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哈都贤:漫谈中医的病机学说

来源:《求医问药》
摘要:(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在疾病的过程中,相互斗争的正邪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力量对比的不同变化,从而决定了疾病的不同转归。如正胜(盛)邪退,疾病趋于好转而痊愈。若正邪双方势均力敌,任何一方都不能即刻战胜对方,便会出现正邪相持的局面,疾病即迁延不愈,或转为慢性病。正胜邪退是指正气渐盛,邪气渐退,疾病趋......

点击显示 收起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在疾病的过程中,相互斗争的正邪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力量对比的不同变化,从而决定了疾病的不同转归。如正胜(盛)邪退,疾病趋于好转而痊愈;邪胜(盛)正衰,则病情恶化甚或死亡。若正邪双方势均力敌,任何一方都不能即刻战胜对方,便会出现正邪相持的局面,疾病即迁延不愈,或转为慢性病。
    正胜邪退是指正气渐盛,邪气渐退,疾病趋向好转和痊愈的一种病理变化。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患者平时正气较为充盛,抗邪之力较强,或虽体质一般但病邪较弱,加之治疗及时、正确,从而使病邪难于进一步发展,疾病反应轻浅而病程短暂。若正气完全战胜了邪气,病邪对人体的损害消失或终止,脏腑气血的功能得以恢复,组织的伤损得以修复,机体的阴阳两方面在新的基础上重新获得平衡,则疾病即告痊愈。例如,由六淫之气引起的外感病,邪气经皮毛或口鼻侵人人体后,若正气不虚,抗邪有力,邪气被局限于肌表或经络,经过解表发汗的治疗后,邪气被驱逐,营卫调和,疾病很快痊愈。
  但在感邪较盛,病情较重,正邪交争剧烈的情况下,由于正气消耗较甚,或治疗时攻邪猛烈,其结果,虽邪气已退,而正气亦虚,呈现邪退正虚的局面。在经过调理恢复后,最终还会恢复健康。
    邪胜正衰在疾病的过程中,正气日渐虚衰,抗邪无力,而邪气的损害作用不断增加,从而使病情趋向恶化甚至归于死亡的病理变化,称之为邪胜正衰。这种情况的发生,与患者素常正气不足,御邪无力,或邪气亢盛,损害力强,加之患病后治疗不及时或不当,以致正气非旦不能驱邪,邪气的损害作用反而不断增加,病情日趋严重。当正气衰竭,邪气独盛,脏腑功能衰竭,气血津液消耗殆尽,到了“阴阳离决”的程度时,生命亦即终止了。例如,在外感重症中出现“亡阴”、“亡阳”等证候时,便是病情垂危,邪盛正衰的典型表现。
  邪正相持在正邪斗争过程中,如果正气未衰,邪气亦未盛,双方旗鼓相当,相持不下,致病情处于迁延状态,这种病理变化即属于邪正相持。此时,正气既不能将邪气尽逐于外,邪气亦不能深入发展而滞留于某一部位,便称为“邪结”或“邪留”。邪气留滞的部位不同,所表现的症状亦不同。邪正相持的另一种情况是:正气大虚而余邪未净。称之为“正虚邪恋”。这种病理变化多见于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慢性病久治不愈,或留有后遗症的情况。 
 正邪相持并非双方相安无事,而是仍在相争中。故这种相持的态势是不稳定的,仍然会出现向愈或恶化的转归。
    二、阴阳失调
    在疾病的过程中,人体的阴阳失于相对平衡协调,从而出现偏盛偏衰等的病理变化。从广义上说,阴阳失调是一切疾病的基本病机,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必须在人体内部阴阳失调的情况下才能形成疾病,所以,阴阳失调又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据。由于阴阳这个概念可用以说明脏腑、经络、营卫、气血以及气机出入、升降等的关系,因而阴阳失调又是对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等相互关系失调,以及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的概括。有关这些方面的内容将另有专论,本节则主要介绍阴阳的偏盛、偏衰、互损、格拒等病机,以及由此引起的寒热证候的虚实、真假等病症。
    一般说来,邪正盛衰主要阐明证候虚实的病机,阴阳失调则主要说明证候寒热的病机,二者在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机理时,又是相互为用、相互转化的。例如,外感病邪与正气相争本属于邪正盛衰的病机,但外邪有阴(如寒、湿)阳(如热、燥)之别,阴邪易伤阳气,阳邪易耗阴液,于是病机转化为阴阳失调。热性病后期出现的阴虚或阳虚,便属于这种情况。又如,阳衰阴盛,会产生痰饮;阴虚阳亢,可生成内火。痰饮与内火作为病邪与正气相搏,便形成邪正盛衰的病机。
    阴阳失调包括阴阳的偏盛、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病理变化。
    (一)阴阳偏盛
    是指人体或阴或阳的一方呈现病理性亢盛的状态。偏盛当属于实证。但因阴阳是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的,故一方偏盛就会使另一方削弱,形成实中兼虚,进而发展成虚证。如阳盛则阴虚,进而发展为阴虚的病变。反之亦然。
    阳偏盛当阳气出现病理性亢进时,机体就会表现为机能亢奋、反应强烈、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如果阳盛而阴尚未虚,便属于实热证。阳偏盛,多因感受温热阳邪所致,或虽感阴邪但从阳化热,或情志过极郁而化火,或食积、血瘀、气滞等久郁化热所致。临床可见有高热、烦渴、面红目赤、溲黄便干、苔黄、脉数等症状。阳热亢盛往往消耗阴气(液),故《内经》说:“阳胜则阴病。”病情可发展为实热兼阴虚证,进而阴气大伤,则转为虚热证。
    阴偏盛在疾病过程中,当阴气呈现病理性偏盛、机能受抑、热量过耗、病理产物(如痰饮、水湿)积聚的病理变化时,便属于“阴胜”。阴盛而阳尚未虚者,便属于寒实证。故说“阴胜则寒”。阴偏盛多因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邪阻遏中阳所致。临床可见形寒、肢冷、倦卧、舌淡润、脉迟等症。阴寒过盛则伤阳气,《内经》说:“阴盛则阳病”,故阴偏盛常伴有阳气不足之症,进而阳气过损,转化为虚寒证。
    (二)阴阳偏衰
    是指人体或阴阳的一方呈现虚衰不足的病理状态。偏衰属于虚证。但由于阴阳相互消长的关系,某一方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另一方的相对亢盛,形成“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虚寒),或“阴虚则阳盛”、“阴虚则热”(虚热)的病理变化。
    阳偏衰指阳气虚损、机能减弱、代谢缓慢、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因此亦称“火衰”。阳虚的形成,可与先天不足,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等因素有关。阳虚火衰可形成虚寒证,虽然也可以见有形寒、肢冷、倦卧的寒象,但还会出现喜静倦怠、肢面虚肿、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虚象,不同于阴偏盛的实寒证。
  五脏六腑均可发生阳气虚的病理变化,如心阳虚、脾阳虚、胃阳虚、肾阳虚等等,而肾阳虚(命门火衰)在阳气偏虚的病机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其他脏腑阳气的根本,故有“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的说法。
    阴偏衰即阴虚,是指阴气不足,不能制约阳气,机能呈现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多由阳邪伤阴,或久病伤阴,或七情过极、化火伤阴所致。阴不制阳可表现为阴虚内热、阴虚火旺、阴虚阳亢等多种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但阴虚是共有的病理基础。例如,阴虚内热表现为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红烘热、消瘦、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其与实热证的表现有明显区别。在此基础上也可出现咽疼、便干、耳鸣等火旺之象,或眩晕、呕恶、头麻等阳亢的症状。
    阴气偏衰也可见于五脏六腑,但肾阴亏虚最为重要,因肾阴是诸阴之本,所以又有“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的说法。    (待续)

作者: 哈都贤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