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中医脑病的历史源流与传承发展

来源:中医药临床杂志
摘要:地球史46亿年,人类史6500万年,文字史4000多年,医学史40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很短,医学实践大大早于文字记载史。在历代的医籍文献中,有关脑病的论述均有不少记载,也有不少名家鼻祖对中医脑病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作过精辟论述,他们的医疗实践,防治疾病的理念与哲学思想对于今天人们仍然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中医......

点击显示 收起

  地球史46亿年,人类史6500万年,文字史4000多年,医学史40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很短,医学实践大大早于文字记载史。
  在历代的医籍文献中,有关脑病的论述均有不少记载,也有不少名家鼻祖对中医脑病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作过精辟论述,他们的医疗实践,防治疾病的理念与哲学思想对于今天人们仍然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中医学的起源与文化特征
    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孕育着极其丰富的伟大的文化遗产。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革,奴隶制逐渐被封建制所替代,各种学术思想空前活跃。诸子峰起,百家争鸣,各种学术文化开始创立发展,如天文历算学、地理学、医学、农学、制器及军事学等方面取得成就,造就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流派,各自立说争鸣,汇成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代表人物有孔子、墨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一大批思想家。中医学是这股洪流的一个分支,非岐黄之术,难有今日华夏之昌盛,中医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活化石,它记载着历朝历代的灿烂文化。
    在中国史迹上记载着中医学起源于伏羲氏:《帝王本纪》“伏羲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所以六气六腑、五行五脏、阴阳四时、水火升降得以有象;百病之理得以有类。推炎黄因斯,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焉。”
    起源于神农氏,如《史记》载:“神农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起源于黄帝,《帝王本纪》载:“黄帝命雷公、岐伯论经脉……雷公、桐君处方饵”。
    中国最早发展的地区,是易于耕作的黄河、长江中下游,中医学发源于此,有着鲜明的农耕文化特点:注重实践、实用。种地可以获得收获,发现一些植物,动物可以治病,诊疗的经验与保健常识得以保留,随着经验不断积累,医学将逐渐形成。
    中医在治疗、养生上强调与天地合一,顺应自然,《灵枢•岁露》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宇宙自然的特征是一致性,一致才能进化,得以生存。一致性结果是“和”,中医学是“和”的医学,致中和的医学。
    当今世界,中国的和谐发展价值理念,广泛受到世界各民族人民认同,在改造宇宙、地球生态环境,各国政要的治国理念等诸多方面均有体现,天地和合,才是护卫生命之道。中医“天人合一”生命科学思想,今天更加显现璨烂光辉。中医文化是开启祖国五千文化文明宝库的钥匙,以医显道,21世纪,中医文化影响世界。
    中医学与脑病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汇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保健和治病经验及理论,全面地阐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给中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时至今日仍闪烁着智慧光芒,是中医者必读经典,中医学许多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大多是从《内经》理论体系上发展起来的,《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医学从积累经验阶段发展到系统的理论阶段。
    《黄帝内经》,中国早期自然科学经典,以道、儒学说为主体的各家学说大融汇。中医学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首先是道、儒、医的互补文化,至两晋至唐,形成儒、道、释、医互补的中国文化之大统。道家医学提升自身生命质量,儒家医学着眼“致中和”,释家医学重视生灵、敬畏生命,兵家文化防范于未然。
    《灵枢》最早使用“解剖”一词:“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最早使用脑疾病的定位诊断:“左终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日维筋相交。” 
    《内经》是藏象与经络生理概念的形成之作,病因与病机学说的起源,中药药性理论的萌芽,方剂理论的奠基,中医的最早治未病的理念“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确立 ,《内经》中有关脑病的论述相当之多,内容十分丰富。
    影响脑病学的中医名家鼻祖
    春秋战国时期医家扁鹊,是中医学的开山鼻祖,他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奠定了中医学的脉诊方法,创造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治疗虢国太子“尸厥”,起死回生,被誉为”神医”。
    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医学的集大成者。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首次记载了人工呼吸、药物灌肠、胆道蛔虫用乌梅汤治疗。《伤寒杂病论》为方书之祖,“以六经论伤寒”和“以脏腑论杂病”,确立了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提出了“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形体不仁,乍静乍乱”等有关脑病的精辟见解  。
    东汉医家华佗创制的“麻沸散”是世界最早的麻醉剂,他善用麻醉、针灸等方法,并擅长开胸破腹的外科手术。意开脑治脑风,为“痴呆”命名第一人  。提倡运动养生,创编了“五禽戏”,华佗日:“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日虎,二日鹿,三日熊,四日猿,五日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  。
    唐代医家孙思邈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通晓诸子百家,博涉经史学术,兼通佛典,弘扬“大医精诚”。一生著书八十多种,其中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影响最大,两部巨著60卷,药方论6500首。他认为瘿病(指甲状腺肿类疾病)是因人们久居山区,长期饮用一种不好的水所致,劝告人们不要久居这些地方。对夜盲病人,他采用动物肝脏治疗等。唐太宗赐真人颂碑,颂词为“凿开径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合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宋徽宗敕封为“妙应真人“,被后世尊为“药王  ”。
    北宋医家王惟一设计铸造铜人,精细刻制了十二经脉和354个穴位作为针灸教学和考试医师之用,考试官将铜人穴位注水,外用蜡封,受试者如取穴正确,可针进水出,这是古代中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创举。
    金元四大家,对中风的病因病机认识,寒凉派刘完素主“心火暴甚”论,养阴派朱震亨“湿痰生热”论,补土派李东垣“正气自虚”论,攻下派张子和“吐痰起闭”治疗论。
    明朝医家李时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博物学家,《本草纲目》是他倾三十年之心血著就的一部巨著,全书共五十二卷。《本草纲目》在学术上的贡献是不可胜数,它在中医中药、针炙经络、食疗药膳临床治疗,乃至生物学、矿物学、天文、地质、化学等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达尔文称赞其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他在《本草纲目》中提出”脑为元神之府”,对古代关于脑的认识,卓有贡献。
    明代医家张景岳,为温补学派代表人物,中年以后著书立说,著作首推《类经》,并再编《类经图翼》和《类经附翼》。《类经图翼》对运气、阴阳五行、经络经穴、针灸操作等作图解说。景岳全书对痴呆有系统论述,提出“心气虚,神不清”、“痰迷心窍则遇事多忘”;对眩晕病机提出“无虚不作眩”的理论。
    清代是中医温病学成就卓著的时期,四大医家各有建树,叶天士《温热论》,薛雪《湿热条辨》,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温病学有大量的脑功能紊乱的证候描述和治疗方药。从另一个领域丰富了脑病的病证理论。温病是感受四时不同的温邪所致的多种急性热性病,春季的风温春温,夏季的暑温,长夏的湿温,秋天的温燥,冬天的冬温等。春温初期就里热症状,如高热口渴、心烦头身痛、舌质红、脉细数。里热炽盛时,出现发斑、神昏、抽搐,见于流脑。暑温开始就表现发热身困、大汗、脉洪大而数。“暑温夹疠”有昏迷抽搐,见于乙脑、中毒性菌痢、恶性痢疾等。
    清代医家王清任是富有革新精神的解剖学家与医学家。王清任自1797年至1828年的30余年中,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多次到疫病暴死者乱葬岗中和死刑场观察人体内脏结构,亲自解剖尸体,订证了前人解剖学中的许多谬传,认为许多病是由血流不畅,提出“血瘀致病”的学说,主张“补气活血”、“逐瘀活血”两个治疗方法,研究出补阳还五汤、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等。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明确了脑的智能与记忆的作用。
    中医哲学理论与脑病
l  中医学的思想理论特点
    注重整体——与天地一体;形神统一,形与神俱,乃度春秋百岁。
    强调平衡——“外三和”:天地人和谐;“内三和”:心肝肾条达。
    与天和谐(五气)——有宇宙医学、环境医学、气候医学、时间医学内涵。起居无常,与天失和,体能与免疫功能下降。
    与地和谐(五味)——饮食不节,与地失和,肥胖与“三高”发病增加。
    与人和谐——人与人失和——焦虑、抑郁发病率增高。
    中医治未病——预防医学理念,对目前中风病及其他疾病的预防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体现了中医学先进的科学理念。
    中医擅长“辨证论治”,运用对立统一观念,以阴阳为纲,一分为二地认识病情;“取象比类”,运用形象思维,将人体生理、病理特征与外界事物相似特征类比;“思外揣内”的临证特征是观察患者外在表现,揣测内在变化的“由表及里”思维方法。
2阴阳学说与脑病
    《易经》中的阴阳学说是中医阴阳学说的基础,故后世有“易为医源”之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阴阳:天地万物的起源,一切事物的变化规律,生长与死亡的根本,都离不开阴阳。
    阴阳学说在中医脑病中的应用:归属人体组织结构、概括生理功能、说明病理变化、指导疾病诊断、治疗。   
    对立制约:“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类经》);互根互用:“万物负阴而抱阳”,“独阴不生,独阳不长”;消长平衡:“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日盈而匡”;相互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临床上遇到心理、精神障碍所出现的焦虑忧郁患者,中医辨证其“委顿为阴,亢奋为阳”,“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其治疗“阳中求阴,阴中求阳”,以达到阴阳合一;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以达到“阴阳自和”;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以达到阴平阳秘。
3五行学说与脑病
    “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五行学说是古人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现象,探求大自然规律的自然观、方法论。《内经•天元纪大论》“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   ,五气能影响五脏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相生:“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对》  )。相克:“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素问•宝命全形论》。制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类经图翼》。
    五行学说在脑病的临证应用非常广泛,譬如中风病、高血压病、更年期综合征病人常有性格急躁、面色潮红、头痛头晕,脉洪大或弦滑,舌质红,舌苔黄,多属肝阳上亢、木郁化火,治疗以平肝潜阳、滋水涵木、解郁降火等治则。
4精气神学说与脑病
    精、气、神是人体生成、发育、衰老及防御外邪的生命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精:《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生之本也”。有生殖之精,濡养之精。临床上经常有性生活过度,失精患者,其精神委顿,免疫功能下降,体堕懒言,缺乏技巧与记性。
    气:作为医学概念,是指人体依赖生存的具体物质,又是脏腑组织活动功能的总称。《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 。《管子•心术下》“气者身之充也‘7_”。在中枢性与周围性呼吸衰竭及心功能不全病人身上,常常痰气相夹,但气虚、气散表现很突出,其治疗“无形之气所当急固”。现代医学兴奋呼吸、强心治疗皆是在解决中医“气”的问题。
    神:是生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荀子•天论》“形具而神生”,“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神不足则无精打采,疲乏倦怠。晚期病人,精神衰退,目光无神。
    良好的心态,饱满的精气神是健康的表现,也是长寿的要素,我们的祖先对人体自身生命现象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观察和分析,创建了独特的精气神理论,它是古代哲学的整体生命观体现,把人体视为精气神三位一体与天地相应的整体系统,对今天人们护卫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中医脑病学的历史传承
    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即有关脑病的记载,如“武丁因疾首而占卜”,即涉及头部疾患,可能是头痛,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载有“痉者,伤,风人伤,身信(伸)而不能(屈)”  。“伤而颈(痉)者,以水财煮李实,疾沸而抒,浚取其汁,寒和,以饮病者,其病甚弗能饮者,强启其口,为灌之”  。提出以熟李子汁治疗痉证,以酸味缓急柔筋。
    《黄帝内经》有大量关于脑病的论述,《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等。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  。虽不言脑,而所谓“精明”的功能,却是脑的作用。《黄帝内经》中言脑最确切的,莫过于《灵枢.大惑论》:“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
    《素问•五脏生成篇》“诸髓者皆属于脑 ”;“脑为髓海,故诸髓属之 ”,这些清楚的说明了脑与脑髓
关系。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上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走于鼻而为嗅,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  ” ,这些基本上说明了视、听、嗅、味觉依赖于眼、耳、鼻、舌的生理功能。
    《黄帝内经》的其他篇里,广泛涉及脑病的病因病机、症候、治疗等内容:卒中昏迷:“仆击”、“大厥”、“薄厥”等,半身不遂:“偏枯”、“偏风”、“风痱”等。
    《灵枢•口问》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为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素问•痿论》详尽论述了痿证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分类:提出了“痿蹙”、“脉痿”,“筋痿”,“肉痿”,“骨痿”。所论痿包括脑病科的肌病、周围神经病、进行性脊肌萎缩等。
    《灵枢•癫狂》还描述癫痫发作、狂证的症状有:“视举目赤”、“引口啼呼”、“反僵”、“呕多涎沫”,“身倦挛急”、“暴仆”等,“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辩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   ,可见其时对这些疾病的观察已相当仔细,其他关于神经系统症状和病证《内经》中也广泛提及:如“肌肉不仁”、“戴眼、反折、瘛疚”、“目不暝”、“嗜卧”、“善忘”等,十分丰富。
    东汉时期,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许多内容对脑病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他提出:“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对中风病的病情深浅的论述至今为临床借鉴:《金匮要略》中,所列痉病、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及脉证和治疗方药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还指导着临床,《伤寒论》诸多篇章,描述了诸多神经精神症状,或者说,这些病证和神经系统病证相涉,太阳蓄血证:“其人如狂”或“发狂”,阳明腑实证:“谵语”,热入血室:“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等。
    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这是一部专门论述病因病机的著作。对神经系统疾病中感觉神经障碍、强直性瘫痪、偏瘫以及瘫痪引起的肌肉萎缩等,都作了客观而精确的描写,其对病机的分析论述,对后世影响深远,《诸病源候论》中还专列“脚气病(相当于维生素B1缺乏症)诸候”,对其临床症状则作了十分详细的描述。
    宋金元以后,祖国医学大放异彩,许多中医学家宗法《内经》,但又各自创立新说,使中医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均有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在脑病领域也不例外,如对于中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大为丰富,对痫证的论述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脏气不平、肝风、痰、热、惊对痫证的发生、发展有重大影响,因而所采取的治法方药也较为丰富。
    王清任通过对中风口眼斜病人的长期观察,发现“凡病左半身不遂者,斜多半在右;病右半身不遂者,斜多半在左。”“人左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右行;右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左行,有左右交互之义”,王清任此一判断,与现代医学神经解剖是吻合的。
    中医脑病学的现代发展
    中医学经历了千年辉煌,百年变迁,她有着灿烂的历史与光明的发展前景,但也受到西医学的严峻挑战与激烈竞争。解放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与宝贵的经验未得到很好传承,特色诊疗技术与治疗方法濒临失传,人才匮乏。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一个中医发展时期,党和国家对中医十分重视,颁发了一系列的保护中医的政策与法规,使上述现象有了很大改观,中医院、中医学院、中医研究院大量建立,为中医药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20世纪80年代,党和政府把发展中医事业写入宪法,提倡中西医并重的方针,重申中医的科学性不容置疑,反复强调要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更加表明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鲜明态度和坚强决心,这些对中医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随着新世纪的来临,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中医药学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沃土之中的整体医学,脑病学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分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系统阐发脑的解剖、生理、病理、病因病机、脑病的诊治及康复,脑的保健,涵盖了现代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相关内容,包括中风、眩晕、头痛、周围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病、帕金森病、肝豆状核变性、癫痫、多发性硬化、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多发性抽动、脑瘫、中枢性感染等。在国内一些院士、国医大师、中医脑病知名专家带领下,课题研究越来越深入,团队建设越来越壮大,一批批重点专科专病被验收,一批批国家级临床重点学科、重点专科被建立。并将规范中医脑病诊疗标准,从临床方剂治疗到新药研制开发,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随着新科技与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临床疗效不断提升。继承与创新始终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博综古籍,采撷百家,很好地学习先贤,,继承前人理论、经验,在继承基础上努力创新,中医脑病一定会有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作者: 鲍远程 2013-5-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