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5年第5卷第3期

梅州市农村饮用水源水质调查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摘要:China)为了解梅州市农村饮用水源卫生状况,保障人民饮用上安全卫生水,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2004年1~8月全市七县一区开展了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状况调查,为制订改水和水源保护工程提供依据。1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1。1调查对象梅州市镇、村集中式和分散式饮用水源。分散式供水一般是指各家各户到......

点击显示 收起

  Survey of drinking water quality in rural areas of Meizhou City.ZOUQi-rong.(Meizhou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Meizhou514021,Guangdong,P.R.China)    

  为了解梅州市农村饮用水源卫生状况,保障人民饮用上安全卫生水,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2004年1~8月全市七县一区开展了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状况调查,为制订改水和水源保护工程提供依据。   

  1 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梅州市镇、村集中式和分散式饮用水源。集中式供水是指自来水(包括饮用100人以上的简易自来水),一般有较完善的制水工艺流程:有净化、过滤、消毒工艺,水经加压后通过管网送到用户,简易自来水一般没有净化、过滤、消毒工艺。分散式供水一般是指各家各户到一个水源取水。

  1.2 调查方法 普查和随机抽样相结合。   

  1.2.1 水源普查 查清各类水源基本情况,包括水源类型、水源数、水源防护结构和污染情况,以及供水方式。   

  1.2.2 水质抽查 ①样品采集:分散式供水,以村为单位,选1~3个饮用人数较多的水源,采集水样,同一水系采上、中、下游三点,集中式供水采集水源水和出厂水,无任何处理工艺的只采出厂水。②方法:按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进行。项目包括pH、浊度、色度、肉眼可见物、溶解性固体、总硬度、锰、铁、阴离子洗涤剂、耗氧量、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氟化物和硫酸盐共十五个项目,部分集中式水源加检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以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进行卫生学评价。

  2 结果   

  2.1 水源基本情况 农村人数4268445人,水源数205102个。井水占18.10%、手摇井水占60.65%、泉水占16.58%,三者占水源数的95.33%,沟水占2.94%、库水占0.49%、塘水占0.22%、河水占1.02%。集中式供水人数41.58%,分散式供水人数 占53.42%。所调查的水源防护结构中,水井结构完善的占61.95%,不完善和无防护的占38.05%;山泉水有防护(有集水池和加盖)的占69.65%,无防护的占30.42%;其余水源库、塘、河水基本无卫生防护。各类水源或多或少存在着生活污染,主要为厕所、猪舍、生活污水污染。

  2.2 水质监测结果   

  2.2.1 集中式供水与分散式供水 集中式供水检测1472份,符合二级水质标准以上的有869份,占59.04%,分散式供水检测2711份,符合二级水质标准以上的有2056份,占75.8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 2 =128.1,P<0.005)。若集中式供水不计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指标,符合二级水质标准以上的有1085份,占73.7%,跟分散式供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 2 =2.31,P>0.05)。   

  2.2.2 各类水源水质情况 见表1。各类水源符合二级水质标准以上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 2 =107.19,P<0.005)。     

  表1 各类水源水质情况(略)

  2.2.3 水质检测项目 感观指标中肉眼可见物、化学指标中pH值、铁的合格率相对偏低;毒理学指标氟化物合格率比较高;集中式供水的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合格率75.45%、大肠菌群合格率54.99%,两者合格率较低。各项检测数据见表2。

  表2 水质检测情况(略)

  3 讨论   

  从调查结果来看,饮用水源主要是手摇井、井水、泉水等浅层地下水源,占总水源数的95.33%,而水井结构不完善和无防护的占38.05%,山泉水无防护的占30.40%,其余水源库、塘、河水基本无卫生防护。结合各类水源的合格率来看,应选好水源加强水源的防护,提高水质质量。   

  从集式供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较低来看,说明供水设备简易,消毒措施不完善,不能有效控制微生物。应做好集中式供水的消毒和净化工作,保证用水安全。   

  检测指标中pH值合格率偏低,水质偏酸,与梅州市的地质结构以酸性花岗岩为主有关;肉眼可见物合格率偏低,主要是由于水源缺乏沉淀过滤设施引起;铁合格率偏低,与梅州市水源自然本底有关,注意水源选择;梅州市丰顺县等地方曾经是重氟病区,从水样检测来看本次所检验水样氟超标也是原氟病区,未发现新氟病区。氟病区科学水改后,群众已饮上低氟水,改水效果显著,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改水降氟设施疏于管理,尤其是分散式供水,组织管理工作跟不上,没有定期进行水质监测,造成仍有少部分饮水水源氟含量超标。

  参考文献:    

  [1]王宝珍,张晓明,白宏,等.厦门农村井水卫生学及水传疾病调查[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4,10(2):28.   

  [2]谢信南,张鉴存,陈富连,等.1998~2001永定县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4,10(1):60.    

  作者单位:梅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梅州 514021.

作者: 邹启荣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