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学论文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的优势

来源:环球中医药
摘要:乳腺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目前西医治疗以手术为主,配合化学治疗(化疗)、放射治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但这些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带来的毒副反应也非常明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手段之一......

点击显示 收起

    乳腺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目前西医治疗以手术为主,配合化学治疗(化疗)、放射治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但这些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带来的毒副反应也非常明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手段之一的中医药,可贯穿于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全过程。随着乳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可以看到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具有明显的优势。
1减少术后并发症
    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淋巴水肿等。乳腺癌术后引起的上肢淋巴水肿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约为30%。淋巴水肿可导致上肢功能障碍和精神压抑,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许文捷等 选取女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复元方组口服复元方(组成:黄芪、当归、金银花、炒白术、陈皮等)治疗11天,对照组予常规抗生素,止血药治疗,结果伤口愈合时间复元方组短于对照组(P<O.05);复元方组术后并发症4例(伤口积液2例,皮瓣坏死2例),对照组术后并发症10例(伤口积液6例,皮瓣坏死3例,伤口感染1例)。王维志等  将乳腺癌手术及术后放射治疗引起的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患者2l例,其中轻度水肿1例、中度水肿18例、重度水肿2例,运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包括患肢向心按摩、加压袖带由远而近物理治疗后穿戴弹力袖套、口服中药(益气活血、通络利水为主要治则,方药组成:黄芪30 g,鸡血藤30 g,猪苓、茯苓各10 g,桑枝30 g,威灵仙20 g,瓜络20 g,路路通15 g,防己15 g,每日l剂,分早晚口服,14天为
1个疗程,总疗程2周期)、中药熏蒸、热敷治疗等。结果轻度水肿完全缓解l例;中度水肿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4例;重度水肿轻度缓解2例,效果满意。郑武等  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0 g、红花6 g、当归10 g、生地12 g、赤芍15 g、川芎10 g、柴胡10 g、桔梗6 g、生黄芪30 g、薏苡仁30 g、桑枝15 g、生甘草6 g。伴患肢皮色紫暗加丹参、鸡血藤;伴患肢麻木加路路通、地龙。每日1剂,水煎3次,前2次分早、晚口服,第3次趁热熏洗并热敷患肢,4周为一疗程)结合功能锻炼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30例,结果显效2l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20例,单纯行患肢功能锻炼,结果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意义。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并发症具有明显优势。
2减轻化疗毒副反应
2.1减轻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    
    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大多还需经受4—6个周期的规范化疗,但化疗对骨髓抑制的副作用也较为突出。而中药对化疗后骨髓抑制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如侯晓峰等  研究表明生脉注射液配合乳腺癌化疗能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邵玉英等  用复方阿胶浆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31例,即给予复方阿胶浆20 ml/次,3 0:/天,21天为1个疗程,每例患者均服药2个疗程。化疗采用AC方案:阿霉素60 mgm。,静脉滴注,第1天,环磷酰胺6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21天重复。对照组单用化疗,化疗方案同上。两组均完成2个周期。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组相比复方阿胶浆可以显著改善化疗后白细胞低下,升高白细胞,改善化疗后贫血,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在化疗间期减少白细胞低下比率,纠正化疗和癌症所致贫血,减少患者输血比率和次数,协助乳腺癌患者顺利完成化疗。黄梅等 将4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在化疗的同时服用益气活血汤(黄芪、太子参各30 g,白术、丹参、三七各15 g,茯苓、山药各20 g,当归、半夏、陈皮各10 g,炙甘草6 g,每日1剂,加水600 m l煎至200 ml,可分多次服用);对照组单纯化疗。结果治疗组可明显改善化疗毒副作用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卡氏评分明显升高,出现Ⅱ级以上白细胞下降和胃肠道反应者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提示益气活血汤能显著改善患者化疗期间出现的临床症状,并能减轻白细胞下降及胃肠道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2.2减少相关子宫卵巢事件
    三苯氧胺(TAM)是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最重要的药物之一,口服三苯氧胺5年能使乳腺癌绝对复发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并能使对侧乳腺癌发生风险降低一半,但TAM对子宫、卵巢会产生类雌激素作用,导致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及卵巢囊肿发病率上升。黄梅等  将68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三苯氧胺组)34例,绝经前患者19名,绝经后15名;治疗组(三七片加三苯氧胺组)34例,绝经前患者19名,绝经后15名,予三苯氧胺10 mg、2次/日;治疗组加用三七片每次2粒(0.5g粒);两组均连续服用12个月。结果共有60名患者完成了治疗,治疗组完成32例,对照组完成28例,治疗组停药相关子宫卵巢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中药三七联合三苯氧胺治疗较三苯氧胺单独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绝经前女性与三苯氧胺治疗相关的子宫肌瘤产生和增大;对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减少子宫内膜异常增生,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3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乳腺癌属全身性疾病,容易发生淋巴道、血道转移。中药预防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是毒副作用相对较少的有效方法之一。马廷行等  将11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术后单纯化疗或配合放疗(对照组)和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消增合剂治疗(观察组)两组,比较两组复发转移率、复发转移时间、Karnofskys评分、免疫指标。结果两组复发转移率、5年生存率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局部复发病例中位时间和远处转移病例中位转移时间对照组为16.6个月和20.7个月,观察组为19.3个月和26.7个月,5年生存率对照组为88.5%,观察组为70.O%,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后CD3、CD4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CD8明显下降,CD4/CD8明显增高。说明中药消增合剂可减少乳腺癌的复发转移率,推迟复发时间,提高5年生存率;并通过稳定CD3、CIM,降低CD8,提高CD4/CD8比值,达到调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王正华  回顾性分析了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乳腺癌42例(治疗组)的复发情况,同时选取同期只采用西医治疗的乳腺癌48例作为对照组,随访6年。结果治疗组复发4例,占9.52%;对照组复发11例,占22.9%.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刘胜等  将30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同时服用乳癌术后方,对照组采用相同的西医治疗。对完成5年随 访的266例患者进行复发转移率的影响评价。结果治疗组5年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P<O.05)。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数量、原发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受体状态对乳腺癌术后的复发转移有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I>4个,原发肿瘤直径>2 cm,临床Ⅱ期和Ⅲ期,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雌激素受体(一)孕激素受体(一)的患者,治疗组复发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原发肿瘤最大直径≤2 cm、临床分期I期以及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一)和雌激素受体(一)孕激素受体(+)的患者,两组复发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手术方式和年龄对乳腺癌术后的复发转移无明显影响。
4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肿瘤生物反应率指标已不能全面反映疗效及患者的健康状况,而生存质量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观察指标。从现代医学模式来看,肿瘤治疗的疗效评定标准不仅要有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的评定,还要有生活质量的评价。
    陆新岸  应用黄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乳腺癌30例,与单纯化疗治疗30例作对照比较观察,两组均采用相同的CAF方案化疗,即环磷酰胺(CTX)500 mg/m2•d,静脉滴注;阿霉素(ADM)50 mg/m。,第1~2天,静脉滴注,48小时输注;氟尿嘧啶(5一FU)500 mg/m2,第1、8天,静脉滴注,每3周为1周期。治疗组在化疗前2天加用黄芪注射液40 m1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天为1疗程,连续使用2个疗程;两组均于2个周期结束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躯体功能改善,症状减轻,总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较明显,总的生活质量降低。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的躯体功能改善,总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徐丽平   将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并均给予CAF方案化疗;治疗组同时口服二黄解毒汤(黄芪30 g、黄精30 g、太子参20 g、苦参20 g、麦门冬15 g、八月扎15 g、海藻15 g、白术12 g、土茯苓15 g、巴戟天10 g、仙鹤草15 g、白花蛇舌草20 g、半枝莲20 g、生甘草6 g,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都有所上升,而对照组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KPS评分提高14例、稳定17例、下降9例,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KPS评分提高5例、稳定7例、下降28例,总有效率为30.O%,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说明中药可以作为提高肿瘤近期疗效、提高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重要辅助治疗措施之一。
5逆转肿瘤耐药
    肿瘤化疗的失败与多药耐药密切相关,多数化学抗癌药会引起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而中药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较少引起瘤细胞耐药,中医药配合化疗可增强化疗药物的疗效,减少肿瘤细胞的耐药性。
    刘叙仪等  进行了中药R3(补骨脂抽提剂)对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MCF7多药耐药的逆转研究,结果补骨脂抽提剂R3能明显增加MCF7细胞内Rho-~123的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显示R3可完全抑制P-糖蛋白(P-gp)的表达,故提示R3可能通过抑制P-gp功能,增加可霉素在MCF础细胞中浓度来调控MCF7"dr的耐药性。陆长虹等   的研究结果提示大黄素具有逆转MCF-7/Adr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可明显下调P糖蛋白的表达,且逆转作用持久。陈前军等   将53例需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进行相同方案化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在化疗开始时服用扶正解毒中药复康灵胶囊,对照组不服用。3周期化疗后观察2组乳腺实体肿瘤的改善情况,检测乳腺癌组织p170、GST-xr的表达。结果治疗组肿瘤完全缓解率为12.1%,部分缓解率为60.6%;对照组无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率为45.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170阳性率治疗组为12.1%,对照组为40.O%,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O.05)。GST-~阳性率治疗组为36.4%,对照组为55.O%,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扶正解毒中药可以增强化疗效果,而调控耐药基因的表达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6提高临床疗效
    中西药综合治疗已成为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方法,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如王正华  选取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乳腺癌42例(治疗组),同时选取同期只采用西医治疗的乳腺癌4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0.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且治疗组的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冯建军等  将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2例采用化疗合加减乌梅丸(药用:生牡蛎30 g,乌梅20 g,制附子先煎1小时、干姜、桂枝各15 g,川椒、砂仁、炙甘草各10 g,细辛3 g),对照组28例应用单纯化疗方案,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无完全缓解(cR)病例,治疗组部分缓解(P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但治疗组稳定期(sD)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变进展(P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中药对晚期乳腺癌患者远期生存具有一定价值。
7结语
    由此可见,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有着广泛的适应症和独特的优势,尤其对减少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对内分泌治疗所致的类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增进患者的体质恢复、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但许多中医研究缺少对照组、样本量少;治疗药物缺乏标准化;且没有多中心、大样本量、双盲对照研究,循证医学证据不足。今后应在相关组织的统一领导下,按照临床药理研究的规范,集中精力,多中心合作,做好几个有前景中药的大样本量双盲对照研究,争取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规范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提供依据,造福广大患者。
作者: 张孟仁 2013-4-1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