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宋失星 郭长青 杨爱年针灸用于AIDs的优势与治疗原则探讨

来源:《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摘要:据联合国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规划署2005年11月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度全世界新增AIDS患者500万,感染人数已达4030万,死亡310万人。迄今为止,现代医学对于AIDS尚无切实有效的药物。因此从传统医学中寻找抗AIDS药物和其他治疗方法的研究一直倍受关注。针灸可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无论对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点击显示 收起

据联合国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规划署2005年11月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度全世界新增AIDS患者500万,感染人数已达4030万,死亡310万人。迄今为止,现代医学对于AIDS尚无切实有效的药物。因此从传统医学中寻找抗AIDS药物和其他治疗方法的研究一直倍受关注。针灸可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无论对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近年研究发现,针灸对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均有影响,以整体性和双向性为其特点。利用针灸可促进免疫的作用来防治AIDS,理论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取得一定的疗效。    
  1针灸用于AIDS的概况
    早在1982年,美国波恩的Lincoln医院就开展了针灸治疗AIDS的研究。其后,美国各地的一些治疗中心、诊所、大学等也相继开展此项工作。马萨诸塞州的Somerville针灸中心1990年已发展成为全美最大的AIDS针灸治疗中心。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关于以针灸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临床报道日渐增多。对AIDS引发的单一病症的治疗,多集中在腹泻、面瘫、带状疮疹等。李氏等用艾条灸天枢、阴陵泉、足三里、关元,合用盐酸黄连素片治疗艾滋病腹泻120例,总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单纯用盐酸黄连素(80.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艾灸治疗组有42例患者获得临床治愈。韦氏用针灸治疗AIDS并发周围神经病变,通过随机对照研究,针灸组、神经营养类药物组(肌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3%和50%,两组疗效有显着性差异。
    经过10余年的临床研究,初步证明了针灸能增强AIDS患者的抗病能力、减少机会性感染、改善AIDS相关综合征期(ARC)及AIDS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寿命,明显改善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腹泻等症状。治疗原则多以扶正祛邪为主,腧穴以体穴为主,耳穴次之。常用的腧穴如足三里、关元、天枢、脾俞、肾俞、肺俞、大椎、膏肓、三阴交等,方法包括单用针刺或灸法(以间接灸为多),或针灸并用。
2针灸防治AIDS的优势
2.1灵活应对HIV变异
    HIV是一种高度变异病毒,病毒中有20%的遗传物质甚至可以因人而异。因其不断变异,出现许多遗传性状差异较大的HIV亚型,这是疫苗研制的主要障碍。正是由于病毒的多变性及其与人类细胞核内的基因整合紧密等特点,至今仍没有一种候选疫苗能真正完成第3阶段的临床试验。1995年以来,每年都有2或3个新的治疗AIDS的化学药物问世,由于HIV复制缺乏保真性(fidelity)、经常突变,易产生耐药性[11 3。而针灸疗法以中医辨证理论为指导,根据不同机体气血、经络、脏腑的盛衰虚实,通过调节自身免疫系统,促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间接抑制病毒,不受病毒变异的制约。即使应对不同病毒亚型引发的病症,也能通过灵活辨证取穴施针或(和)灸取得疗效。
2.2  “治未病”的优势
    HIV的发现者之一J.Levy教授在《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的发病机制》一书的前言中指出“过去几年最重要的倾向是将研究重点转向免疫系统”;认为已感染22年、未经任何治疗而不发病者,主、要得益于免疫系统的作用。宿主免疫反应的恢复可持久控制HIV感染。由此表明研究者已注意到免疫在抗AIDS治疗中的重要性。
    病毒学检测显示,在感染HIV的急性期内有一短暂而快速的病毒复制阶段,机体随之产生抗体与之对抗,之后感染者体内病毒滞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HIV感染者发展成为AIDS的速度。可见免疫系统越早得以维护和加强,就越有利于控制病情。因此如果在急性感染期——邪正相搏的特殊阶段即能确诊,及时采用针灸治疗,则有利于机体产生数量更多、活性更强的抗病毒物质,降低病毒在、体内复制的水平,遏制病情发展。在HIV的无症状感染期——邪正相持阶段,虽无任何临床症状,但病毒复制并未停止,机体的免疫系统与HIV之间的斗争仍在继续。运用针灸调节免疫、扶正祛邪的作用,可干预病程向ARC及艾滋病期进展。据报道,病情长期无变化者的NK细胞计数高于HIV感染者和有患AIDS倾向者,表明人体的自身免疫力具有较强控制病情的作用。根据患者体质及就诊时的症状辨证取穴,选择适当的针灸手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免疫调节,可以充分发挥针灸“治未病”的优势。
2.3  “同病异治”应对传变,对证取穴
    AIDS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发挥中医“同病异治”的特长,可切中病机、对证取穴。HIV侵犯人体免疫系统,随着病毒不断复制,免疫防御系统日渐薄弱,会引起各种相关疾病,且相互错杂。影响病情发展的因素很多,如病毒类型、病期、病程、环境、体质、治疗用药等,因人而异,很难准确预:测其发病及变化。复杂的病情使本病的辨证分型远:较其他病毒感染性疾病庞杂。运用“同病异治”的’原则,细化证型及相应的针灸方案,会使治疗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
2.4  “异病同治”有效应对AIDS的并发症
    多数AIDS患者死于并发病,尤其至终末期(AIDS期),会并发各种致命的机会性感染或多种恶性肿瘤。如许多晚期患者会出现多种病毒及真菌感染,同时合并卡波西(KS)肉瘤、淋巴瘤等。无论并发何种疾病,必须依据患者当时的体质、病位、病机等辨证分析而施以治疗。尽管并发症不同,也不会影响针灸治疗的准确性和针对性,体现了“异病同治”的优势。
3针灸用于AIDS的治则探讨
3.1细化证型
    AIDS病程长,不同时期临床表现特点各异,且感染HIV后对神经、血液、泌尿系统普遍的原发性损害以及继发的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等,使病机错综交织、变化多端,病情更为复杂多样。面对AIDS多变的临床表现和长达数年的病程进展,只有将该病的证候细化分型,才能全面反映“因人而异”的临床实际。
    部分学者对AIDS的辨证分型进行了研究,如李氏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因卖血而感染HIV患者的常见证候,并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归纳为以复合证为主,脾虚最多见,其次是肝虚、气虚、阳虚、湿热内蕴、心虚、肝郁气滞等。AIDS表现复杂多变,非一证或几证能够概括n钔。赵氏总结了490例坦桑尼亚因性接触感染的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内热、阴虚、津亏的患者占53%;气血不足、阳虚寒盛、水湿不化者占47%气滞血瘀占33%。吕氏认为,AIDS的常见证型是肺、脾、肾的虚损与传变过程。赵氏在临床治疗中总结出肝阴亏虚、肺气不足、脾肺气虚、肝胃不和、血亏精少、肾精虚衰等证型。    
了解AIDS证型的概况,可作为临床诊断时的参考,以便切中病机、辨证施治。本文为了辨证规范,结合临床实际的复杂性细化了有关证型,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6751—1997,对I-IIV/AIDS的常见证型按实证、虚实夹杂证、虚证进行归纳。
    A.邪实为主:风寒束肺、风热袭肺、风热蕴肤、气滞血瘀、肝郁气滞、肝胃不和、寒湿困脾、湿浊中阻、痰湿阻肺、痰浊血瘀、湿热内蕴、肠腑湿热、肺胃湿热、肝胆湿热、肝郁化火、肺经郁热、  邪毒客肠、胃腑积热、腑实热结、心火上炎、血热风燥、血瘀风燥、瘀热互结、气滞痰热、热毒内蕴、热毒蕴肤、热毒瘀血、痰热壅肺、痰蒙心窍、风痰  阻络、热盛动风、肝阳化风、风水相搏等。
    B.虚实夹杂:气(阳)虚风热、气虚气滞、气虚热毒、脾(阳)虚湿盛、脾虚血燥、脾虚肝旺、湿着肾阳、血虚风寒、血虚风热、阴虚肝郁、血虚夹瘀、阴(血)虚内热、阴(血)虚肺燥、阴(血) 虚风燥、。肾虚肝郁、气虚热瘀、脾虚湿热、阴虚火 旺、正虚邪恋、心肾不交、血(阴)虚风动等。
    C.正虚为主:肺卫不固、脾气亏虚、肾(阳)气亏虚、心气亏虚、心胆气虚、心脾气虚、心肺气虚、心肾气虚、肺脾气虚、脾肾亏虚、肺肾不足、心血不足、肝血(阴)不足、肺阴亏损、胃阴亏损、肾阴(精)亏损、心肾阴虚、肝胃阴虚、肺胃阴虚、肺肾阴虚、脾肾阴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气血两虚、阴阳两虚、脱证等。
    上述分型中①以上证型顺序仅按病理要素相似的集合在一起,与临床出现率高低无关;②复合证型由于实际情况变化多端,根据急标重实的原则,临床辨治将产生更多不同组合;③以上证型不是AIDS的所有类型,只是阶段性的总结及相关证型的列举。如果临床上能做到细化证型、准确辨证,则可切中病机,充分发挥针灸防治AIDS的优势。
3.2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AIDS属于免疫缺陷性疾病,在治疗机会性感染时对证取穴,配合增强免疫功能的穴位,使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如果同时并发多种病原体感染,通常以辨证为主,避免多种并发症、临床表现复杂造成的施治原则偏差。
3.3根据病期病程确定辨证理法方穴
    HIV感染者在疾病进展的不同阶段,证型特点各异。因此即使是相同的证型,在不同病期病程中针灸治疗的重点也不同。
    ①急性期:即病毒侵入人体后的直接刺激反应期。以各系统如皮肤、神经系统等急性损伤表现的临床症状为主。笔者认为急性期的治疗原则除改善临床症状外,如选用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足三里、关元、中脘、背俞穴等穴位施以针灸,能够进行有效的早期干预。②潜伏期:无明显临床症状,但病毒在体内不断复制。应根据阴阳气血、各脏腑功能是否受损进行辨证取穴,运用平补平泻的手法进行调整,减缓病毒损伤机体的速度。③AIDS期:此阶段气血日渐亏虚,脏腑功能受损,一方面卫外不固,易受诸邪之侵;另一方面五脏虚损,运化不利,易出现痰饮水湿、气滞血瘀、化风化火等变化。又由于患者禀赋体质、居住环境、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等的不同,使AIDS病变过程错综复杂,证型变化多端,多见本虚标实、虚实夹杂。④终末期:正虚邪盛(恋)、痰瘀结聚、阴阳虚实、寒热错杂,病情异常复杂。此时须辨明邪正、标本关系,分清轻重缓急进行施治。
    当临床症状明显时,一般多以虚实夹杂或邪实为主,但也有以正虚为主者;在实证不明显或消除、缓解后,又以外实内虚或虚实夹杂为主要表现。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病机是本虚标实,常见证型为气或血虚而夹湿、夹痰、夹瘀、化热、出血、动风;阳虚或阴虚而夹痰、夹湿、夹瘀、化热、出血、动风;受损脏或腑的虚夹实证;多脏、多腑或多脏腑的虚证、虚实夹杂证等。
3.4重视邪正相争态势、慎取攻守补泻力度
    AIDS的针灸治疗以补为主,祛邪更多体现在对患者机体功能的调节,间接作用于病因或直接缓解症状上。但在疾病的不同病理阶段,体质不同,临床表现不同,邪正关系也在对峙与斗争中不断地发生变化。明辨邪正关系的态势和盛衰,是审定理法方穴的重要依据之一。
4结语
  据中医药治疗AIDS的文献统计,2002年以前国内针灸治疗AIDS的论文有17篇,占当时总题录数的9.7%¨副,可见针灸对该病的防治还处于初级阶段。在针灸防治AIDS研究中,细化证型对准确指导临床施治,充分发挥针灸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与准确分型相应的理法方穴、疗效评定等相关内容和数据,可体现相对标准化的原则,为进一步研究AIDS提供相对客观、有参照价值的资料。AIDS辨证分型的细化,不仅有助于对AIDS证型演变规律的认识,而且有益于临床经验的系统总结。

作者: 宋失星 郭长青 杨爱年针灸用于AIDs的优势与治疗原则探 2006-9-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