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第7卷第6期

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综合治疗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手段。方法将6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倍美力、安宫黄体酮和钙剂。干预组:采用以上治疗手段并增加物理疗法、营养疗法及运动疗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年后测量骨密度,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骨密度变化。...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手段。 方法 将6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倍美力、安宫黄体酮和钙剂;干预组:采用以上治疗手段并增加物理疗法、营养疗法及运动疗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年后测量骨密度,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骨密度变化。 结果 干预组在治疗后骨矿含量均明显上升(P<0.01),对照组骨密度改变不明显(P>0.05)。 结论 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采用综合治疗,是治疗该病的良好办法。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综合治疗 绝经后妇女

  原发性骨质疏松是由于绝经和增龄而引起的全身性生理性代谢性骨病。它是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全球性疾病。中老年人群体中又以绝经后妇女患病率最高。现对65例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妇女进行了综合治疗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2006年1月来阳江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就医的绝经后妇女65例,年龄46~67岁,平均年龄58.9岁,均有腰背疼痛、四肢酸软、关节疼痛、肢体痉挛等症状。按照WHO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当T值≤-2.5SD时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1]。所有患者近3个月内未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排除能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疾病,如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肿瘤等。

  1.2  分组与疗法  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1例,使用药物疗法;干预组:34例,采用以上治疗手段并增加物理疗法、营养疗法及运动疗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年后测量骨密度,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骨密度变化。
   
  药物疗法:补充雌激素及钙剂,每个妇女每天服倍美力片0.65mg,据各人具体情况每天加服安宫黄体酮25mg,钙剂则是钙尔奇D片(每片含600mg钙、1.25IU维生素D3,苏州立达制药有限公司出品)1片,每晚睡前口服。物理疗法:据疼痛部位和性质选用超短波、离子导入及紫外线照射。营养疗法:在患者就诊及随访时指导其补充高钙食物,如牛奶、瘦肉、虾皮等,摄入足量的磷、维生素D、维生素B12,并注意忌高钠及高蛋白饮食,各种营养根据互补原则合理搭配。运动疗法:据个人喜好选择舞蹈、太极拳(剑)、徒手操、骑自行车、步行等运动项目,每人每日运动时间不得低于1h,可根据各人的体能分几个时段完成,所有活动尽可能地在户外进行,以保证充足的日光照量。

  1.3  观察指标  骨矿含量BMC测定采用FT-647型单光子骨密度仪(北京核仪器厂),测定部位选择左侧桡骨远端15%处(如左力者测右侧桡骨)。血清雌二醇E2检测使用双抗体放射免疫试剂盒(中美合资天津德普公司提供)。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4  数据统计  结果以x±s表示,采用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E2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的E2值均有显著增高(P均<0.01),而且干预组的E2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65例骨质疏松症妇女治疗前后E2值(略)

  注:*与治疗前比较,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MC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BMC值有增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1),而治疗后干预组的BMC值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见表2。

  表2  61例骨质疏松症妇女治疗前后BMC值比较(略)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为主要特征,骨组织显微结构变稀疏,并伴有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类全身性骨骼疾病。女性超过40~50岁,都有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1]。骨质疏松由与增龄有关的多种病因引起,也与雌激素水平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2]。绝经后妇女骨建立周期快且不平衡,再建速率慢。骨形成较骨吸收受抑制,骨内膜和骨小梁表面破骨细胞生成增加,导致骨丢失增加。因此绝经后妇女较其他老年人更易患骨质疏松症,更易较早出现腰背痛及全身骨痛等症状。
   
  在研究中试用综合治疗手段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发现单纯药物治疗疗效不明显,而采取包括物理疗法、营养疗法、运动疗法与药物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骨密度增加,疼痛明显缓解。在上述综合治疗手段中,运动训练是一种很重要的治疗方法[3],运动中肌肉的运动可刺激骨骼肌,使成骨细胞活性增加,从而促使骨形成增多;运动通过中枢神经体液的应激效应,使体内激素水平提高,延缓了绝经后妇女血中雌激素水平下降的速度;运动亦可使老年人食欲增加,改善其胃肠功能,增加了钙的摄入。
   
  本研究表明绝经后妇女随着年龄增大,骨质疏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个体特点,坚持综合治疗措施, 才能集众所长,相得宜彰,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Kanis JA, Melton LJ, Christiansen C, et al. The diagnosis of osteoporosis[J]. J Bone Miner Res, 1994,9(8):1137~1141.

  [2] Chesnut CH. Osteoporosis and its treatment[J]. New Engl J Med, 1992,326(6):406~407.

  [3] 孙云先, 龙艳华. 原发性骨质疏松应采用联合用药和综合治疗[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4,10(3):393~395.


作者单位:阳江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阳江 529500.

作者: 许青云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