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6年第6卷第8期

穿琥宁注射液与13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观察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摘要:China)摘要:目的探讨穿琥宁注射液与临床常用的13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临床常用浓度配制配伍液,将13种药物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溶解或稀释。将配伍后药液在室温下放置,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变化,分别在0,1,2,3和4h测定配伍液的微粒、pH值及紫外吸收度的变化。结果穿琥......

点击显示 收起

  Observation on the stability of Potassium Dehydroandrograpolide succinate combined with13drugs.

  FU Bai-lu,YU Wei-biao.

  (Baoan District Traditional Medicine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Shenzhen518133, Guangdong,P.R.China)
     
  
    
  摘要:目的 探讨穿琥宁注射液与临床常用的13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临床常用浓度配制配伍液,将13种药物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溶解或稀释。将配伍后药液在室温下放置,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变化,分别在0,1,2,3和4h测定配伍液的微粒、pH值及紫外吸收度的变化。 结果 穿琥宁与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及氧氟沙星配伍后有沉淀生成,与其它9种药物配伍后外观颜色澄清无变化,无气泡生成,4h内微粒符合药典规定。 结论 穿琥宁与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及氧氟沙星配伍后有沉淀生成,不宜配伍,与其余9种药物可配伍使用。
   
  关键词:穿琥宁;配伍;稳定性
   
  穿琥宁注射液是从中药穿心莲叶中提取的穿心莲内酯经化学半合成的广谱抗病毒药。我们将临床上常用的13种药物与穿琥宁注射液进行配伍稳定性实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UV-260型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PHS-2型酸度计(上海雷磁仪器厂);ZWF-4D11型注射液微粒分析(天津市天河医疗仪器研制中心);移液管、试管比浊用玻璃管。
   
  1.2 药品 5%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穿琥宁、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氧氟沙星、辅酶A、维生素B 6 针、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针、三氮唑核苷针、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甲硝唑针、替硝唑针。
   
  1.3 测定方法 穿琥宁50mg、辅酶A50U、维生素B 6 25mg、三磷酸腺苷二钠50mg、地塞米松磷酸钠针2mg、三氮唑核苷60mg用5%葡萄糖注射液加至50ml、头孢唑啉钠100mg、头孢曲松钠100mg、庆大霉素8000U、阿米卡星50mg,奈替米星50mg用生理盐水加至50ml、氧氟沙星50ml、甲硝唑针50ml、替硝唑50ml配用。
   
  1.3.1 观察配伍液外观的变化 ①澄清度的检查 [1] :取比浊用玻璃管13支分别加入待用的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氧氟沙星、维生素B 6 针、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针、三氮唑核苷针、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甲硝唑针、替硝唑针各1ml,再分别向上比浊管中各加入1ml待用的穿琥宁注射液混匀,与新配制的浊度液 [1] 在暗室内垂直同置于伞棚灯光下,照度为1000lx,从水平方向比较,用于检查溶液的浊清度或其浑浊程度。②不溶性微粒的检查 [1] :按照中国药典不溶性微粒检查法中的光阻法,对配伍液微粒进行检查。检测原理:当液体中的微粒通过一小的检测区时,与液体流向垂直的入射光,由于被微粒阻挡而减弱,因此由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降低,这种信号变化与微粒的截面积成正比。
   
  1.3.2 配伍后溶液pH检查 [1]  用PHS-2型酸度计按中国药典附录pH测定法测定配伍液在0、1、2、3、4h内的pH值。
   
  1.3.3 紫外吸收度的测定 [1,2]  按中国药典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精取配伍液1ml,加乙醇稀释制成相应浓度的溶液以50%的乙醇为空白,测定吸收度,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59nm处测定三磷酸腺苷二钠的吸收度,在277nm处测定甲硝唑的吸收度,在254nm处测定头孢曲松钠的吸收度,在272nm处测定头孢唑啉的吸收度,在242nm处测定地塞米松的吸收度,在207nm处测利巴韦林的吸收度,在291nm处测定维生素B 6 的吸收度,在310nm处测定替硝唑的吸收度,在251nm处测量辅酶A的吸收度。
   
  1.4 统计学依据 紫外吸收度测定的统计学依据为C  x =(A  x /A  R )C  R ,C  x 为供试液的浓度,A  x 为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A  R 为对照品溶液的浓度,C  R 为对照品溶液的吸光度。

  2 结果
   
  2.1 澄清度的检查 发现穿琥宁与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氧氟沙星配伍后有沉淀生成,与其余9种药物配伍在0、1、2、3、4h澄清度保持不变。
   
  2.2 不溶性微粒的检查 穿琥宁与其余9种配伍液中每10ml中含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都在10粒以下,含25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都在2粒以下,都符合规定。
   
  2.3 配伍后溶液pH值 穿琥宁与其余9种药物的配伍液在0、1、2、3、4h内pH值基本保持不变,说明配伍液是比较稳定的,见表1。
    
  表1 穿琥宁与9种药物配伍后pH(略)
   
  2.4 紫外吸收度 在0、1、2、3、4h内配伍液的紫外吸收度基本保持不变。见表2。
   
  表2 穿琥宁与9种药物配伍后紫外吸度的变化(略)
  
  3 讨论
   
  从澄清度的检查,不溶性微粒的检查,配伍后溶液pH检查,紫外吸收度的测定发现穿琥宁注射液与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氧氟沙星配伍后有沉淀生成,因此不能配伍使用,与维生素B 6 针、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针、三氮唑核苷针、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甲硝唑针、替硝唑针配伍后4h内观察无变化,pH值无显著改变,4h内微粒符合药典规定,未配伍的穿琥宁稀液在251nm处吸收度为0.32,与辅酶A配伍后吸收度无显著改变,吸收峰无偏移,由于许多药物在某一特定波长处有吸收峰,因此配伍后吸收度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在0~4h内配伍液的吸收度无显著改变,说明配伍液是稳定的,从注射液物理化学配伍变化表穿琥宁注射液与其余9种药物配伍是稳定的,临床配伍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M].北京:北京化学工出版社,2005.
   
  [2]刘文英.药物分析[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作者: 付柏绿 ,余伟标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