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孙伟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摘要:慢性肾脏病(CKD)起病隐匿,由于对早期防治和危险因素的控制重视不够,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慢性感染性疾病、营养不良性疾病的增多,使CKD及其引起的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且治疗费用高、预后差,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导师孙伟教授从医20多年,擅长治疗各种CKD......

点击显示 收起

  慢性肾脏病(CKD)起病隐匿,由于对早期防治和危险因素的控制重视不够,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慢性感染性疾病、营养不良性疾病的增多,使CKD及其引起的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且治疗费用高、预后差,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导师孙伟教授从医20多年,擅长治疗各种CKD,经验丰富。近年来,孙教授据其临床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以“益肾清利、和络泄浊”为法治疗CKD,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笔者现将孙师的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1病因病机

     《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两虚相得,乃客其形”。CKD发病不外乎正虚邪实,正邪相搏,邪胜正负。“肾本无实”、“肾病多虚证”,“虚生百病,实则少病”。肾虚是发病的主要原因。。肾虚于内,复感风寒湿热诸邪,则。肾阳蒸腾气化无力,肾阴输布排泄水湿失调,可致水湿内停。水湿既可阻滞气机,影响脏腑气机升降,又可流注经络,阻碍气血运行,气血运行不利,气滞血瘀,形成瘀血。湿为阴邪。其性缠绵。郁久伤阴化热。徐灵胎云:“有湿则有热,虽未必尽然,但湿邪每易化热……血瘀经脉,亦久而生热。”终致湿、热、瘀互结于内…。

     孙师认为,肾之为病,其基本病机为“肾虚湿(热)瘀”,其中,肾虚是发病的基本病因病机,贯穿CKD的始终。在肾精不足、肾气亏虚的基础上,复感外邪、情志内伤或内外合邪,致使气血阴阳失和,脏腑气机失调,产生水湿、湿热、瘀血等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又可阻遏肾气,导致肾虚更甚,以此恶性循环,本虚更虚,邪实更盛,迁延日久,形成本虚标实之证。总之,肾虚为本,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湿、热、瘀为标,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湿、热、瘀互结是肾脏疾病进展的基本环节。

  2关于“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

  孙师在“肾虚湿(热)瘀”的病机基础上,确立了“益。肾清利、和络泄浊”之法。分而言之,“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包括补益脾肾、清利湿热、活血化瘀、降泄浊毒,该法标本同治,虚实共解。CKD早期以脾肾气虚为主,治疗侧重补益脾肾;中期湿、热浊毒等病理产物化生,致病势迁延,故治疗在补益脾肾基础上,注重清利湿热、降泄浊毒;CKD后期久病正气更虚,阴阳失和,气血运行瘀滞,瘀证明显,治疗更加偏重补益脾肾、活血化瘀。

  2.1补益脾’肾

     肾虚以气虚证为临床中最常见的证型,普遍存在于CKD患者中,并且贯穿CKD始终。“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气虚可兼阳虚、阴虚。“肾气衰,则一身之精气无所管摄,故妄行而出不时”,维护肾气、固摄肾精是补肾的重要环节;同时要顾护脾胃之气。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谓“五脏皆虚,独治后天脾胃”,强调了调理脾胃的重要性。肾为先天之本,脾肾在生理上相互资助、相互促进,在病理上亦常互相影响,互为因果,补益脾。肾之气,则可使脾肾正气充足,脏腑功能正常,卫气固表,邪毒不侵。常用补气药有生黄芪、党参、炒白术、太子参、山药等。其中黄芪甘、温,补气,既能升补脾气,又能固表止汗:党参甘、平,配伍黄芪,补气作用加强,不仅补中健脾,又能益气固表。若见舌质红、苔薄少津的阴虚征象,则配以太子参,补气生津,兼以养阴。白术甘、苦,性温,益气健脾、调补脾胃,兼有化湿利水之功;山药性甘、平,补气健脾、燥湿利水。若兼阳虚,则配杜仲、淫羊藿、菟丝子、益智仁等;兼阴虚,则配麦冬、石斛、玉竹、枸杞子等。

  2.2清利湿热

     湿、热两邪在CKD中可单独存在,但临床中更多的是两邪夹杂,湿热互结。《医方考》中云:“下焦之病,责之湿热。”肾居下焦,故湿热证极为普遍。湿热为邪实之证,既可因外感而发,又可由病体继发,加之正虚因素的存在,则湿热更易产生,且不易消散,这也是CKD缠绵难愈的根本原因。故而清利湿热显得尤为重要。清利湿热有治湿、治热和湿热同治三方面。治湿包括:①化湿法,常用药有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②燥湿法,常用药有法半夏、紫苏梗;③利水渗湿法,常用药有益母草、茯苓、薏苡仁、车前子。治热包括:①清热泻火,常用药有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石决明;②清热解毒,常用药有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板蓝根、射干:③清热凉血,常用药有生地黄、玄参、牡丹皮。湿热同治,常用清利湿热药有积雪草、六月雪、土茯苓、白花蛇舌草、荔枝草、石韦、泽兰、泽泻、虎杖。在上述常用药中,半夏辛、燥,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紫苏梗辛、甘、微温,能宽胸利膈、顺气安胎,两药同用,燥湿化痰、行气宽胸作用好。六月雪性凉、微辛,清热利湿、补虚舒筋、疏风解表;土茯苓甘、平,可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二药为伍,既可清热解毒利湿,又可活血化瘀。法半夏、紫苏梗、六月雪、土茯苓四药,既可辛温燥湿,又可清热利湿,共祛湿热二邪。

  2.3活血化瘀

     叶天士云:“初则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说明病久必有血瘀形成,主张“久病必治络”。CKD后期,正虚邪毒日久,致瘀象明显。常用方法有补气活血、滋阴活血、化湿活血、温阳活血。常用药包括郁金、JIl芎、虎杖、延胡索、炒当归、制何首乌、丹参、桃仁、红花、牛膝、莪术。其中郁金辛、苦、寒,行气解郁、活血止痛,既能活血祛瘀,又能行气开郁;川芎辛温而燥,活血行气之功较甚;泽兰苦、辛,微温,活血化瘀、行水消肿;泽泻甘、淡、寒,利水渗湿、泄热化痰;虎杖苦、寒,清利解毒、破血活血。五药共用,养血和血、活血化瘀,寒温并用,润燥相济,补气活血可防止气血壅滞,祛瘀破血又可防止耗伤气血。

  2.4降泄浊毒

     湿热瘀毒经久不去,壅盛三焦,不仅会阻碍气机升降,致使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而且会使正虚日甚、邪实愈加。这些病理产物生于脏,其排泄主要靠六腑,六腑的生理功能是传化物。“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若通降不和,则病理产物在机体停聚,导致病情恶化。故选用降泄之品,泄浊排毒,十分重要。常用方法包括降泄湿浊、和络泄浊及通腑泄浊。降泄湿浊、和络泄浊在前面已作描述。此处主要指通腑泄浊,常用通腑泄浊药物为制大黄,大黄苦、寒,既可降泄浊毒,促进湿热瘀毒由下排出,又可活血祛瘀,助瘀血得化,制用还可防止攻克太过而伤正。当然,CKD发病过程并非仅有某种病机单独存在,而是多种虚实病机同时并存,如并非早期仅仅存在脾肾亏虚、中期才会出现湿热瘀浊等病理产物、晚期瘀滞单独发生,而是正虚、湿热瘀浊缠绵交错,不可分割,在正虚湿瘀并存的基础上,早期以正虚为主,中期以湿热为著,晚期瘀象明显,故临证切不可将标本分割论治。

  3典型病例

     患者,男,35岁,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5年余,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否认其他疾病史。2007年1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酸乏力,未予重视。后因喉部出血就诊,查尿常规示尿蛋白+++,隐血十+,血肌酐(SCr)552“mol/L,BP l50/70 mm H9,B超示双肾弥漫性病变,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曾予降压、纠酸、补钙、纠正贫血等保守治疗,疗效欠佳。SCr波动在500~762¨mol/L之间。2008年2月查8超示:左肾9.2 cm×3.6 cm×3.i cm,右肾9.2 cm×4.2 Cm×3.8 cm,双肾实质性损害,双肾缩小。l周前患者微有感寒,喷嚏时作,鼻腔出血,夹有黯红色血块,头晕,前来就诊。查:红细胞l.52×10”/L,血小板509/L;尿素氮(BUN)36.25 mmol/L,SCr 700.7 u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C0。CP)12 mmol/L,尿酸(uA)656.9mol/L,磷2.39 mmol/L,镁l.39 mmol/L。患者腰酸乏力,头晕头痛,时有鼻腔出血,恶心欲吐,纳谷不香,夜寐可,大便尚调,小便泡沫多,24 h尿量约I 500 mL。无发热恶寒,无咳嗽咯痰,无腹痛腹泻,无呕血黑便,无关节疼痛。BP l20/70 ulm H9,身高l.73 Cm,体重60 k9,慢性病面容,贫血貌,形体消瘦,舌淡、边有齿印,苔薄白微腻,脉细。余无特殊。结合患者病史及实验室检查,通过初步计算,粗略得出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eGFR)为Il mL/(min·I.73 m2),可明确诊断为:CKD 5期,原发病考虑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西医治疗包括休息、低蛋白饮食、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降压、抗凝等一般性处理。辨治:本案患者为脾肾亏虚,。肾精不足。“腰为肾之府”,肾气不充,腰府不得温煦濡养,故见腰酸;肾虚气血生化不足,不能上荣头面,则见头晕头痛、乏力;脾胃气虚,纳运无力,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故见恶心欲吐、纳谷不香:脾虚无以运化水湿,肾虚无以蒸化水液,水湿内蕴,聚邪成痰,则见舌淡、边有齿印,苔薄微腻;痰湿邪浊日久化瘀.则易见鼻衄等变证。辨证为肾虚湿瘀,治宜补肾健脾、利湿泄浊、活血化瘀。药用:生黄芪30g,党参15g,制苍术15g,炒白术15g,法半夏12g,紫苏梗12g,黄连3g,泽兰15g,泽泻15g,虎杖20g,姜竹茹12g,石韦15g,积雪草30g,六月雪30g,土茯苓30g,制大黄6g。水煎,每日服3次。方中黄芪为君,补益脾肾之气;党参、白术为臣,辅黄芪共补脾肾,扶正固本;苍术、半夏、紫苏梗、石韦、积雪草、六月雪、土茯苓共奏燥湿、利湿、清化之功,使湿热之邪得化;黄连、竹茹降逆止呕;泽兰、泽泻、虎杖、制大黄活血逐瘀,制大黄又可通腑降浊。患者服药3周后,症状明显改善,腰酸乏力好转,头晕、鼻衄均未再作,无恶心呕吐,纳可。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