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12期

医院感染调查分析与对策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制与降低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07年住院患者病历10865份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006~2007年发生医院感染386例次,感染发生率为3。感染率最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率越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次是......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制与降低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06~2007年住院患者病历10 865份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 2006~2007年发生医院感染386例次,感染发生率为3.55%。感染率最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率越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次是泌尿道、胃肠道。医院感染中病原体检出265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3.03%。 结论 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针对各种相关因素和特征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侵袭性操作,对重点科室加强监测等,以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关键词】  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与特征;调查;感染率

  Survey of hospital infec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GUO Jian-hua, LI Hong-min, HU Bai-lin, et al.

  ( Baiyu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Guangzhou 510500, Guangdong, P. R.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relevant factors of hospital infection.  Methods  Medical records of 10 865 patients from 2006 to 2007 were retrospectively surveyed and hospital infectio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Between 2006 and 2007, there were 386 cases of hospital infection (3.55%). Totally 265 bacterial strains were detected and gram negative bacteria  occupied 53.03%. Conclusion  The work of manage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 be strengthened to reduce hospital infection.
     
  Key words: Hospital infection; Relevant factors; Anaylsis   

  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相关因素和流行病学特征,从而有效地采取综合性针对措施,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现就我院2006~2007年医院感染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筛选  查阅我院2006~2007年全部住院患者的病历,由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对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填写统一表格,逐项登记核对后进入统计与分析程序。

  1.2  入选病例标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定。保留符合标准者为本文分析病例对象,不符合标准者予以剔除。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发生率  调查2006~2007年全部住院病历12 046份,删除住院48h内出院例数1 181,即实查住院病历10 865份,发生医院感染386例次,感染发生率(下称感染率)3.55%,重症监护室(ICU)感染发病最高(10.32%),其次是呼吸科(7.09%),详见表1。

  表1 各临床科医院感染发生率(略)

  2.2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占构成比)  2006~2007年10 865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86例次,发生率3.55%,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下呼吸道感染144例次,占37.31%,上呼吸道感染101例次,占26.17%,其次是泌尿道75例次(19.43%);胃肠道37例次(9.59%);皮肤软组织感染9例次(2.33%);手术切口5例次(1.3%);其他15例次(3.88%)。

  2.3  医院感染患者年龄组比较  医院感染者最小1岁,最大100岁。不同年龄组医院感染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呈正相关(r=0.9075),而且60~岁组感染发生率最高(7.36%),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4  医院感染发生季节比较  冬春季(10~3月)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42%(228/5153),与夏季(4~6月)的2.61%和秋季(7~9月)比P均<0.01,但夏与秋季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P>0.05),见表2。

  2.5  医院感染发生与住院时间关系  调查显示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呈正相关(r=0.9446),相关系数有显著性意义(r=5.76,n’=4,P<0.01);而且,不同住院天数组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6.24,n=5,P<0.01),见表2。

  表2  医院感染与年龄、季节、住院时间关系比较(略)

  2.6  医院感染病原菌检测  在386例次医院感染患者中,细菌培养阳性标本共检出265株病原蓖,其中革兰阴性菌140株,占53.03%,革兰阳性菌76株,占28.67%,其余详见表3。

  表3  医院感染检出病原菌分布(占构成比)(略)

  3  讨论

  3.1  医院感染与疾病的关系  我院医院感染率为3.55%,低于国家卫生部要求(二级医院感染率应≤8%),符合二级医院的合格标准。感染率较高前四位是ICU、呼吸科、脑外科、心血管内科(见表1)。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患者病情严重、病程长、年龄偏大、免疫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和缺陷、卧床时间较长、多数合并1~3种基础疾病,而且多数情况下需使用一种或多种抗菌药物控制感染。一旦发生医院感染就较难控制。这些都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这些科室加强医院感染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首先对ICU室采用了目标性监测,为改善卫生环境及各项治疗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取得良好效果。

  3.2  患者医院感染部位  我院的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37.31%),其次是上呼吸道、泌尿道、与文献报告相近[1]。分析原因,可能与医院是病原体聚集的场所,而且人员流动性大,容易造成医院空气污染,通过陪护、探病等活动,可引发交叉感染。另外,侵袭性操作如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留置导管和基础护理不到位等均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病房通风换气和消毒,同时加强对吸痰、雾化吸入、呼吸机、氧气湿化瓶的消毒管理,防止外源性病原微生物的直接吸入。做好基础护理,加强手卫生,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技术操作,尽量避免不必要侵袭操作,是预防由呼吸道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3.3  医院感染与患者年龄密切相关  本结果显示医院感染随着患者年龄增加而增加(r=0.9075),而且,60~岁组感染率为7.36%,显著高于其它年龄组感染率(P<0.01)。这是因为老年患者各种器官功能减弱,免疫力下降,而且又患多种疾病,如糖尿病、慢支、心血管病、脑部疾病等,病程长、易反复,这些都是诱发医院感染的因素。因此,对老年患者要加强营养和支持疗法,积极治疗原发基础疾病,提高免疫力,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3.4  医院感染与住院时间长短相关  从表2显示医院感染随着住院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r=0.9446),相关系数有显著性意义(tr=5.76,n=4,P<0.01)。特别指出的是住院30d以下者医院感染率为2.24%(236/10559)、住院30d以上者医院感染率为49.02%(150/306),相对比后者医院感染率为前者的21.88倍。表明住院30d以上的患者应列为预防医院感染的重点,特别是住院时间越长,更应注意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把好这一关,可以大幅度降低医院感染的罹患率。

  3.5  医院感染与病原菌  由表2中各菌占的构成比可以看出,病原菌检出,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3.02%,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占多数。与国内文献报道[2]相似。另据对检出菌中162株的药敏检测结果,162株菌均有耐药,其中耐4种以上抗生素的占80%,提示多重耐药严重,我们临床医生在用药上应遵照国家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应用抗生素。以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并减少医院感染率。

【参考文献】
    [1] 何春荣,邓小如,刘文和,等 . 1529例医院感染因素分析[J] . 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2002,12(2):105~106.

  [2] 张金艳,单保恩,王明霞 . 两年医院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药敏检测分析[J] . 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2002,12(6):473~475.


作者单位:

作者: 郭建华,李红民,胡柏林,江梅仙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