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药物与临床

桂枝茯苓丸化裁临床应用举隅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摘要:桂枝茯苓丸系著名的活血化瘀方剂之一,本方源于《金匮要略》,原方由桂枝、茯苓、桃仁、牡丹皮、芍药组成,原为缓消癓结而定。近年来该方在临床应用甚广,现将笔者临床应用及体会简介如下。B超发现子宫多发性小肌瘤2年,近3个月来月经量较以往增多约一倍,经期持续10天始净,伴经来小腹疼痛不适,B超示子宫1lcm×8cm×7c......

点击显示 收起

    桂枝茯苓丸系著名的活血化瘀方剂之一,本方源于《金匮要略》,原方由桂枝、茯苓、桃仁、牡丹皮、芍药组成,原为缓消癓结而定。近年来该方在临床应用甚广,现将笔者临床应用及体会简介如下。

    子宫肌瘤

    血瘀不行,气机阻塞,气血失和则久聚成积。本着《内经》“其实者,散而泻之”之理,用本方加三棱、莪术、牡蛎、丹参、炙穿山甲等治疗多发性小肌瘤。

    典型病例:患者,女性,42岁。B超发现子宫多发性小肌瘤2年,近3个月来月经量较以往增多约一倍,经期持续10天始净,伴经来小腹疼痛不适,B超示子宫1lcm×8cm×7cm,肌瘤最大直径38cm,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涩。诊断为多发性子宫肌瘤,辨证属血瘀型,治以上方加丹参、香附、当归、夏枯草、海藻、浙贝母、黄芪、山慈菇。服药1个月后改为中成药桂枝茯苓丸口服,3个月后,月经基本恢复正常。复查B超,子宫约8cm×6cm×4cm,单发肌瘤直径15cm

    盆腔炎

    此类患者在临床上大都反映出一个字。《内经》中云“痛则不通”,说明其皆有气滞血瘀之症状。同时其血液黏稠度亦较正常人高。用本方可以改善血液黏稠度,活血、通络、止痛、消炎,从而达到预期效果,常以本方为基础方加制香附、当归、元胡、川楝子等。

    典型病例:患者,27岁,1年前孕2个月余时,因跌仆至自然流产,刮宫1次,3月后出现带下量多,少腹疼痛,按之痛甚,月经将来时则疼痛加剧,伴腰膝酸软,全身乏力,月经尚正常,未曾治疗,后一直未孕。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细。妇科检查:子宫后位,常大,双侧附件区均增厚,压痛明显。辨证属于气虚血瘀,上方加党参、白术、泽兰、莪术、川续断、红藤、败酱草。5剂药后症状明显减轻,守方再服lO剂后余症全消。月经干净3天后妇检子宫附件正常,输卵管通液术示双侧输卵管通畅,2个月后停经,获孕。

    月经病

    凡经脉瘀阻,气滞血瘀所致的痛经、闭经及崩漏等均可以用本方辨证施治。此方可以调节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功能,促进蜕膜、瘀血等其他残留组织的顺利排出,从而起到调经止痛的作用。对于肾寒血瘀顽固性痛经,笔者主张于月经前用桂枝茯苓丸与艾附暖宫丸合用之。每次经前服5天,连用3个月。   

    典型病例:患者,35岁,平素精神抑郁,烦躁易怒,经前数天与家人生气后月经逾期3个月未至,自觉少腹胀痛,胸胁胀满,舌质暗红,边有瘀点,脉沉弦,辨证属于血瘀型,治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经。上方加茜草根、酒大黄、廑虫、牛膝、柴胡、枳壳。3剂后下少量血块,lO剂后诸证悉除。随诊半年病无反复。

  药物流产不全

  本方能有效松解变性的绒毛及蜕膜与子宫壁的粘连,使其排出体外,起到药物刮宫的作用,避免清宫术的痛苦、损伤及后遗症。

    典型病例:患者,23岁,口服流产药后持续少量流血2周,色暗有小血块,伴小腹疼痛不适,B超示宫腔内不规则略强回声,23cm×18cm大小,患者拒绝清宫,欲求中医治疗,投以桂枝茯苓丸和益母草膏口服,3天后阴道流血量明显增多,继服3天后阴道流血止,复查B超子宫附件未见明显异常。

    卵巢囊肿

    本方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吸收功能,促进卵泡腔液体的吸收和包块的消散,从而起到化瘕散结等作用。

    典型病例:患者,26岁,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周期提前710天来潮约2年,月经量少,色暗有块,经前3日始伴小腹满痛不舒,B超示左侧卵巢囊肿,54 cm×38cm大小,舌质暗红,脉涩。辨证属于血瘀型,治以活血化瘀、破癓散结,以本方加红花、丹参、穿山甲、益母草、香附等连服月余。经B超复查,卵巢囊肿2Ocm×13cm大小,后改为21剂,连服1个月后B超复查未见囊肿,2次月经均正常来潮。

    总之,以上几种病症均属异病同治。正如《内经》病机十九条中云:“谨守病机,个施其主,有者求之,无者求之”,要求医生辨明病机,方能效如桴鼓。

    几点体会

    1.凡癜瘕之疾,多挟痰饮,痰与瘀相搏,阻碍气机升降,故用药当佐以茯苓、陈皮、半夏、贝母之类以豁痰化饮,正如医家所云:“盖痞气之中,未尝无饮;而血癓食癓之内,未尝无痰,故消积之中当兼行气、消痰、消瘀之药为是”。

    2.本方为缓消癓病所设,所以在临床中我们一定要审时度势,观其身体之壮弱,病势之缓急而治之,不可任意攻伐伤其气血也。正如《内经》云:“大积大聚衰其大半而止。”

    3.本方祛瘀浊,生新血,攻坚而不破气;通血脉,除滞阻,破结而不散精;畅经络,开壅塞,通利而不耗阴;调阴阳,寒热,消癓而不损正;确为活血化瘀之佳方。临床上要求我们一定要审证求因,把握病机,丝丝人扣。凡瘀浊停滞聚结癓块,经脉塞阻或气血壅塞诸端,均可辨证酌用。

作者: 付静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