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养阴清肺汤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研究

来源: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摘要:喉源性咳嗽由中医喉科泰斗干祖望教授首先提出,强调咽喉疾患为其主要致病原因。本病为临床多发病,因过敏因素增多致患病率增高。临床时发现大部分患者均有慢性咽炎、喉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咳嗽之症,从肺论治,是为常法。...

点击显示 收起

  喉源性咳嗽由中医喉科泰斗干祖望教授首先提出,强调咽喉疾患为其主要致病原因。本病为临床多发病,因过敏因素增多致患病率增高。临床时发现大部分患者均有慢性咽炎、喉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咳嗽之症,从肺论治,是为常法。然《素问·咳论》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奠定了肺外治咳的理论基础。西医常以抗炎、抗过敏等为主治疗本病,疗效欠佳。本文从喉源性咳嗽最常见证型阴虚肺燥型为研究对象进行治疗,运用生地,元参,麦冬养阴生津为主,同时运用丹皮、桔梗、薄荷、白芍化瘀利咽等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27例喉源性咳嗽患者均选自2006年5月至2008年3月我院门诊患者,辨证为阴虚肺燥型者。临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中男性41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43(23~60)岁;平均病程5(3~8)月。对照组62例中男性35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41(21~60)岁;平均病程5.1(3~8.3)月。全部患者均有慢性咽炎或者慢性喉炎病史,均经胸片及耳鼻喉科专科检查无肺源性疾病导致的咳嗽,无哮喘、无过敏性鼻炎、无鼻窦炎、无咽部及喉部肿瘤等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参照2003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耳鼻喉科》。两组患者均符合阴虚肺燥型诊断标准,症见咽喉干疼、灼热,多言之后症状加重,呛咳无痰,频频求饮,而饮量不多,午后及黄昏时症状明显。咽部充血呈暗红色,黏膜干燥、或有萎缩,或有淋巴滤泡增生。舌红,苔薄,脉细数。1_3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养阴清肺汤加减(元参30 g、生地20g、麦冬15 g、白芍10 g、丹皮10g、桔梗10g、薄荷5 g、甘草5 g),水煎取汁500 IIIl,早晚2次分服,1剂,d,7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蓝芩口服液(南京扬子江药业生产,规格:10 ml,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63795),20 ml/次,3次,d。7d为1个疗程。1.4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喉痹的疗效评定标准。①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候积分减少≥95%;②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70%;③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候积分减少/>30%。④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症候积分减少不足30%。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评分一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1.5观察方法:采用统一表格记录患者用药前后咽干、咽痒、干咳、疼痛、灼热等临床表现。1.6病例排除标准:治疗期间戒烟、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清淡富有营养的饮食为主。治疗期间出现过敏或其他不适症状者停药,病历不纳入试验;治疗期间禁服其他影响疗效判定的药物;治疗期间患感冒或者其他呼吸道疾病者停止用药者不纳入本研究。1.7统计学处理:纤毛传输速率以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65例中,临床痊愈9例(13.85%)、显效36例(55-38%)、有效12例(18.46%)、无效8例(12.31%),总有效率为87.69%r对照组62例中临床痊愈2例(3.23%)、显效21例(33.87%)、有效15例(24.19%)、无效24(38.71%)例,总有效率为58.46%。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2.2不良反应: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过敏及全身不适的症状,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无异常,除个别患者稍感恶心不适外,未见任何明显副作用。

3小结

        养阴清肺汤多用于阴虚喉痹诸证,主治阴虚型的慢性咽喉炎等症。临床时随症加减,尤其加大元参用量至30 g后,对阴虚肺燥型或肺肾阴虚型喉源性咳嗽,以口干、咽痒、干咳为主证的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地、麦冬、元参三药同时应用有不同程度的抗炎、抗真菌作用;桔梗可祛痰、止咳、抗炎;薄荷具有抗菌、抗病毒、止痒、镇痛、抗刺激、止咳作用;丹皮可活血祛瘀、抗菌作用;白芍具有抗菌、缓急作用;甘草具有抗病毒、抗菌等作用。诸药合用,共奏养阴生津,利咽,止痒,止咳等作用。本方经 I临床观察,疗效满意。其他证型的喉源性咳嗽,在治疗过程中需辨证论治,合理用药。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