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排刺针法在中风病中的应用

来源:www.chinesemedicines.net
摘要: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于中风病针灸治疗新的取穴方法一一排刺针法,其特点为对中风病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肢体瘫痪症状的恢复有明显疗效。希望能给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病程均在1周以上,病程最长者达2年,均经头颅CT扫描证实为中风(脑血管病),符合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

点击显示 收起

    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于中风病针灸治疗新的取穴方法一一排刺针法,其特点为对中风病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肢体瘫痪症状的恢复有明显疗效。希望能给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病程均在1周以上,病程最长者达2年,均经头颅CT扫描证实为中风(脑血管病),符合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986年,扬州)。188例中脑梗塞118例(占62.8%,其中含脑栓塞21例),脑出血70例(占 37.2%);男女比例1.2:1;平均年龄为65岁;病情分型:轻型(神志清楚,肌力Ⅳ级)2l例,中型(神志清楚,肌力II~ III级,伴或不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或假性球麻痹)92例,重型(神志清楚,肌力O~工级,伴或不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或假性球麻痹)75例。
2治疗方法
2.1取穴方法
2.1.1  主穴  ①胆经排刺(风市、阳陵泉、阳交、光明、阳辅、悬钟、丘墟)主治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尤其是伴有足内翻者;②胃经排刺(伏兔、梁丘、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主治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尤其是远端肌力差者;⑧大肠经排刺(三间、阳溪、手j里、曲池、肘蓼、手五里、臂膈)主治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尤其是远端肌力差者;④三焦经排刺(外关、支沟、三阳络、四渎、清冷渊)主治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尤其是上臂不能抬举者;⑤膀胱经排刺(双侧五脏俞加膈俞)主治老年气血虚弱者。 2.1.2  随证配穴  饮水打呛或吞咽困难配风池、翳风、廉泉;失语配哑门、神门;指趾拘急配阳池、腕骨、八邪、八风;二便功能障碍配天枢(双)、气海、巾极;手足肿胀配中渚、足临泣。
2.2  刺法
    阳日取患侧,阴日取健侧;治疗时辰均为阳时。每穴进针深度O.5~2寸(同身寸),有针感感传最佳,无针感不必强求,针刺得气后用6-6805型治疗仪通电留针20~30min。每日1次,15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5d。本组病例全部在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自拟)
    治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肌力达V级,可行走、生活自理;有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瘫痪肢体肌力提高 2级以上,或失语、反呛等症状有所好转;无效:治疗2周,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     
3.2治疗结果
    治愈84例,有效9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6.8%。
4体会
    本针刺取穴方法的特点是以经络辨证为依据,取穴集中在某‘‘经的一段,形象命名为排刺针法。
    本针刺方法之机理有二。中医学认为,中风病,无论肝肾阴虚所致内风旋动,风阳上扰之阴虚阳亢;脾胃不足所致痰湿阻滞或郁久化热之痰热内生;素体虚弱之气虚血瘀等,终形成“风”“痰”“瘀血”痹阻经络。分析诸证共性,均为本虚标实,正气不足,卒遇将息失宜、情志不遂等诱因,导致气机逆乱,内风旋动,经脉闭阻,筋肉失濡而发病。且因中风之为病病程长,“久病必虚”、“虚久必瘀”,尤其是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更加体现了经络闭阻不通之病机。针对此二病机,我们取诸阳经治之,意在通达病经之阳气,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自化,此一也。操作时刺患侧意在疏通局部气血,阳日取患侧可激发患侧阳气:刺健侧意在通过无病之经络疏通全身之气血,阴口取健侧是基于阴中求阳之理;每日阳时行针乃易于激发经气、调理气机之理,此二也。如此整体治疗,可达疏通经络之目的,故肢体瘫痪可除。
    《灵枢·九针十二原》:“为针之要,气至而有效……”《针灸大成》:“用针之法……以得气为度,如此而终不至者,不治也。”这些均论述了“得气”的作用与重要性。笔者经过多年临床摸索和观察,发现针刺得气的确非常重要。但对于一一些年老体弱的患者,得气比较困难,且疗程较长,即使费尽力气使之得气,终因经络或穴位疲劳而出现始效而后无效的结局。故本针刺方法不强求得气。临床还发现有些患者在刚开始接受针灸治疗时得气比较困难,但经过数日治疗后,得气变得较为容易了,这可能与疏通经络之意旨相合(经络疏通,则气血通利,故针刺易于得气)。个别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始终不能得气,而临床疗效也极差,这与《针灸大成》“用针之法……以得气为度,如此而终不至者,不治也”的论述相符。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得气情况初步做出对预后的评估。
    本针刺方法不强调补泻手法。原因是:其一,取穴和取经已经将补泻意图灵活应用于临床;其二,中风病人多数为老年体弱者,不可强补,也不可强泻,可根据患者的实际体质与疾病情况灵活掌握补泻手法。

作者: 排刺针法在中风病中的应用 2006-9-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