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5期

广西沿海及沿边地区霍乱疫源监测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广西沿海及沿边地区的霍乱疫源监测资料,为霍乱监控关口前移提供依据。方法2004~2006年间在沿海及沿边地区建立了包括15个市(县)在内的监测网络,开展腹泻病人粪便、重点人群粪便、水体、食品和其它外环境等标本的检索,收集监测数据,对检出菌株进行复核、噬菌体生物分型及毒力基因......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摘要:目的 分析广西沿海及沿边地区的霍乱疫源监测资料,为霍乱监控关口前移提供依据。 方法 2004~2006年间在沿海及沿边地区建立了包括15个市(县)在内的监测网络,开展腹泻病人粪便、重点人群粪便、水体、食品和其它外环境等标本的检索,收集监测数据,对检出菌株进行复核、噬菌体生物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 结果 2004~2006年期间未报告人间霍乱疫情。15个监测点检索腹泻病人粪便116 815份、重点人群粪便72 327份、水体7 632份、食品12 739份及其它外环境标本2 510份,从1 113份水产品标本中检出9株霍乱弧菌(检出率0.81%),海产品及水体未检出阳性。9株霍乱弧菌除1株为O139血清群外,其余8株均为O1群埃尔托霍乱弧菌,其中稻叶型占75.00%;9株菌均为非流行株或非产毒株,8株O1群埃尔托型霍乱弧菌中24K占75.00%、30K占25.00%。 结论 水产品是广西霍乱监控的重点,提示应加强对水产品的检索,并教育群众不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

【关键词】  霍乱;疫源;监测;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历年来是霍乱流行的重点地区,传染源主要以外省或邻国传入为主,流行地区集中在沿海及沿边地区。为了及时掌握广西霍乱疫情动态,及早发现疫源,以将疫情控制在局部范围和萌芽状态,实现关口前移的目的,我们于2000年起开展以沿海及沿边地区为主的霍乱疫情监测,现将2004~2006年的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来源  沿海及沿边地区共15个监测点的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广西霍乱监测方案》开展的腹泻病人、重点人群、食品、海(水)产品、水体和其它外环境等标本的采样及实验检测结果、腹泻病门诊登记资料等。

  1.2  方法

  1.2.1  布点  沿海地区包括北海市、钦州市、合浦县3个市(县),沿边地区包括凭祥市、宁明县、龙州县、靖西县、西林县、隆林县、南丹县、全州县、贺州市、梧州市、岑溪市、陆川县12个市(县),共建立监测点15个县(市)。各地以各级医疗机构为监测医院,建立并健全腹泻病门诊。

  1.2.2  监测内容及标本量  ①腹泻病人及疑似病人粪便:每地至少完成腹泻病门诊就诊量的30%,大约每市(县)完成1 500~1 800份的任务量;②重点人群粪便:每市(县)每年至少完成1 000份;③食品包括海(水)产品:每市(县)每年约完成300~500份;④水体:各市(县)每年完成各种污染水体300~500份。

  1.2.3  标本的采集和检测  15个市(县)对腹泻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粪便采样,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和处理;对重点人群(包括渔船民、饮食服务行业人员、流动人口、民工、疫区人群等)进行粪便采样;对外环境(包括污染水体、易污染食品、海水产品、苍蝇、其它等)开展侧重点不同的时点、定点采样监控。所采集的各类标本送达各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后,检验人员按要求[1]对标本进行霍乱弧菌的分离培养,发现可疑菌株立即报告和上送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各地检验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并对菌株进行复核、噬菌体生物分型、药物敏感试验和毒力基因检测。霍乱诊断血清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噬菌体生物分型试剂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毒力基因引物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2.4  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置  对检出阳性的病人立即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采样及医学观察,同时开展疫点消毒处理等综合性控制措施;对阳性标本进行流行病学查源,同时加大检索量和扩大检索范围,并开展环境的消毒处理。

  1.2.5  统计分析  对所收集的资料应用Excel数据库进行录入,并采用SPSS13.0和PEMS2.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腹泻病人粪便标本检索  2004~2006年期间共采集116 815份,其中沿海地区3县(市)34 898份、沿边地区12县(市)81 917份,均未检出阳性。

  2.2  重点人群粪便检索  3年间共检索渔船民、饮食从业人员、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72 327人份,未检出阳性,见表1。

  表1  广西2004~2006年沿海及沿边地区重点人群霍乱检索(略)

  2.3  水体检索  共对7 632份水体标本包括河水、沟水、塘水、海水、污水及其它水体等进行检索,未检出阳性。见表2。

  2.4  食品检索  对12 739份食品包括水产品、海产品、熟食品、凉拌菜及其它食品进行检测,其中北海市从水产品中检出9株霍乱弧菌,水产品检出阳性率高于海产品(P<0.05);沿海地区检出阳性率高于沿边地区(P<0.05)。见表3。

  表2  广西2004~2006年沿海及沿边地区水体标本霍乱检索(略)

  表3  广西2004~2006年沿海及沿边地区食品标本霍乱检索(略)

  2.5  其它外环境标本检索  检索2 510份公厕、苍蝇及其它标本,其中沿海地区1 458份、沿边地区616份,均未检出阳性。

  2.6  菌株噬菌体分型及基因检测  9株霍乱弧菌分别经系统鉴定,除1株为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外,其余8株均为O1群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均为沿海地区的北海市从甲鱼、青蛙、乌龟和黄鳝中检出,其中稻叶型6株、小川型2株,O139血清群1株,均为不产毒/非流行株,8株O1群霍乱弧菌中24K占多数(75.00%),其次为30K(25.00%),详见表4。

  3  讨论
   
  霍乱是由O1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能引起大流行为特征的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和检疫传染病之一。广西自1961年以来发生了多次霍乱的流行,均以传入性为主,资料表明广西霍乱疫情与越南和广东疫情明显相关。90年代以前,广西霍乱流行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90年代以后转变为内陆沿边地区和沿海地区并存的格局[2]。广西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有较宽广的沿海地区,且与越南、广东省、湖南省和云南省相接壤,近几年这些毗邻地区时有暴发疫情或流行发生,对广西造成一定的威胁,随时有发生病例和流行的危险,因此,广西霍乱防控工作重点应放在沿海、沿边地区以及交通枢纽城市,在这些地区对霍乱疫源进行实时监控,以达到关口前移、高效防制的目的。

  表4  9株霍乱弧菌噬菌体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略)
   
  2002~2006年期间,广西连续5年无人间霍乱病例报告。监测结果表明,腹泻病人及重点人群中均未检出霍乱弧菌,与流行情况相符。而2005~2006年期间从外环境中陆续检出阳性菌株,但亦未发生感染至人的现象。霍乱弧菌在自然界的分布非常广泛,据文献资料,霍乱弧菌可在一些水体如海水、河水、塘水、井水、沟水等生存,主要依附于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而生存甚至可以越冬,因此,可在水体和海(水)产品中检出霍乱弧菌。本次所分离的9株霍乱弧菌经实验室噬菌体生物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均为非流行株或非产毒株。广西有宽广的沿海地区,海(水)产品丰富,一些地区的群众有喜生食和半生食海(水)产品的习惯,本次结果显示沿海地区检出率高于沿边地区,提示前者感染的危险性高于后者。本次检出霍乱弧菌的样品均是水产品,以青蛙、乌龟等为多见,根据流行病学追溯,多来自外省如广东省和海南省等地的批发市场,而海产品和水体标本均未检出,与其它省份的结果稍有差异[3,4],亦可能与检索的量尚不够有关。尽管本次检出的均是非流行株或非产毒株,但提示水产品受到污染的可能性最大,且随时有通过毒素基因的传递而携带毒力的可能[5],表明水产品是我自治区监控的重点,提示应加强水产品的检索,并且教育群众不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同时也给新时期霍乱预防控制提出新的问题,如对于检出阳性的海(水)产品事件如何处置,检出时间的滞后给流行病学追溯和处理带来困难,以及处理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和成本效率的关系等值得思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控司. 霍乱防治手册[M]. 第5版. 北京: 1999,44~48.

  [2] 董柏青. 广西霍乱百年史[M].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70~74.

  [3] 王晓萍,郭维植,詹銮峰,等. 2005年福建省霍乱弧菌流行菌型特征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7, 17(11):1965~1967.

  [4] 王晓红,张素燕,陈文善,等. 海、水产品霍乱弧菌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6,16(11):1364,1382.

  [5] 阚飙. 霍乱监测的新问题[J]. 传染病信息,2006, 19(1):16~17.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南宁 530028.

作者: 林玫,董柏青,李翠云,王鸣柳,方锦嵩,权怡,张杰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