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中医发展-2006中医药产业新起点国际化复兴元年(2)

来源:《财富时报》
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促使中医药再也不可能“闭关自守”地局限于区域性发展,必然会被卷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去,这对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2005年中医药复兴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点2005年11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A出席了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50周年暨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

点击显示 收起

医在美国被视为补充、替代医学(CAM)的一部分。据美国Eisenberg调查,美国有60%以上的成年人接受过中国传统医学各种方法的治疗。其原因一是传统西医治疗费用昂贵。虽然大部分美国人有医疗保险,但个人的医疗开支也越来越大,为减少支出,很多美国人转而接受补充、替代医学。二是许多疑难病症传统西医无法解决,病人转而寻求补充、替代医学。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促使中医药再也不可能“闭关自守”地局限于区域性发展,必然会被卷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去,这对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2005年中医药复兴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点2005年11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A>出席了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50周年暨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庆祝大会。吴仪指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中医药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近来,国家有关部门在促进医药产品出口方面不断出台新举措。商务部继2005年11月下旬认定财政部</A>等七个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医药产品出口的若干意见》。《意见》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发展目标的政策措施。一是培育出口主体,加快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创造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相当市场份额的出口名牌等。二是提升技术水平,鼓励境外注册认证,包括鼓励风险基金进入医药研发领域,推进中医药标准化战略,加强医药产品知识产权的研究与保护。三是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国际营销渠道建设,加快实施医药产业“走出去”战略,积极推进“以医带药”市场战略的实施,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等。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扶持医药产业,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等。五是完善中介机构,加强信息服务,包括鼓励企业参加专业展览会,建立相对完善的市场信用体系,加强中介组织建设等。《意见》提出,在2010年之前,基本建立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医药产品研发体系,逐步提高医药产品出口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促进医药产品出口的全面增长,争取医药产品出口年增长率保持12%,力争创立20个医药自主品牌。2006年中医药产业国际化进入“复兴元年”世界植物药和传统医药在全球的地位正发生着悄悄的但却是深刻的根本性的变化,从民间的认同,发展到到官方的认可,全球已进入对传统药和植物药进行立法管理的时代。澳大利亚、欧盟、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医药或传统医药实行立法管理,英国已启动中医药捆绑立法程序。2006年7月4日,第一个由中国政府倡议制定的国际大科学工程研究计划--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将立足于发挥传统中医药的原创优势,以我为主引导国际传统医药标准规范的制订,增强我国中医药在全球传统医药中的主导地位,增加中医药在国际医药保健市场的份额。把治疗和预防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重大疾病作为基本出发点,引导世界医疗健康模式的转变。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中药出口有了较大增长,平均年增长达到了10.2%,2005年出口额达到8.3亿美元,增长14.48%,今年上半年,出口额达到了5.07亿美元,增长了27.05%,多年来第一次超过了全国医药   保健品的出口总增速。其中,提取物出口2.26亿美元,增长45.76%,已占中药出口的44.62%;中成药出口6162万美元,增长15.51%;保健品出口3907万美元,增长72.81%;中药材和饮片出口1.8亿美元,增长7.24%。全年中药出口有望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的中药产业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在经历了产业化时期、体制转换时期以后,进入了产业的规范化发展阶段,这同时也是中药产业的国际化时期。
作者: 中医发展-2006中医药产业新起点国际化复兴元年(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