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2期

302例药疹的致敏药物及临床分析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本院近5年来药疹的主要临床特征,为药疹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302例确诊为药疹的门诊和病房患者的致敏药物、皮疹类型等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致敏药物中以抗生素药最常见,其次为解热镇痛药、生物制品、中草药等。结论临床医生在用药时应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尽可能减少药疹的发生。...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本院近5年来药疹的主要临床特征,为药疹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302例确诊为药疹的门诊和病房患者的致敏药物、皮疹类型等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致敏药物中以抗生素药最常见,其次为解热镇痛药、生物制品、中草药等;皮疹类型以麻疹样型最常见,其次为荨麻疹型和多形红斑型、固定型等。结论 临床医生在用药时应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尽可能减少药疹的发生。

【关键词】  药疹;抗生素;回顾性研究

  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剂型的不断增加,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药物引起的药源性疾病已受到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关注。为了解我院近年来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情况,通过对我院2002~2006年共计门诊和病房资料完整的302例药疹作回顾性分析,了解用药人群中药疹发生概况,以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302例,其中男144例,女158例,男女比例1:1.1;年龄1~82岁,平均39.8岁。其中:1~9岁者占4.3%,10~19岁者占7.9%,20~29岁者占11.6%,30~39岁者占21.5%,40~49岁者占19.9%,50~59岁者占17.9%,≥60岁者占16.9%。

  1.2 诊断、分型及致病药物分类 

  诊断根据用药史、发病与用药的关系临、床表现及有关化验;皮疹分型按《临床皮肤病学》提出的分型标准[1]。

  1.3 潜伏期 

  最短30min,最长24d,大部分3~7d,平均7.5d,既往有明确药物过敏史者56例,有216例有明显潜伏期, 再次或多次用药者潜伏期为15min~48h,其中2次以上发病者为18例,由解热镇痛药所致的固定型药疹患者2例其症状反复发生达1~2年之久未找到病因。

  1.4 给药途径 

  静脉给药73(24.2%)例,肌注51(16.9%)例,口服170(56.3%)例,灌肠3例(1%),雾化吸入5(1.6%)。

  2 结果

  2.1 致敏药物 

  药疹中除249例,用药种类单一或用同一药物多次再发,其致敏药物较易确认外,余53例用药为两种或两种以上。致敏药物共14大类78种类见表1。表1  致敏药物致敏药物总例数(略)

  2.2 致敏药物与皮疹类型关系 

  见表2。表2  致敏药物与皮疹类型关系(略)

  2.3  伴随症状及实验室检查 

  302例药疹患者有发热52(17.2%)例,体温在37.1~40℃之间,发热者常伴头痛、恶心、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146(48.3%)患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10.8×109 ~17.6×109),中性(76%~84.1%)及嗜酸性粒细胞比例(5.3%~7.2%)增加,15(5%)例患者尿常规检查有红细胞(+~++)、蛋白质(+~++)、大便常规检查无异常,51(16.9%)例患者出现肝功异常:ALT升高16例,高于正常上限1倍7例;AST升高13例,高于正常上限5倍例;LDH升高8例;总胆红素升高2例;ALT、AST同时升高10例;ALT、AST、LDH同时升高2例。90%以上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瘙痒。

  2.4 治疗与转归 

  停用致敏药物,抗过敏及对症处理。部分用中等量的皮质类固醇(静滴地塞米松5mg/d或泼尼松30~40mg/d)或单纯口服抗组胺药,重症药疹病人除给予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静滴地塞米松15mg~17.5mg/d)治疗外,并加强支持疗法,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以及皮肤粘膜护理,积极控制感染,全部痊愈。

  3 讨论

    药疹(Druyeruption)也称药物性皮炎(Dematitismedicicanentosa)是指药物通过注射、内服、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1],是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也是过敏反应最常见的类型。通过分析302例药疹,显示药疹的发生在男女之间的比例为1:1.1,女性略高于男性,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多见,有文献报导[2]药疹的发生,在男女性别之间的比例及在成年人各年龄段之间的比例无明显差异。在给药途径以口服占比例最高(57.3%),因口服为给药方式中最常用的,故而发生药疹的比例也较高。药物致敏的潜伏期最长20d,提示询问病人3周以内的用药史。此外,对于潜伏期长的致敏药物也不可忽视,如别嘌呤醇其潜伏期常在20d左右,最长的可达36d[3]。
   
  从表1看,致敏药物共14大类78种类,排在前4位的分别为抗生素(38.6%)、解热镇痛药(20.3%)、生物制品(14.9%)、中药(7%)。抗生素类居首位,共117例(38.6%),这与抗生素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相关,其次为解热镇痛药与文献报道相似[4]。抗生素中排次为青霉素类(16.9%)、头孢菌素类(15.2%)、喹诺酮类(3.3%)、硝基呋喃(3%)、磺胺类(2.6%)大环内酯类(1%),其中又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所占的比例为最大,应与这些药品在临床上所使用的频率高有关。青霉素类以口服为主,喹诺酮类主要为第三代,而第三代头孢菌素类也占一定比例,与文献报导[5]药疹的发生与新型药物的应用密切相关相符合,说明临床医师用药时合理掌握指征的重要性,也提示在新型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中更应谨慎。
   
  生物制品中破伤风抗毒素(11例)、狂犬疫(10例)为多,提示人民卫生知识有所提高及对犬类管理的重要性。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者,临床上常采用小剂量分批注射,但事后依然有相当一部份会发生过敏反应。

    传统观念中,认为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见于青霉素等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化学药物,对中草药引起的不良反应给患者造成的危害了解不深。本文统计中药排第4位占7%,主要是感冒用药和针剂,由于感冒是常见病,感冒药是非处方药及多为复方剂型,加之广告的宣传,大部份患者均自行购药,可见存在滥用现象。陈红清[5]就提出中成药在临床中的应用较多,但因其多为复方,所以常难以确定何种中药过敏[6]。

    20世纪60年代,上海华山医院皮肤科统计的致病药物主要有4大类:磺胺类占首位,余依次是解热镇痛剂、抗生素类及镇静抗惊厥剂。到90年代,再次统计,结果显示其致病药物则以抗生素类跃居首位,而其中以头孢菌素为主;别嘌呤醇为主的抗痛风药与抗生素并列;其余依次为解热镇痛剂、镇静抗惊厥剂及磺胺药[7]。陈红清也统计1988~1992年间尚无对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过敏的病例;1993~1997年间,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病例大幅上升,还出现了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药物过敏的病,而磺胺类药物过敏者有减少的倾向[5]。由此见致敏药物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药物种类、剂型的不断增加,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临床医生选择药物的改变而改变。
   
  从表2看,皮损类型以麻疹样型最多,占40.7%,主要致敏药是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类为主的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其次为荨麻疹型和多形红斑型、固定型,这与陈红清报道基本一致。荨麻疹型的致敏药主要是抗生素和生物制剂;多形红斑型的致敏药主要是抗生素、解热镇痛药、中药制剂;固定型仍以解热镇痛药居多;光敏皮炎型则以中药居多;但重症药疹(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重症多型红斑)主要致敏药是青霉素类、头孢菌类为主的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本文所统计的肝功异常并非均见于重症药疹,也见于麻疹样型和多形红斑等非重症药疹,临床医师应给予高度重视。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有病必医必药,因此药疹的发病率日趋增高,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抗菌素类药物引起的药疹所占比例有所上升,有学者[8]认为滥用药物是引起药疹的原因之一。因此,严格掌握指征,按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提示用药,尽量避免大处方及多种易致敏药物同时应用,还应减少不必要的预防性用药,临床医师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此外,在用药前应认真询问药物过敏史,对于既往有药物过敏史的病人,应避免使用致敏药物及可能发生交叉过敏的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本文就有2例解热镇痛药所致的固定型药疹长达1~2年仍在用致敏药。另外医生应加强临床药理学、药物动力学或药物代谢学的知识学习,做到合理用药,这是减少过敏反应发生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0~626.

  [2]冯和平,建民.108例住院药疹患者的临床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8,27(5):312~313.

  [3]王侠生,朱月明,孙清娟.别嘌呤醇药疹26例临床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2,21:301~302.

  [4]谢淑霞,赖维,陆春,等.202例药疹的临床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0,29(2):84~86.

  [5]陈红清,陈志强,岳晓玉,等.202例药疹住院病例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9,32(2):130.

  [6]赵新先.中药注射剂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227.

  [7]王侠生.药疗[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23):36~39.

  [8]李世荫,周劲松.药物变态反应好发因素的临床研究—治疗因素[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6,5(2):82~85.


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000.

作者: 何倩,杨国良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