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第7卷第6期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紧急建立气道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关键词】食管气管联合导管紧急建立气道保持气道通畅,进行正确的气道建立是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时的首要措施,1986年Frass设计了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并将其应用于急救中,目前ETC在急救紧急建立气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海南省人民医院于2001年在急救中增加使用ETC紧急建立气道,明显缩短了插管时间[2]......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 紧急 建立气道

  保持气道通畅,进行正确的气道建立是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时的首要措施,1986年Frass设计了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并将其应用于急救中,目前ETC在急救紧急建立气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海南省人民医院于2001年在急救中增加使用ETC紧急建立气道,明显缩短了插管时间[2],提高了一次性插管成功率[2],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001年1月~2006年12月,在院内抢救及院前现场急救中进行紧急建立人工气道,使用ETC插管共146次。其中43例先行普通气管插管,失败后立即改行ETC插管,43例全部成功。146例ETC插管均由本科医生及护士进行插管,其中医生插管79例,护士67例,插管均一次成功。自2001年开展食管气管联合导管紧急建立人工气道以来,明显缩短了插管时间,使初期心肺复苏正规化,大大提高了心肺脑复苏抢救的成功率。

  2  ETC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2.1  ETC的特点  ETC为双腔双囊导管,是食管和气管两管合二为一的双腔管,无论插入食管或气管都可以进行有效通气。2号白色管腔与普通气管插管一样,末端开放,称为气管腔;1号蓝色管腔在其末端为盲端,而在气囊上方有许多小通气孔,称为食管腔:管远端处有一食管气囊(白色),可充气10~15ml,中段有一咽喉囊(黄色),可充气约85ml;管的上部有两个注气管,白色为食管囊注气管,蓝色为咽喉囊注气管;这样,依据插管的位置不同远端的气囊可用于封闭食管或气管。

  2.2  ETC使用方法

  2.2.1  ETC的选择  ETC型号分为37#、41#两种,身高122~152cm病人及瘦小的女性病人可选用37# ETC,而身高在152cm以上病人选用41# ETC,但临床使用时两型号ETC可以交错使用,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选择,有报道ETC 37#同样适用于152cm以上病人,甚至还成功用于198cm的病人[1]。

  2.2.2  ETC插管方法  病人取仰卧位,用一手提起下颌,用另一只手握住润滑剂润滑过的双腔导管,顺着咽部自然弯曲向下移动,缓慢置入直至牙齿或牙槽位于导管上两个标志带之间。先向1号蓝色球囊注入85ml的空气,再向2号白色球囊注入12ml空气。通过较长的1号蓝色导管通气,听诊肺部,若呼吸音阳性,胃部听诊音阴性,可继续通气;若肺部听诊音阴性,而胃通气音阳性,立即更换,由2号导管开始通气。听诊肺部呼吸音与胃通气音而确定效果。

  3  讨论
   
  在急诊抢救中,尤其是进行心肺脑复苏时,确保氧疗,提高血氧饱和度,减少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的损害,有效提高CPR的成功率,迅速有效地建立人工气道是必须的,并且是分秒必争的。目前急诊抢救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常用几种:普通气管插管、食管气管双腔导管插管、气管切开置管等,使用ETC建立气道所需时间在几种方法中所需时间最短、成功率最高,在CPR中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3.1  ETC紧急建立气道的意义  由于心跳呼吸停止后大脑即出现缺氧,如果时间超过4~6min,大脑即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因而在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时必须分秒必争,在各种器官未发生不可逆损害之前使之复苏,以抢救其生命[3]。为早期有效地进行氧供,快速、准确的插管技术是重要的保证,ETC俗称盲插,操作极易上手,为抢救赢得了时间。有报道ETC平均插管时间(30±15)S[4],其操作简单,无需喉镜明视,经口盲探插管,只要无阻力,即可顺利送管至标志带之间。即使插入食管也不影响通气,可在1min内完成,使初期心肺复苏正规化,大大提高了心肺脑复苏抢救的成功率。

  3.2  ETC的优点  目前建立气道的方法多各多样,各有利弊,急诊抢救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建立气道,是保证通气成功的关键。比较而言,ETC操作技术简便,不仅急诊科医师、护士能熟练掌握,其他医疗辅助人员、卫生员均能有效使用。
   
  ①建立气道迅速,如上所述平均插管时间(30±15)S;②ETC可运用于各种状态,置入时无需喉镜,并且不受恶劣环境条件和操作不熟练等因素的影响,对声门暴露困难的插管已不是障碍;③口咽部气囊充气后,在面部不需进行固定,与以往传统插管方式比较,可防止不慎滑脱而再次插管的情况发生;④用于传统插管方式上有困难的病人,如颈部短粗、张口受限和颈椎异常等病人,躺在狭窄房间的地板上、交通事故中挤压在车内者,在光线较弱的条件下等:⑤可以减少返流误吸的危险,如用于大出血或胃液反流需反复吸引的病人。    在紧急抢救时,患者常处于状况不定性中,如自身条件、环境条件等,明显使传统气管插管的使用具有局限性,使用普通气管插管失败率较高,相比较ETC插管成功率较高,有报道:观察组(ETC)1min内插管成功率97.4%,对照组(普通插管)71.4%,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8.05,P<0.01)[5]。

  3.3  ETC的禁忌症及不足  在使用ETC时注意如患者患有食道狭窄病史、食道疾患、摄入腐蚀性毒物、喉头水肿喉头梗阻时禁用。

  ETC尚存在着不足:咽部气囊充气约85ml,压力较大,容易导致咽喉部充血水肿:留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只保留1~2d,时间过长会造成咽部、食道粘膜坏死:不适用于气管内分泌物过多者,如ETC插入食道无法进行气道内吸引,故需保留时间较长时,待病情稳定,还需更换普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参考文献】
    [1] 谭小红,邹江.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急救气道管理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2004,19(2):317~318.

  [2] 李茂亭,马娜.应用食管气管双腔通气管心肺复苏[J].急诊医学杂志,1999,8(1):16.

  [3] 王一镗. 心肺脑复苏[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001,1:264.

  [4] 李爱民,周荣斌,孟昭,等.食管气管联合气管插管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0):621.

  [5] 曾艳,黄海燕.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急救中的优势探析[J]. 护理学杂志,2003,18:507.


作者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海南 海口 570102.

作者: 何宁宁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