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4期

黄石市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AIDS相关知识与行为特征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FCSWs)艾滋病(AIDS)知识知晓情况和行为特征,探讨针对FCSWs的宣传干预方法。方法选择黄石市某中心城区娱乐场所FCSWs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72名FCSWs,AIDS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回答正确率在37。结论FCSWs对AIDS知识知晓率较低,高危性行为较普遍,应加强对该人群宣传......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FCSWs)艾滋病(AIDS)知识知晓情况和行为特征,探讨针对FCSWs的宣传干预方法。方法 选择黄石市某中心城区娱乐场所FCSWs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172名FCSWs,AIDS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回答正确率在37.8%~83.1%之间,坚持使用安全套的人占64.6%,从不使用的占14.5%,有吸毒史者占2.3%。结论 FCSWs对AIDS知识知晓率较低,高危性行为较普遍,应加强对该人群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推广安全性行为理念,遏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

【关键词】  艾滋病;危险性行为;调查

  为了推广湖北省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项目,我们选择黄石市某中心城区开展了娱乐场所高危人群行为干预项目,于2005年5~6月对该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Female commercial sex workers, FCSWs)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特征进行了基线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通过走访辖区内娱乐场所,登记调查时在场所内工作并承认自己近一个月内有商业性性行为的女性,按桑拿按摩场所(Ⅰ类场所),卡拉OK厅、夜总会、旅馆(Ⅱ类场所),路边小发廊、洗脚休闲(Ⅲ类场所)分层分别随机抽取80、60和40名共180名FCSWs为访谈对象。

  1.2  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统一设计的表格,面对面深入访谈,调查内容包括FCSWs的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性病史和既往求医史等。

  1.3  资料分析 

  采用EXCEL软件录入并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共调查180名FCSWs,其中有8名被调查者拒答,占4.4%, 有效调查172名,占95.5%。172名FCSWs的平均年龄23.4岁(16~33岁),文化程度:初中占60.5%,小学及以下占25.0%,高中(职高)及以上占14.5%,婚姻状态:未婚占67.4%,未婚同居占14.0%,已婚占18.6%。

  2.2  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

  2.2.1  一般知识 

  调查对象中85.5%的人听说过艾滋病,80.2%的人知道艾滋病可以传染,但对“一个看上去健康的人可能是艾滋病感染者”的知晓率较低,为40.1%。

  2.2.2  传播途径知识 

  对于有关HIV传播途径的8个问题,全部回答正确的仅占8.1%, HIV的三种传播途径(性途径、血液、母婴)回答正确的比例分别为83.1%、80.2%和66.3%,对于握手、同桌吃饭、共用衣物、蚊虫叮咬等日常生活接触是否会导致传播的问题,FCSWs有较多错误认识,各题回答正确的比例分别为47.1%、45.3%、43.6%和37.8%,详见表1。表1  172名FCSWs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回答情况(略)

  2.2.3  预防知识
 
  对于有关预防AIDS传播的5个问题,回答全部正确的占15.1%,认为每次性交都正确使用安全套、注射吸毒不共用注射器有助于预防AIDS的分别占62.8%、63.4%,认为性交后冲洗阴道/阴茎和口服或外用避孕药不能预防AIDS的分别占45.3%、59.9%,详见表2。表2  172名FCSWs对艾滋病预防知识回答情况(略)

  2.3.1  吸毒情况 

  172名FCSWs中,4人(占2.3%)承认有吸毒史,均为口吸。

  2.3.2  性行为特征 

  172名FCSWs中,68.0%初次从事商业性性服务发生在18~23岁之间,平均1wk提供商业性服务10.8人次。其性行为和安全套使用情况见表3。未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原因有性伴反对、怕麻烦和节约费用。35.9% FCSWs回答有固定男友/配偶,与其性交时很少使用安全套。表3  172名FCSWs的性行为和安全套使用情况性行为人数构成比(略)

  2.4  自诉患性病及就医情况 

  172名FCSWs中,15.7%自述近1年内有过外阴瘙痒、白带异常、非月经期下腹部疼痛、排尿时有疼痛或烧灼感、生殖器上出现皮肤破损或增生物等性病样症状。患性病或有类似症状时,45.3%会选择去公立医院,34.3%选择去私人诊所,20.4%选择自己购药或不治疗。

  3 讨论

    FCSWs掌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她们的高危行为对HIV的流行和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该城区各类娱乐场所均存在提供直接和间接的性服务现象,尤其在桑拿按摩及发廊类场所较普遍。FCSWs流动性大,年龄偏小,平均年龄23.4岁;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中小学文化程度占85.5%,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知晓率较四川报道[5]低,虽然她们大多数知道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及主要传播途径,但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于握手、同桌吃饭、蚊虫叮咬能否传播HIV的回答正确率仅为47.1%、45.3%、和37.8%,性交后冲洗阴道/阴茎和口服或外用避孕药是否有助于预防AIDS的回答正确率只有45.3%和59.9%,与客人之间无保护性行为(不用或有时使用安全套)者占35.4%,这提示我们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对AIDS/STD知识还缺乏必要的了解,这些错误认识可能会使她们采取一些错误的方法来预防AIDS传播,使她们既容易成为AIDS/STD的受害者,也容易成为AIDS/STD的传播者,知识的改变是行为改变的前提,缺乏预防知识和不良的行为是造成艾滋病传播流行的社会因素,全方位、分层次开展健康教育,提高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

    监测表明[6]在HIV传播方式上,湖北省大部分农村地区是以参与地下非法卖血感染为主,而武汉等大中城市主要是经性途径传播为主,HIV感染者通过性途经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安全套作为预防AIDS/STD的有效措施,已经得到证实[2],在安全套的实际应用情况调查中发现,不安全性行为普遍存在, FCSWs在提供服务时从来不用或不能坚持的占35.4%,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占64.6%,而这类人群中只有31.3%(46/137)认识到使用安全套是为了预防AIDS/STD,不能正确使用安全套、不正确的就医行为都提示我们应在此类人群中开展行为干预工作,推广实施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项目,加强宣传安全套在预防AIDS/STD中的作用,推广安全性行为理念,改变高危险性行为,有效遏制通过性途经传播艾滋病。

【参考文献】
    [1]吴尊友,祈国明,张家鹏. 艾滋病流行与控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39~56.

  [2]Lau JT, Tang AS, Tsui H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dom use,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and location of commercial sex transaction among male Hong Kong clients[J]. AIDS,2003,17(1):105~112.

  [3]余冬保. 中国AIDS防制工作中的健康教育模式[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4,10(1):71.

  [4]吴尊友.艾滋病危险行为与行为干预[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321~322.

  [5]唐克志,孙红光.某区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现状与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03,30(5):706~707.

  [6]张艺,詹发先,陈慧萍,等.湖北省2003年HIV监测结果分析[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4,15(3):16~18.


作者单位:黄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 黄石 435000.

作者: 龙昌伟,吴晓红,肖少卿,柯贤洲,陈文胜,邓健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