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学文档库心血管相关

长QT综合征
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
概念:
   是一组有遗传倾向、以心室复极延长(QT间期延长)为特征、易发生尖端扭转性室速(TdP)、室颤和心源性猝死的综合征。
流行病学:
发病率2/万
LQTS基因突变率:
   美国:1/5000-7000,全国约5万病人
   我国:约20万人有LQTS基因缺陷
死亡率:非治疗情况下,第一次晕厥后第一年死亡率21%,10年内50~80%
分类
先天性:
JLNS(Jervell-Lange-Nielson Syndrom):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少见):先天性耳聋、晕厥、恶性室律失常、猝死。
RWS(Romano-Ward Syndrom):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见):不伴耳聋。
获得性:抗心律失常药、电解质紊乱。
发生机理:
离子通道病: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功能障碍→复极离子流(IK)↓和或除极离子流(Ca2+/Na+)↑→复极延长→EAD、DAD→触发性心律失常(TdP)→晕厥、SCD
分子生物学类型
参与形成快反应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离子流示意图:A正常动作电位;B心力衰竭时动作电位。来自Tomaselli等
快速激活型延迟整流性外向钾电流(IKr)和缓慢激活型延迟整流性外向钾电流(IKs)的区别
各型CLQTS电生理特点:
临床特点
反复晕厥或猝死:
LQT1与5者90%发生于运动或情绪激动时
LQT3者90%发生于睡眠
LQT2发生于运动、激动、睡眠与唤醒之间
严重室律失常:TdP或室颤
QT间期延长
有或无耳聋
心电图
QT间期延长:Q-T-U具易变性
延长程度变异较大:以QTc≥0.44s,女性占67~75%。Vincent提出QT≥0.47s(男)/0.48s(女)为肯定;≤041s/0.44s为排除
12%基因基因异常者QT间期正常,30%在QT在临界,即40%患者不能单用QTc诊断。
T波电交替:T波极性和幅度的交替,最常见于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时,是心电不稳定的标志,常先于TdP出现,提示病人高危状态。
T波形态:
诊断
≤1分,可能性小;2-3分,可能为LQTS;≥4分,可能性大
Β受体阻滞剂为首选
缩短QT间期,减少晕厥和猝死发作。
有32%的5年复发率,本身心率慢者不能耐受。
左侧星状神经节切除术(LCSD):可大量减少心脏事件发生,5年总猝死率8%,总存活率94%,对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仍晕厥发作者应选用。
针对离子通道的治疗:
钾通道开放剂及补钾:Nicorandil对LQT1,2患者有效,增加复极外向流,减小复极离散度,缩短QT间期,抑制触发活性和TdP。补钾——LQT2。
钠通道阻滞剂:LQT3
治疗
治疗
起搏: Β受体阻滞剂的辅助
ICD:
目前应用较多。
电池能量的限制和电极放置成为问题
常推荐用于Β受体阻滞剂和LCSD治疗后仍发晕厥者; Β受体阻滞剂期间有心跳骤停者;或首次心脏事件是心跳骤停者。
TdP发作时的转复:
硫酸镁:2g  IV,2-4mg/min ivgtt
补钾:用于同时低钾者,尤其考虑为LQT2型者。
临时起搏:90-110bpm,预防TdP短阵复发
TdP发作为间歇依赖型:异丙肾上腺素
TdP已转VF_电除颤
无症状者的治疗:有不同意见,40岁以下确诊者治疗.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