:2004-8-415:11:30《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9年第22卷第1期1998年4月24~25日,一些病毒学、疫苗质量控制和流行病学专家在日内瓦召开会议,对有关用鸡胚细胞生产的一些病毒疫苗中存在低水平逆转录酶(RTase)的最新资料作了评述,并提出一些......

点击显示 收起

   2004-8-4 15:11:30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9年第22卷第1期


  1998年4月24~25日,一些病毒学、疫苗质量控制和流行病学专家在日内瓦召开会议,对有关用鸡胚细胞生产的一些病毒疫苗中存在低水平逆转录酶(RTase)的最新资料作了评述,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鸡胚细胞 病毒疫苗 逆转录酶活性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麻疹和腮腺炎疫苗的规程规定,用于生产的鸡胚细胞应来自严格监控的无特定病原体鸡群,应没有传染性禽逆转录病毒。逆转录病毒试验包括逆转录酶的测定。在过去几年中,几个实验室已研究出基于核酸扩增技术、敏感性较高的RTase测定方法,各称之为PERT、Amp-RT或PBRT测定方法。这些敏感的测定方法可检出用鸡胚细胞生产的疫苗(包括按照WHO规程制造的麻疹、腮腺炎和黄热病减毒活疫苗)中的低水平RTase。这些结果与20年前证实在没有传染性禽逆转录病毒时鸡胚尿囊液中存有含RTase颗粒的资料相一致。在用人二倍体细胞生产的疫苗中,没有报道这种活性。

  RTase是逆转录病毒群特有的RNA依赖性DNA聚合酶,但是这种酶活性也可能有其他来源。由于这些病毒的复制周期涉及整合进宿主染色体的病毒基因组的双链DNA拷贝,所以大多数动物和禽类含有作为其部分遗传组成的古代传染的进化残迹。这些残迹称为内源性前病毒基因组或类逆转录病毒成分,通常它们不再编码功能性病毒基因组。因此,已确认在没有传染性病毒的情况下,各种哺乳动物和禽类细胞可含有逆转录酶基因。

  在用鸡胚细胞制备的疫苗中检出低水平RTase,从而使人们担心在用鸡胚细胞制备的疫苗中,可能存在过去未识别的禽逆转录病毒。实验室和其他研究的结果首次于1995年WHO会议上由一组专家和WHO生物制品标准化专家委员会(ECBS)进行评议。在考虑所有证据之后,得出结论:WHO关于用鸡胚细胞生产疫苗的制造与检定规程仍然适用,没有证据表明,此种酶的存在对人类具有任何医学意义。同时也建议,用鸡胚细胞制备的疫苗曾在国际免疫计划中起重要作用,应继续用来预防相应疾病。疫苗(如麻疹疫苗)在国际上广泛用已有长期的安全记录,其在预防与感染有关的发病和死亡方面的作用已经充分认识。尽管如此,还是建议对用于制造疫苗和其他生物制品的细胞基质中存在的低水平RTase活性作进一步研究。

  在过去两年中,国际上已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次会议评述了过去和最近的科学资料。目前已清楚,鸡胚细胞及其生产的疫苗中所发现的RTase活性与颗粒有关。这种颗粒相关RTase活性是所有鸡胚细胞共有的,与疫苗生产没有特别的关系。

  资料概述

  本次会议提出的资料可概述如下:

  1.低水平颗粒相关RTase活性由鸡胚细胞所分泌,因而用鸡胚细胞生产的病毒疫苗可能含有这种颗粒。

  2.可用各种敏感测定方法来检测RTase活性,一般各实验室之间的结果是一致的。

  3.有证据证实存在与颗粒有关的内源性禽病毒(EAV)和禽白血病病毒(ALV)相关序列。

  4.对EAV RNA的初步序列研究揭示了可能的gag和pol基因的阅读框架,但未发现env基因的阅读框架。后者对逆转录病毒的感染性很重要。

  5.3个不同实验室研究了颗粒对各种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细胞的感染性。其中包括采用14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细胞,包括广泛传代和共同培养试验中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未证实RTase活性传播或有颗粒复制的感染。

  6.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使用鸡胚细胞生产的疫苗与癌症(包括儿童期癌症)检出率增高无关。

  7.在接种数剂麻疹疫苗之后,对接种者血清进行的少数研究,没有发现任何抗禽逆转录病毒抗原的抗体。此外,在一项研究中,在疫苗接种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未检出逆转录病毒基因组序列。相反,据报道可能接触传染性禽逆转录病毒的家禽工作人员和一般人群中的一些人,血液中有抗禽逆转录病毒抗原的抗体。

  结论与建议

  根据过去和最近的资料,专家组对于用鸡胚细胞生产活病毒疫苗提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1.WHO应成立一个由学术界、管理当局和工业界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特别工作组,协调有关用于疫苗生产的所有细胞基质的鉴定、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价的合作研究。特别工作组的工作重点放在计划和执行合作研究,促进与该工作有关的实验室之间试剂的开发和交换。

  2.用于生产活疫苗的细胞基质是活疫苗病毒减毒或毒力水平的重要参数。若要更换生产所用的细胞,则对这些疫苗的安全性和效果的影响一无所知。因此,任何改换生产活病毒疫苗的细胞基质都要像研制新疫苗一样对全部问题加以研究。

  3.就目前的知识水平,根据我们对禽逆转录病毒和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基因组的了解,加上已有的流行病学研究,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危险性是真实而可测量的,但鸡胚细胞产生的颗粒所引起的危险性则属理论性并且还很遥远。

  4.用鸡胚细胞或鸡胚制备的疫苗在全世界免疫接种计划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而且疫苗的安全使用和效果也有很长的历史。考虑到现有的WHO疫苗制造与质量控制规程,这些疫苗应继续加以使用。

  5.显然,专家组还需要某些方面的新资料,重点应放在下面几点:

  (1)应继续监测病毒疫苗的安全问题,包括疫苗接种者血清流行病学研究和对疫苗接种者存在禽类遗传物质的研究。

  (2)应对癌症或其他可能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包括对现有资料的分析作进一步研究,并扩大年龄范围。

  (3)应对颗粒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其建立潜伏感染的能力进行研究。

  (4)应对颗粒与在鸡胚细胞内生长的疫苗病毒形成假型的能力进行研究。

  (5)应获得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基因组EAV族特性的更新资料。鼓励对疫苗生产所用动物中的EAV和ALV内源性基因组进行研究。

  [Wkly Epidem Rec 1998;73(28):209~212(英文)王真行译徐 冰译校]

 

作者: 自动采集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