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6年第6卷第5期

Mb与CK-MB及cTnI联合检测在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摘要:ApplicationofjointdetectionofMb,CK-MbandcTnIintheearlydiagnosisof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China)摘要:目的对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单项定量检测及联合检测进行比较,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更准确合理的检测指标。方法对......

点击显示 收起

  Application of joint detection of Mb,CK-Mb and cTnI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ZHENG Zhi-ang,LI Yu-yang,XIE Zhi-jie.

  (Laboratory Department of Nongken Sanya Hospital, Sanya572000,Hainan,P.R.China)
     
  摘要:目的 对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单项定量检测及联合检测进行比较,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更准确合理的检测指标。 方法 对239例临床征象高度可疑的AMI患者在入院后24h内检测cTnI、Mb和CK-MB,比较它们对A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进行组合。 结果 在入院后24h内cTnI、Mb、CK-MB对AMI的敏感性分别为96.8%、100%和76.6%,特异性分别为100%、89.4%和97.6%。AMI患者死亡率随着cTnI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增加。cTnI、Mb、CK-MB联合检测,对AMI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8.2%,阳性预期值为100%,阴性预期值为84.2%。 结论 cTnI、Mb和CK-MB联合检测,结果其敏感性提高到100%,阳性预期值达100%,其综合特异性也可达88.2%,同时对预后、再梗死发生及疗效有很好的观察效果。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早期;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病人的预后依靠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随着AMI溶栓和介入治疗的开展,寻找早期准确对AMI作出诊断的高特异度、高灵敏度、阳性预期值检测指标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几种常用的AMI诊断标志物肌红蛋白(myoglobin,Mb)、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 isoenzyme,CK-MB)、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作了单项定量检测及联合检测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AMI临床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更合理的检测指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02年1月~2005年8月在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就诊的心前区疼痛病人239例,按WHO诊断标准分为两组,其中154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男117例,女37例;年龄41~82岁,平均(54.0±9.3)岁;死亡15例(30d内)。85例为其它原因引起的心前区疼痛病人,作为对照组,男56例,女29例;年龄40~78岁,平均(55.0±6.2)岁,住院期间无 死亡。入选对象均无外伤、激烈运动及肝、肾功能损害史。
   
  1.2 检测方法 对每位患者均在入院后24h内系列采集静脉血,用血清分别检测CK-MB、Mb、cTnI。Mb检测:Mb定量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设备为ACCESS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美国)。检测试剂均为原装试剂,严格按操作说明检测。参考值<70ng/ml。CK-MB活性检测:酶动力学方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SYNCHRON LX20,美国),检测试剂均为原装试剂。严格按操作说明检测,参考值<25U/L。cTnI检测:cTnI定量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设备为ACCESS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美国)。检测试剂均为原装试剂,严格按操作说明检测。参考值<0.2ng/ml。

  1.3 统计学处理 用t检验和χ 2 分析。

  2 结果
   
  2.1 154例确诊为AMI,其生化标志的变化见表1。
   
  2.2 154例AMI患者与85例其它原因引起的心前区疼痛患者cTnI、Mb和CK-MB检测对比结果见表2。

  表1 154例AMI患者cTnI、Mb和CK-MB检测结果(略)
   
  注:(1)Mb一般在症状出现后1~3h即阳性,而cTnI、CK-MB在症状出现后4~10h出现阳性。(2)同一标本cTnI、Mb阳性程度明显高于CK-MB(P>0.05)
    
  2.3 在入院后24h内cTnI、Mb、CK-MB对AMI的敏感性分别为98.1%、100%和76.6%,特异性分别为97.6%、87.1%和95.3%;cTnI、Mb、CK-MB联合检测,对AMI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8.2%,阳性预期值为100%。
   
  2.4 cTnI检测对AMI患者的预后观察:154例AMI患者共死亡15例,其中在症状出现后24h内cTnI≤0.4ng/ml者58例,死亡1例,死亡率1.7%;cTnI在0.4~1.0ng/ml之间者21例,死亡2例,死亡率9.5%;cTnI≥1.0ng/ml者75例,死亡12例,死亡率16%。85例AP患者1个月内无1例死亡。cTnT>0.4ng/ml组1个月内死亡率明显高于cTnI≤0.4ng/ml组(P<0.01);cTnI≥1.0ng/ml组1个月死亡率显著高于cTnI<1.0ng/ml组(P<0.01)。可见 AMI患者1个月死亡率随着cTnI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增加。

  表2 154例AMI患者与85例对照组患者cTnI、Mb和CK-MB检测对比结果(略)
   
  注:cTnI对照组2例阳性者,确诊为心绞痛;CK-MB对照组4例例阳性者,3例确诊为心绞痛。
    
  3 讨论
   
  每年均有许多患者因胸痛而就诊,大多患者初步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症而留院观察,约80%最终不发生心肌梗死。因此,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目前,心肌酶的选择多集中于谷草转氨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羟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 [1] 。其中CK-MB在AMI发生后4~6h开始升高,24h达高峰,48~72h回复正常。CK-MB的使用曾经规范了AMI的诊断标准,一度被作为检测心肌坏死的金标准。然而对心脏猝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活检发现,他们有微动脉血栓和显微心肌坏死,但是CK-MB并不升高。根据传统的诊断标准,大约2%~8%的AMI患者被漏诊,致使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增加。我们检测的结果表明,尽管CK-MB分析对AMI高度特异(97.6%),但敏感性仅为76.6%。可能是因为外界因素的干扰,使酶的活性降低,或检测方法本身存在问题,致使检测度下降 [2,3] 。比较之下,Mb既有较高的敏感性(100%),又有较高的特异性(87.1%),预测价值达100%,Mb在症状出现后迅速出现阳性(1~2h即升高),是早期检测AMI的最敏感的指标之一。另外,由于其在血中半衰期短,也被用于估计再梗死的发生。但是由于受骨骼肌损伤等的影响,其特异性还需要提高。近年来,随着实验室技术的发展,cTnI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并逐渐成为诊断AMI的金标准 [2~4] 。本研究对154例AMI患者分析中发现,它对AMI具有高度的敏感性(97.6%)和特异性(98.1%),而且其水平升高与患者的死亡率密切相关,可以用来预测患者的不良后果,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但是,由于受其释放模式的限制,一般在症状出现后4~10h才出现阳性,因此不利于早期诊断。
   
  把cTnI、Mb和CK-MB联合检测,结果其敏感性提高到100%,阳性预期值达100%,其综合特异性也可达88.2%,同时对预后、再梗死发生及疗效有很好的观察效果。但联合检测有可能要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建议对于AMI可疑患者尽可能酌情检测cTnI、Mb和CK-MB。

  参考文献:
    
  [1]周新,涂植光.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4~297.
   
  [2]韩雪松,李强,丛进阳.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及临床诊断标准化进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3):197~200.
   
  [3]郭战军,赵华,郭受勤,等.心肌肌钙蛋白I测定及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26(6):364~366.
   
  [4]罗军,刘云兵.心肌肌钙蛋白在心血管病诊治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26(1):38~39.
 

作者: 郑志昂,李毓阳,谢志杰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