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12期

海南省居民体质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海南省居民体质指数(BMI)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主要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海南省36个居委会/村委会,1800个住户中的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自制问卷实施入户调查及体测。结果样本人群BMI正常居民占60。0,男女BMI值均低于2000年全国水平,而均高于1992年海南......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海南省居民体质指数(BMI)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主要相关因素的关系。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海南省36个居委会/村委会,1800个住户中的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自制问卷实施入户调查及体测。 结果 样本人群BMI正常居民占60.1%,低体重或消瘦人群占31.9%,超重与肥胖人群占8%。男性BMI均值为20.6,女性BMI为21.0,男女BMI值均低于2000年全国水平,而均高于1992年海南省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地区类型、城乡差异、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等因素为BMI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海南省居民超重率呈上升趋势,在海南省营养不良、消瘦的情况比超重肥胖更加严重。海南省年轻人营养不均衡,必须注重主要影响因素的改善,加强健康教育。

【关键词】  体质指数(BMI);影响因素;居民;海南省

  Survey of health status of residnts in Hainan Provinc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YANG Bin, ZHAI Feng-ying, PAN Xian-hai, et al.

  (Hainan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aikou 570203, Hainan, P. R.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rvey the distrit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MI of residents in Hainan Province and the main relevant factors. Methods  Multi-stage stratified an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s were utilized and 36 resident committees/ villagers' committees in Hainan were randomly chosen as the survey sites and residents in 1800 households were surveyed.. Results  There 60.1% of the residents surveyed were with normal BMI and the rate of low-weighted or marasmus population were accounted for 31.9% ,while over-weighted and obesity polulation accounted for 8%. The average BM indexes of male and female were 20.6 and 21.0 respectively, both being lower than that of the whole country and higher than the level of Hainan Province in 1992. The rate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creas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level. The results of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type of regions, rural-urban differences, age, occupation and education level we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Conclusion  The overweight rate of Hainan residents shows an increasing trend. However, malnutrition and marasmus are more serious health problems  than that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Hainan Province. Thus attention be paid to nutrition balance of the young in Hainan Province and effective measures inclduing health education be carried out.

  Key words:  Body mass index (BMI);  Influencing factors

  人的体质是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和心理品质等相对稳定的全部。体质的好坏受遗传变异、营养条件、体质锻炼、生活与工作环境诸多因素的制约。英国和西欧将近200年来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的一半归功于营养和体质的改善,北欧工业革命极盛时期的长期经济增长有一半以上归功于其体格发育的增长。相反,营养状况不好,将直接阻碍经济的发展,粗略估计几个亚洲国家由于营养不良造成劳动生产力损失为国内生产总值的2~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膳食模式的改变,人群超重和肥胖率无论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呈上升趋势,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肥胖已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同时超重和肥胖本身又是多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体质指数(BMI)是目前国际上评定超重或肥胖的最常用指标之一,本课题组在对海南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体质指数在海南省居民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据海南省城乡的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层,分层依据主要按经济类型即城乡(城市农村2个水平)和地区类型(地级市级县级3类地区)两个分析因素,共6个类型。先将海南省18个市县按上述原则分为6个层次,按照分层整群的方法在每个层次中抽取1个代表市县作为项目县,涉及调查市县6个。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在每个项目市县中抽取3个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整群的方法分别从每个样本镇中各抽取2个居委会/村委会作为项目点,每层6个项目点,全省共计36个项目监测点1800个住户中所有居民作为调查对象[1]。

  1.2  方法  本次调查按照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总体方案》[1,2]调查表格,个别项目进行修改,经培训后的调查人员持调查表实施面对面问卷调查及体测。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身高、体重、血压(≥15岁)、血糖(≥30岁)以及主要疾病史等。评定标准: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推荐的标准进行评定,即BMI<18.5为消瘦,18.5≤BMI<24为正常,24≤BMI<28为超重、BMI≥28为肥胖[3]。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2建立数据库,采用sas9.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OR及其95%CI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海南省居民BMI基本情况  全省实际调查人数有效问卷为4244人份,按照第五次人口普查海南省人口7867500人计算,本次调查人口比例约为1/1854人口抽样,比例大于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的1/5000人口比例。调查结果:海南省BMI正常居民占60.1%,低体重或消瘦人群占31.9%,超重与肥胖人群分别占5.9%和2.1%。均低于我国2002年全国调查结果(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见表1。

  2.2  不同BMI在各经济类型地区居民的分布  各种体质人群分布情况可以从表1右边部分显示出来,正常人群在经济发展不同的地区分布差异不大,但是低体重消瘦人群分布于经济水平较低的县级地区比重较高,而超重人群比率最高的是经济较发达的地级地区,然后是县级市,县级地区占比重较少。肥胖人群县级市与地级市比重均大大高于县级地区。

  2.3  不同性别人群BMI比较  全省4242人份的调查回收卷统计结果,BMI正常居民2545人,占60%,其中男性异常占19.3%,女性异常占20.7%。男女分层统计结果,男性居民中超重和肥胖分别占5.22%和2.33%,营养不良消瘦占30%;女性居民中,超重和肥胖分别占6.52%和1.8%,营养不良消瘦占34.4%。可见,海南省居民从性别上分别分析结果,营养不良消瘦的比例远超过超重和肥胖。
从居民体质BMI角度分析,不同居民体质状况的性别差异也较显著,BMI异常人群中,女性高于男性,对BMI分层分析结果,女性营养不良消瘦和超重均高于男性,而男性肥胖比例高于女性。

  2.4  年龄对BMI的影响  按年龄组对BMI分层分析,18~岁(青年)消瘦、超重、肥胖方面均远远超过其他年龄段,随着年龄的增长,超重和肥胖出现的比例下降,可见超重和肥胖发生的年龄前移,海南省年轻人营养均衡出现问题;对成人按年龄分组进行BMI分层分析,青年人(18~岁)BMI正常者占75.3%,消瘦占18.3%,超重占5.3%。中年人(45~岁)BMI正常者占74.4%,与青年人相近。但中年人超重发生率已经加大,为10%,消瘦发生率为13%。可见中年人的超重现象趋于严重,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老年人BMI异常情况较严重,正常者仅占63.2%,消瘦占26.7%,问题较大,超重问题依然严重,占8.9%。

  2.5  不同民族人群BMI分析  对海南省不同民族BMI统计分析结果,民族间体质状况差异不显著。

  2.6  不同职业和文化程度人群BMI分析  按照职业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在海南省调查资料中,农民占58.9%,其他城镇居民占41.1%,比例为1:1.43,与项目设计调查人群城乡人口比例1:1.5相近。农民和干家务活的人群BMI正常的比例较高,学生体质营养不良消瘦比重较大,是营养干预的对象和重点。农民超重和肥胖比例较小,超重肥胖比重较大的职业人群是工人、干部、家务人员,其中干部占14.1%为超重,7.7%为肥胖,工人占19.1%为超重,3.7%肥胖。均为各职业人群中较高。值得注意的是家务人群超重为16.1%。见表2左边部分。

  从文化程度分析,文化程度高的人群超重和肥胖发生率较高,大专文化人群超重为9.8%,而肥胖为5.9%。显现出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营养不良消瘦比率下降,而同时超重和肥胖比率提高的趋势。见表2右边部分。

  2.7  体质指数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分析  海南省居民影响体质指数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4,5],将居民体质指数BMI为因变量,经对符合此方法的可能影响体质的生活地区经济类型city、城乡因素add、性别sex、年龄age、民族nation、职业prof、教育程度edu等因素为自变量。通过编写SAS程序完成调查数据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逐步法筛选自变量,最大似然法进行参数估计,拟合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有5个自变量被引入模型,分别为地区类型、城乡差异、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从标准化回归系数来看,地区类型与城乡因素对居民体质状况有影响,随着城市化发展、规模扩大、经济水平提高,超重、肥胖的危险性增加。生活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地级、市级地区以及生活在城市比县级和农村患超重或肥胖有更高的危险性。年龄越高、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引起超重和肥胖。职业因素回归系数为负值,表明居民职业是保护因素。从OR值及95%可信区间估计情况:生活在经济发展较大地区、城市、年龄较大、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患超重肥胖危险性是生活在低一级的地区、农村、年龄组小、教育程度低的人的1.1~1.7倍。从OR值可看出年龄的大小对体质影响最大,见表3。回归模型拟合的logistic回归方程为:

  logitP=-3.9656+0.0983city+0.3507add+0.4991age-0.1665prof+0.4028edu

  3  讨论

  在海南省营养不良、消瘦的情况比超重肥胖更加严重。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超重与肥胖出现的比重越来越高。18岁~年龄段(青年)消瘦、超重、肥胖方面均远远超过其他年龄段,说明海南省年轻人营养均衡出现问题,年轻人更应该关注营养均衡。学生体质营养不良消瘦比重较大,是营养干预的对象和重点。不同职业人群BMI差异比较结果,工人、干部、家务人群比其他人群超重、肥胖比重较高,这与该人群活动有很大关系,值得关注。与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比较,海南男性与女性超重和肥胖均占5.3%,女性提高57%,男性提高42.5%[6]。预计今后肥胖患病率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
  
  2000年中国9省20~45岁成人BMI均值男性为22.4,女性为22.5[7]。本次调查男性BMI均值为20.6,女性BMI为21.0,男女BMI值均低于2000年全国水平。本调查显示,不同学历水平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不同:显现出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营养不良消瘦比率下降,而同时超重和肥胖比率提高的趋势。原因可能是高教育居民经济水平高,更加容易获得食品,因此消瘦与营养不良随着教育水平提高而下降。而超重和肥胖随教育程度提高而上升,表明了海南省教育程度提高对均衡营养的作用甚微,可见海南省在均衡营养、平衡膳食方面的健康知识传播存在问题,教育程度的提高不能使超重和肥胖下降,该结果与其他省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别[8]。

  本研究显示,随着城市化发展、规模扩大、经济水平提高,超重、肥胖的危险性增加。生活在经济水平较高的较大地区和生活在城市比县级和农村的居民患超重或肥胖有更高的危险性。年龄越高、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引起超重和肥胖。职业因素为负值,表明居民职业是保护因素。

【参考文献】
    [1] 杨晓光,孔灵芝,翟凤英,等.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总体方案.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1~474.

  [2] 翟凤英,杨晓光.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二:2002膳食与营养素摄入状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31.

  [3]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联合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中国成人体质指数分类的推荐意见简介[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35(5):349~350.

  [4] 马林茂,金水高,翟凤英,等.高血压患病率及高血压与膳食因素的关系.中国八省居民健康与营养状况.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8~40.

  [5] 薛富波,张文彤,田晓燕.SAS 8.2统计应用教程.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4:212~227.

  [6] 杨斌,冯礼明,王红美,等.海南省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状况分析.卫生研究.1997,26(6):404~408.

  [7] 王惠君,瞿凤英,杜树发,等.1989~2000年中国九省成人体质指数分布的变化[J].卫生研究.2006.35(6):794~797.

  [8] 沈清,范春红,陈定湾.浙江省居民体质指数与相关疾病关系.中国公共卫生.2007.23(9).


作者单位:

作者: 杨斌,翟凤英,潘先海,李永忠,陈燕秋,程秀玉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