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滨州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30卷第6期

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临床与病理(附3例报告)

来源:《滨州医学院学报》
摘要:【关键词】淋巴结病。淋巴结炎。猫抓病猫抓病(catscratchdisease)是由猫抓伤或咬伤引起的以皮肤原发病变和局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一种亚急性、自限性传染病。近年国内报告的病例明显增多[2~4],其病因与发生机制仍未完全统一,临床和病理均易被漏诊或误诊为其他淋巴结病,我们遇到3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淋巴结病;淋巴结炎;猫抓病


    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是由猫抓伤或咬伤引起的以皮肤原发病变和局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一种亚急性、自限性传染病。近年来,随着养猫、狗等宠物人数的增多,本病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1]。近年国内报告的病例明显增多[2~4],其病因与发生机制仍未完全统一,临床和病理均易被漏诊或误诊为其他淋巴结病,我们遇到3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17岁,因右侧腋窝疼痛并触及肿块就诊。体检:右侧腋窝扪及多个肿大的淋巴结,活动度好,无压痛,表面肤色正常。术中见腋窝脂肪组织中有多个肿大的淋巴结,大者3.4 cm×3 cm×1.2 cm大小,表面光滑,灰红色,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切除最大淋巴结送病理。追问病史,半月前患者曾有被猫抓伤史。

    例2,患者,女,29岁。因右颌下肿块10 d,伴低热就诊。外院曾广谱抗炎治疗1周,未见明显好转,疑恶性肿瘤。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体温37.2℃,左颌下淋巴结较大,约3.5 mm×2.3 cm×2.0 cm大小,质地偏硬,活动度较差。右颌下、颈外侧、双腋下、双腹股沟均扪及大小不等的淋巴结,大者长径2.2 cm,质地中等,无明显压痛,边界清,活动。其中鼻咽部检查未见新生物,颈部甲状腺不大,肝脾未及。实验室和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X线胸片、B超未见明显异常。在局麻下行左颌下淋巴结摘除活检。追问病史,患者与猫有密切接触史。

    例3,患者,男,18岁,因“左腋窝痛性肿块1个月”入院,查体:左腋窝处扪及多个肿大的淋巴结,大者2 cm×2 cm×2 cm大小,边界清楚,质地中等,活动度好,轻压痛,表面皮肤无充血,无溃破,无其他阳性体征。追问病史,患者与猫有密切接触史。

    1.2  方法  标本10%福尔马林固定,乙醇逐级脱水,石蜡包埋,常规制片。光镜观察全部切片。选择有代表性蜡块,连续切片5张,5 μm厚切片,分别行HE染色、WarthinStarry银染色和CD3、CD20、CD68免疫组化染色,参照试剂盒说明书步骤操作。单克隆抗体和SP试剂盒均购自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  结果

    2.1  病理检查  巨检:三枚淋巴结结构相似,表面呈灰红色,体积分别为3.2 cm×2.3 cm×2.0 cm、 3 cm×2.5 cm×2.0 cm和2.2 cm×1.8 cm×1.5 cm大小,切面灰红色,间有针尖大小灰黄色小颗粒,质软,有少量脓性渗出物流出。镜检:淋巴结结构存在,淋巴滤泡增生,生发中心扩大。在淋巴结的皮质区和副皮质区,可见多个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局灶性坏死,内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小脓肿。小脓肿中央为大量中性粒细胞和坏死的细胞碎片,其周围有增生的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和类上皮细胞,在脓肿周围呈放射状排列。最外层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免疫母细胞浸润,并见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和小血管包绕微脓肿。

    2.2  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WarthinStarry银染色显示,1例淋巴窦内及微脓肿周围巨噬细胞内有黑色颗粒细菌;2例阴性。CD20生发中心皮质区均见大量阳性细胞,CD3副皮质区大量阳性细胞,发生中心内少量阳性细胞。CD68多数组织细胞阳性。

    3  讨论

    猫抓病最早由Foshay在1932年描述,曾称Foshay's热。它是一种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多因猫抓伤或与猫密切接触而感染,也有报道经狗、鼠、猴等抓伤传播给人。发病与人种、性别无关,儿童较易感染,夏秋季节多发。患者发病前有被猫抓伤或猫密切接触史。

    引起猫抓病性淋巴结炎(lymphadenitis of cat scratch disease)的病原体一直存在争议,直到1983年Wear等从猫抓病患者的病变淋巴结中成功分离出一种革兰阴性杆菌,被命名为巴尔通体(Bartonella)[5,6]。目前已知有三种巴尔通体,即汉塞巴尔通体、五日热巴尔通体和杆菌状巴尔通体。多数研究认为,猫抓病主要是由汉塞巴尔通体引起的,汉塞巴尔通体还可引起杆菌性血管炎、败血症、心内膜炎等。

    猫抓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与患者本身的免疫力有关。一般病原体进入人体内后,有3~4周的潜伏期,最长潜伏期可达8周。整个病程有2~3个月,呈自限性,大部分患者可痊愈。本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①小儿和年轻人多见,亦可发生在成年人,80%的患者小于21岁;②感染后数日至2~3个月发病;③感染局部皮肤可出现红斑、丘疹等,痒痛,可形成脓肿;④引流区淋巴结肿大,常为单侧,腋、颈部淋巴结多见,少数发生在腹股沟淋巴结,压痛明显,发生于感染后1~4周,可自行消散或继发化脓性窦道;⑤可有发热、不适、头痛、关节痛等全身症状,血像可显示单核细胞增多;⑥偶可发生肉芽肿性结膜炎,表现为视神经视网膜炎、结膜炎或视网膜血管炎症;合并耳前淋巴结肿大(Parinaud眼淋巴综合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头痛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甚至全身惊厥发作、癫痫持续状态[7];有些还表现为腮腺炎、乳房肿块、面神经瘫痪、胃肠炎、脊髓炎、肺炎等;⑦HangerRose抗原皮试呈阳性反应。

    本病需与如下疾病相鉴别:①淋巴瘤:本病早期的转化性大淋巴细胞增生,在未出现特征性肉芽肿时,有可能误诊为淋巴瘤。②本病需与淋巴结其他呈现中心化脓性肉芽肿的病变(例如儿童慢性肉芽肿病、腹股沟处的性病淋巴肉芽肿等)和呈现单核细胞样B细胞增生的病变(例如弓形虫病等)鉴别。③本病还需与淋巴结结核病、真菌感染等鉴别,抗酸染色和真菌染色有助鉴别,淋巴结结核病常呈现干酪样坏死;④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无猫抓病史,坏死区不见中性粒细胞,也不形成肉芽肿。

    抗炎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报道认为氨基糖苷类,如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磺胺类药物较敏感,亦有认为美满霉素疗效较佳。针对猫抓病的发病与机体本身的免疫力有关,适当采用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如干扰素等,可以提高疗效,加速疾病愈合[8]。

    本病预后良好。因猫抓性淋巴结炎与细菌感染有关,抗菌治疗有效。大部分患者整个病程2~3个月,呈自限性,可痊愈。

【参考文献】
  [1] Tompkins LS.Of cats,humans,and bartonella[J].N Engl J Med,1997,337:19161920.

[2] 葛霞,谢群,乔泽农,等.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1,17(2):120122.

[3] 唐慕湘,赵伦华.猫抓病性淋巴结炎38例临床病理观察[J].医学动物防治,2005,21(1):4042.

[4] 栗冬梅,俞东征,刘起勇,等.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诊断巴尔通体感染[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7):602606.

[5] 孙桐,王显军.国外猫抓病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2,18(3):9395.

[6] Mansueto P,Di Lorenzo G,Rizzo M,et al.Bartonellosis[J].Recenti Prog Med,2003,94:177185.

[7] 黄明章,虞炳庆,陈仁秀.猫抓病合并可逆性脑病[J].江苏医药,1996,22(5):321322.

[8] Margileth AM.Antibiotic therapy for catscratch disease:clinical study of therapeutic outcome in 268 patients: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Pediatr Infect Dis J,1992,11:474478.


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 滨州市 256603

作者: 张祥盛 牟清海 吕增华 朱玉红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