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浅述中药二次开发在中医药发展中的重要性

来源:www.chinesemedicines.net
摘要:近年来我国政府决定将中药产业作为重大战略产业加以发展,并强化对中药产业的政策扶持。2002年,国家正式公布了第一部中药现代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其中提出的战略目标之一为开发出一批疗效确切的中药新产品。在保证中药疗效的前提下,改进中药传统剂型,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点击显示 收起

    近年来我国政府决定将中药产业作为重大战略产业加以发展,并强化对中药产业的政策扶持。2002年,国家正式公布了第一部中药现代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其中提出的战略目标之一为开发出一批疗效确切的中药新产品。在保证中药疗效的前提下,改进中药传统剂型,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加快疗效确切、使用安全、质量可控的中药新产品的开发。到2010年,开发出100个中药新产品,完成100个传统中成药的二次开发;完成现有国家中成药标准品种整理、提高工作;扩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中药产品的出口份额,争取2~3个中药品种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从中可以看出,国家非常重视中药的二次开发。本文旨在就中药二次开发在中医药发展中的重要性作一探讨。

    1中医药目前的发展形势

    1.1  中医药发展势在必行:随着社会的发展,疾病谱发生了变化,现有药物很难适应新的疾病治疗要求。而化学新药研制却越来越困难,且投资大、时间  长、风险大,并易产生耐药性和药源性疾病。与之相反,天然药物受到了愈来愈多的重视。

    加入WTO之后,我国新药研制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但是,从未来十年发展看,可能得出比较悲观的结论,这主要是我国化学工业新药开发的历史沉淀、资源配置量、结构及方式的现状和经济体制改革步伐不大决定的。非常值得借鉴的是,日本在 20世纪70年代实行药品专利后,其医药工业并没有被欧美医药产业挤垮,其中汉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医中药正是我们国家的优势。所以,加紧研制与国际接轨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符合我国的国情,必将成为我国新药研制的重中之重。

    1.2中医药发展独具优势:中医药是我国人民几千年积累的瑰宝,长期的临床应用证明了中医药疗效的科学性。中医药的使用对象绝大多数为天然植物药,还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方式,更能切中难治疾病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及副作用小等优点。

    从研究开发的角度讲,我国也拥有深厚的积淀。首先,临床疗效良好的方剂数量庞大,临床各科、各病、各证皆有涉及;其次,中药资源非常丰富,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种类已达12 807种;再次,研究开发力量较强,据统计,到1995年底,全国建有中医医院 2552所,高等中医药院校30所,中等中医药学校51所,独立的中医药科研机构77所和上百个中药新产品开发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达数万人。

    当然,植物药并不等同于中医药,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中医理论的指导。之所以其他国家曾经使用天然药物的传统医学绝大多数都已消亡,而中药仍然存在的原因就在于中药的应用必须依靠中医理论的指导。所以,我国中医药的优势就在于有完善的中医药理论。针对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疗效良好的中药进行开发,只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就会比日本等外国做得更好。

    1.3  中医药发展问题重重:时代赋予了中医药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前景十分乐观。但现状却未能尽如人意。这其中有很多原因,源于中医药研究自身者也不在少数。只有勇敢面对这些问题,才能切实可行地搞好中医药研究和开发。

    1.3.1  中医药基础研究并非简单:中医药研究的动力源于良好的临床实践,同时临床应用的复杂性也造就了中医药研究的复杂性。中药方剂是在中医药传统理论指导下组合而成,方中药物有君臣佐使之分,其相互配伍并非简单叠加,而依“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组合成方,以强其功效,调其偏性,制其毒性;相同的组成会因剂量不同而组成新的方剂。在临床应用时,又需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加减变化微妙无穷;同一方剂,针对证候不同、体质不同,甚至会有完全相反的作用,讲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突出个体性,其使用标准很难用科学的现代语言表达出来。这种临床的复杂性直接导致中医药研究的复杂性。

    作为中医药学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和载体,中药复方在中医药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较中药单方更为广泛,所以复方研究是中医药研究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近年来成为中医药研究领域的热点。然而,复方研究的最大障碍就是其复杂性。这里有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即现代研究的层次。中药成分极其复杂,各成分之间又相互协同或拮抗,其性味功能还受到产地、时间、炮制方法的影响。单味中药尚且如此,更何况复方是由几味到几十味中药组成,其复杂性可想而知。中药复方中具疗效作用的活性物质是一个复杂体系,包括无机物、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如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皂苷等)及生物大分子(如肽、蛋白、糖肽、多糖等)等几种或多种化合物。中药复方的复杂性造就许多复方制剂难以搞清其作用的物质基础,其疗效缺乏基本一致的内在质量标准,适应症不明确、不良反应不清。一方面,药物成分的复杂性决定了方剂组成的复杂性,要想研究中药复方中全部化学成分不太可能;另一方面,因为近年来对复方疗效物质基础研究的开展,发现复方配伍中有新的成分生成,如以薄层扫描对六味地黄汤进行“三补”、“三泻”配伍和全方成分比较,发现复方成分不同于单味药物化学成分的加和,在薄层扫描中,出现了一些新峰,可能是配伍中生成的新化合物。所以,即使每味中药的各种化学成分都搞清楚了,还有更大量的药效学、药理学和药动学工作等待研究。只有这几者结合,才能真正阐明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

    第二层次,即如何将现代研究的成果有机地整合到传统中医药理论体系中,这较前更为复杂,也是中医药研究的长期目标。

    中医理论的指导造就了中药的长盛不衰的生命力,但同时也成为复方本身的复杂性的主要成因之一,这是一对矛盾体。但毋庸置疑的是,这种矛盾对中药现代研究开发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困难。

    1.3.2  中药生产工艺十分落后:经过多年的市场开发,创造出一批疗效与经济效益较好的传统名特优中成药,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国内外市场却难以进一步扩大。究其原因,我国创制的中成药还难以在国外注册、合法销售和使用,市场份额远远达不到。虽然文化背景不同造成西方人理解中医药理论体系十分困难,但主要原因还在于中药技术含量及附加值不高。

    新药开发应达到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携带方便、作用(适应证)明确、机制大致清楚等要求,而我国现有中成药的各种生产工艺、制剂技术落后,都远远达不到这些要求。其一,我国现有中药材质量不稳定,不同产地、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收获的中药材的质量还不能稳定统一;其二,中成药的制备工艺和提取工艺还很落后,很多环节缺乏严格的工艺操作参数,有效成分的损失和质量的不稳定以致于疗效不稳定,国家虽然制定了GMP(药品生产管理规范),但这些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三,制剂品种单一,服用剂量大,起效慢,产品外观颜色差等状况尚未扭转,虽有一些方剂进行了剂型改造,但总的来说,品种较少。因此,中药要想现代化,要想走出国门,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必备前提。

    2中药二次开发是当前中医药发展的必经之路

    目前,中药复方研究从以下3方面进行:一是新药开发,总结临床应用经验,发现新的或独特功效,研究中药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开发一、二类新药;二是整理提高,包括已有中成药的二次开发,以现代科技阐明药效作用,提高l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完善内在质量,强化“可控”、“稳定”,提高制剂工艺,改进剂型,适应当代社会需要;三是进行基础研究,阐明中药及其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发展和促进药学新的生长点,推陈出新。中药的二次开发受到了国家和中医药行业的重视,其实并非盲目。

    中药二次开发的对象一般集中于已经经过临床验证的,疗效可靠且有过一定的药物开发基础的复方成药。这种中成药在组方和临证上符合中医理论,保持了中药的本质特征;其临床的有效性亦提高了新药开发的针对性,减少了盲目性,可缩减开发费用,加速开发周期,意义重大。并且通过二次开发可以建立一个新的平台,对传统是一个继承,对未来也是一个发展。总之,中药的二次开发是应对当前形势的一种积极方式。

    在此以清开灵注射液为例。众所周知,清开灵注射液以往在脑出血治疗上取得了丰硕的成绩,研究中发现其在急性出血性中风的治疗上,具有阻断脑出血后脑缺血级连反应的优势,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损伤,并减轻脑水肿、保护神经元,从而显著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正可弥补目前西药的不足,国内市场约在每年10亿元左右。但是,长期的临床应用中亦暴露了诸多问题,如其具有血管刺激反应、致热反应、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因过敏性休克致病人死亡的案例也偶有发生。同时,原有工艺已不适宜当前对质量控制的要求,从而使得这一制剂的广泛应用受到了限制。所以,以上几方面因素促使着对清开灵进行二次开发。其他中成药亦不例外。

    3中药二次开发的途径和方法

    本文所提倡的中药的二次开发是以提高疗效、改进不足为中心,涵盖内容很广的一种新药开发。

    3.1开发对象的选择:二次开发以疗效为中心,所以应选择一些已获得广泛市场基础、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中成药作为开发对象。选定开发对象后,应总结其以往的成就和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使二次开发扬长避短,针对性地使一个好的品种得到提高与升华。如清开灵注射液以往在治疗脑血管病、上呼吸道感染、肝病、小儿疾病以及其他多种疾病等皆取得了良好疗效,但其应用广而不精,且不良反应较严重。所以二次开发就针对这些特点,力图对其功能和运用进行细化,并把消除不良反应作为重点。 

    3.2基础研究的深入:总结了过去的成就与不足之后,就到了前期基础研究的阶段。这个过程包括运用现代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毒理学等研究方法,阐明中药药效、作用机制,提取有效部位。任何一个药物必须具备安全、有效、可控、稳定这个前提,而药理研究和毒理研究是评价药物安全、有效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制定具有中医药特点的试验方案,根据新药的功能主治,选用或建立相应的动物模型和试验方法。中药新药的毒理研究包括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和特殊毒性试验等。进行中药的二次开发,药理药效试验方法应比以往有所改进,毒理试验比以往更加重视。 

    3.3生产工艺的革新:如前所述,中药生产工艺的落后是影响和制约中药扩大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所以对中药工艺进行革新是中药二次开发必不可少的一步。这其中包括中药提取、分离、浓缩、干燥技术的改革、新剂型的引用、新型辅料的研制以及质量控制等多方面。

    目前,较先进的中药提取、分离、纯化技术有超临界CO2萃取法、超滤法、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半仿生提取法、超声提取法、旋流提取法、加压逆流提取法、酶提取法、中药动态逆流提取、絮凝沉淀法、高速离心法、固体分散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可对中药去粗存精,从中药中提取出有效单体、有效部位或有效部位群,最大限度地去除无效成分,较好地解决中药“粗、大、黑”老难题。在提取液的浓缩干燥方面,真空浓缩、喷雾干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另外,对中药进行二次开发也不能忽略剂型的因素。药物剂型决定着制剂的有效性、安全性、适用性和精密性等。只有剂型选用得正确、合理,药物才能被机体充分吸收、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药物剂型是药物应用于临床的桥梁,与制药工艺、给药途径、用药剂量、用药间隔、血药浓度、生物利用度,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密切相关。结合中药特点,将中药传统剂型逐步改进成更先进的剂型,是中药现代化必经之路。应该考虑到临床需要、药物性质、治疗对象、处方剂型、生产等因素。还要善于利用先进制剂技术,如超微粉碎技术、制粒技术、干燥技术、包衣技术、促崩解技术、控缓释技术、透皮吸收技术、靶向给药技术、包合技术等,并创新一些符合中药特色的剂型。

    以往中成药中加有新型辅料的为数尚少,加入新辅料开发新产品的潜力很大。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生产出高质量的制剂,能否开发成功新剂型,有时就取决于药用辅料的配套供应。

    要想发展中药产业,加强中药的质量控制是必不可少的,中药的二次开发亦不例外。所以,应研究有效成分检测、监控方法,强化“可控”、“稳定”,提高中药质量。HPLC法在中药分析中适用范围很广,对生物碱、苷类、黄酮、有机酸、酚类、木脂素类等均可采用;HPLC—MS联用,对成分复杂的中药可以直接分离,且不需提纯,根据质谱参数可以确定出结构;针对中药来源及成分的复杂性、作用的整体性,在质量标准的监控方面要求不仅控制单一成分的含量,同时要控制总体成分即某一药材或制剂中的一群成分,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可全面反映中药所含内在化学成分的种类与数量,进而反映中药的质量。尽管目前绝大部分中药有效成分仍未明确,但借助指纹图谱仍能有效地检测中药质量,从而达到质量监控的目的。

    4结语

    中药的二次开发是应对当前中医药发展形势的一种积极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中药以往的成绩与不足,其二次开发的前景可谓任重道远。笔者提出以下几条建议,希望能有所裨益。

    其一,中药二次开发的主体是企业,目前我国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研究所的作用,组织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攻关和协同开发,为企业提供高水平的研究开发、设计、咨询和人才培训服务。但是,这种研发应以市场为指挥棒,整个研究队伍以及研发过程都应打破原有机制,运用现代管理体制。中药二次开发虽然是为中医药研究事业作贡献,但其本身却是一种现代经济行为,其研究对象以及研究者都存在于现代社会环境中,必须符合现代社会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在外界强烈的竞争形势下真正开发出有生命力的产品,才能真正振兴中医药事业。

    其二,中医药研究者应注重市场素质的培养,在研究过程中,及时发现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中药有效部位、有效单体,不应放过。虽然支持中医药开发研究应遵循传统中医药理论,认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以传统理论吸收为最远目标,但应当处理好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如果发现有效部位或单体,就应当打破惯性思维,积极把握时机,将其研发出来。

    其三,在中药进行二次开发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吸取过去的众多教训,做好专利申请工作,一有苗头马上申请专利,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

    其四,针对我国新药开发资金不足的弱点,应结合现代市场机制,利用多种方式扩大融资渠道,更有力地支持研发工作。

    其五,药物研发成功并不是开发的结束,相反,在其之后,更应注意后期追踪调查其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等。这对于改进工艺、完善产品、成熟品牌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 浅述中药二次开发在中医药发展中的重要性 2006-9-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