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杨丽平:《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成方制剂小儿用量刍议

来源:www.chinesemedicines.net
摘要:但长久以来,药物用量的模糊标示在中成药书籍和说明书中却司空见惯,药典也不例外。《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简称《药典》)成方制剂(即中成药)部分有许多小儿专用和成人、小儿通用的药,这些药仅少数比较详细的标明了用量,其他大多数的用量模糊不清,使人不能准确把握药物剂量。而作为药物的通性,剂量不足收不到良好......

点击显示 收起

    国家药典是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保护人民用药安全有效而制定的法典,应该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但长久以来,药物用量的模糊标示在中成药书籍和说明书中却司空见惯,药典也不例外。《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简称《药典》)成方制剂(即中成药)部分有许多小儿专用和成人、小儿通用的药,这些药仅少数比较详细的标明了用量,其他大多数的用量模糊不清,使人不能准确把握药物剂量。而作为药物的通性,剂量不足收不到良好效果,剂量过大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甚至死亡。有不少小儿中成药含砷、汞或其他毒性成分,而小儿的肝、肾、神经等器官、组织发育不完善,在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等方面又较成人快,一旦超剂量服用,不良反应较成人更为严重。所以小儿用药剂量更应引起人们重视。

    《药典》收载小儿专用或通用的成方制剂共计 78种,其中只有15种用法用量写得比较规范,所占比例仅为19.23%。这15种中成药是一捻金、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小儿感冒茶、小儿感冒颗粒、小儿解表颗粒、化积口服液、龙牡壮骨颗粒、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散、局方至宝散、抱龙丸、消食退热糖浆、清肺消炎丸、解肌宁嗽丸。例如:一捻金“【用法与用量】口服,一岁以内一次O.3 g,一岁至三岁一次O.6 g,四岁至六岁一次1 g,一日l~2次;或遵医嘱”。

    《药典》中成药小儿用药剂量存在以下问题。l成人用量后面仅写“儿童酌减”或“小儿酌减”
    本版药典没有《老幼剂量折算表》。所以怎么酌减,无据可依。例如:十滴水软胶囊“口服,一次1~ 2粒;儿童酌减”。“儿童”(或“小儿”之类)指多大年龄的小孩?

    此类写法的药有19种,如消瘿丸、三黄片、小金丸、香连丸、急支糖浆、脑乐静、消咳喘糖浆、健脾丸等等。

2主治写明用于小儿,而用量却是成人的药量
    例如:牛黄千金散“口服,一次0.6~0.9 g,一日 2~3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该药的主治是“用于小儿惊风高热,手足抽搐,痰涎壅盛,神昏谵语。”按《药典》凡例的规定,用量(如无另行说明)是指成人用量,显然这“一次0.6~0.9 g”应视为成人的1次量。实际牛黄千金散只用于小儿。
    此类写法的药有13种,如九味石灰华散、万应锭、宝咳宁颗粒、香苏正胃丸、儿康宁糖浆、疳积散等等。

3用量同小儿年龄的关系规定不清或规定不全
    例如:①小儿金丹片“口服,周岁一次2片,周岁以下酌减,一日3次”。此类药周岁以下用量不确定;周岁以上能用吗?能用用多少?都没有规定。②保赤散“口服,小儿六个月至一岁一次0.09 g,二岁至四岁一次0.18 g”。没有1~2岁的用量,也没有“一日几次”或“中病即止”的字样。③小儿化食丸“口服,周岁以内一次1丸,周岁以上一次2丸,一日 2次”。周岁以上到多少岁?不明确。④六应丸“饭后服,一次10丸,儿童一次5丸,婴儿一次2丸,一日3次”。用儿童、婴儿取代具体年龄段,既不明确,又不规范。

    此类写法的药有14种,如七珍丸、小儿惊风散、化积口服液、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散、保赤散、琥珀抱龙丸、葛根芩连微丸、解肌宁嗽丸等等。

4用量范围较大,难于准确把握
    例如:大山楂丸“口服,一次l~2丸,一日1~3次;小儿酌减”,此药一天最低剂量1丸,最高剂量6丸,剂量范围已经很大了,“酌减”起来随意性更难以保证剂量适宜。同样,“小儿”是指多大年龄的小孩?也没规定。
    此类写法的药有7种,如小儿清热片、牛黄千金散、肥儿丸、胃肠安丸、香连丸和急支糖浆。

5含朱砂、雄黄等有毒成分的中成药小儿用量问题
    此类含有毒或药性剧烈的中成药,其用量更应严格规定,而《药典》也未充分注意。

    例如:小儿金丹片“口服,周岁一次2片,周岁以下酌减,一日3次”。按《中国药典》该成药【含量测定】项数据计算,每片含朱砂50~60.4 nlg。如果周岁小儿l d服6片(相当于含朱砂0.30~0.36 g),已超过《药典》规定的朱砂成人用量低剂量(0.1 g)的3倍多。既使按成人用量高剂量(0.5 g)计算,也达到了成人用量的72%,周岁以上很可能会超出成人量的上限,其安全性值得考虑。

    在实际使用中,因为小儿年龄不同,用量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对一些成人、小儿通用的中成药,应该有一个小儿用量折算方法。目前普遍用公斤体重法,不但简单易行,折算后一般药物剂量较准确。如果单纯按年龄法,在体重与年龄不相符时,就不太准确。特殊药物也不能简单地由体重推算,而应根据小儿的生理机能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确定。

    综上所述,小儿用药剂量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药典》应急临床应用之所急,尽快制定出适合用于中药范畴的小儿剂量折算方法,确保小儿用药的安全有效。

摘自:《中国中药杂志》文/杨丽平


作者: 杨丽平:《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成方制剂小儿用量 2006-9-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