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滨州医学院学报2005年第28卷第1期

氯丙咪嗪与帕罗西汀治疗青少年强近症对照观察

来源:滨州医学院学报
摘要:【关键词】强迫症。帕罗西汀,氯丙咪嗪强迫症是一种各精神科常见的神经症,发病机理至今不太清楚。近年来随着新型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在临床的应用,不仅改善了强迫症的治疗情况[1],也为其发病机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选择氯丙咪嗪与帕罗西汀治疗65例强迫症病人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强迫症;帕罗西汀,氯丙咪嗪
  
    强迫症是一种各精神科常见的神经症,发病机理至今不太清楚。近年来随着新型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在临床的应用,不仅改善了强迫症的治疗情况[1],也为其发病机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选择氯丙咪嗪与帕罗西汀治疗 65 例强迫症病人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3年1月—2003 年 12 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患者 65 例,均符合CCMD-3 强迫症的诊断标准,Y-BOCS>16 分,并且排除其他精神疾病及躯体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 2组,氯丙咪嗪组 32 例,男19例,女 13 例;年龄14~17 岁,平均(15.6±2.2)岁;病程 1 ~ 20 月,平均(9.5±8.8)月。帕罗西汀组 33 例,男 21 例,女12 例;年龄 13 ~ 17 岁,平均(15.4±2.3)岁;病程1.5 ~ 21 月,平均(9.4±8.5)月。两组在以上各项及文化程度等方面t/χ2检验,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用药两周后加至有效剂量,氯丙咪嗪100~150 mg/d,帕罗西汀20 ~ 40 mg/d。维持治疗 4 周,于治疗前及治疗 2、4、6周末分别测定Yale-Brown 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 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的评分。做血、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检查。

    1.3  疗效评定指标  采用 Y-BOCS强迫量表、HAMD 抑郁量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2、4、6周周末各评定一次。疗效按国内通用的临床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效四级评定疗效。以上资料的处理采用t 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Y-BOCS 、HAMD 评分比较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Y-BOCS、HAMD评分比较(略)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1;与治疗前比较  △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 6 周末,氯丙咪嗪组痊愈 10 例,显著进步 10 例,进步 3 例,无效 9 例,有效率 71.9%;帕罗西汀 13 例痊愈,8 例显著进步,5 例进步,8 例无效,有效率75.8%。两组有效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χ2=0.418,P>0.05)。

    2.3  副反应比较  氯丙咪嗪组出现副反应的有 28 例(87.5%),帕罗西汀组有 15 例(45.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2.827,P<0.01)。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均未见异常,2 组副反应出现频率比较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副反应比较项目[]帕罗西汀(略)

    3  讨论

    目前神经生理学对强迫症(OCD)发病机理的研究认为与多种神经递质,特别是5-羟色胺功能低下或 5-羟色胺功能失调[1]有关。除此之外,其他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也可能参与其中[2]。帕罗西汀是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制剂,通过抑制神经元对 5-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加神经突触间 5-羟色胺的浓度,从而使脑内的 5-羟色胺功能提高,发挥治疗作用[3]。本研究资料显示,氯丙咪嗪与帕罗西汀均有明显的治疗强迫症的作用,治疗 2 周末各项临床量表评分开始下降,治疗时间延长,分值下降更明显,表明氯丙咪嗪、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随着时间的延长,疗效逐步显现。经 6 周治疗,2 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两种药物在缓解强迫症状方面效果相当。本研究证实新型的 SSRI 类药物帕罗西汀较传统的 TCA 类药物氯丙咪嗪,对抑制神经递质 5-羟色胺的再摄取有高度的选择性,对胆碱能、多巴胺、组织胺的受体不敏感[4],避免了传统的 TCA 类药常见的抗胆碱副反应如口干、便秘、心律失常等。并且极少嗜睡、头晕等副反应,病人耐受性良好,治疗依从性高,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青少年及年老体弱者。

    【参  考  文  献】

    1. 王继军.氟西汀的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精神病分册,1995,22:1

    2. Goodman WK,McDougle CT,Price LH.Parmacotherapy of od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J].J Clin sychiatry,1992,53(4,suppl):29
   
    3. 沈鱼村.精神病学[M].第 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68

    4. 颜文伟.抗抑郁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8,17(2):105


    (滨州市复退军人医院  256600)

作者: 谭新国 韩静 刘存强 息培兴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