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14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分析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PU)主要是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具有周期性发病、容易反复等特点。溃疡性出血是其主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占消化性溃疡的7%~30%,溃疡性出血经内科治疗后,5年内再出血率为10%~15%,病死率为2%~9%[1],因此,该病的治疗是临床的重点。单纯的西医或中医治疗有时会有其局......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PU)主要是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具有周期性发病、容易反复等特点。属于中医“胃脘痛”、“痞证”、“反胃”、“吐酸”范畴。溃疡性出血是其主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占消化性溃疡的7%~30%,溃疡性出血经内科治疗后,5年内再出血率为10%~15%,病死率为2%~9%[1],因此,该病的治疗是临床的重点。单纯的西医或中医治疗有时会有其局限性,本文主要探讨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出血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自2002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溃疡性出血患者,共92例,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治疗组(A组)46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B组)46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病理及临床情况均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在休息、禁食、补液、输血、抗休克等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雷尼替丁(国产)0.15g,溶入生理盐水20m1中,每日两次静推;氨甲环酸0.2g溶入生理盐水20ml中,每日两次静脉推注。B组在西医治疗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大黄3~6g,黄连6~9g,黄芩9~18g,白芨20~30g,具体剂量依体重加减,每日2剂,煎成糊状,每1~2h服用2汤匙。两组均连续治疗3天,3天后给予常规的系统抗溃疡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  止血有效率
 
  显效:经治疗24小时后症状明显好转,血压正常,血红蛋白稳定,大便开始转黄;有效:经治疗48小时后症状明显好转,血压正常,血红蛋白稳定,大便开始转黄;无效:经治疗72小时后患者仍有消化道出血,血压不稳定,脉速,血红蛋白仍有下降。总有效率(%)=(有效+显效例数)/观察例数×100%。

  1.3.2  治疗效果的判定 
  
  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反应,主要监测的客观指标为失血症状缓解时间、大便的转黄时间及平均输血量。

  1.3.3  用药前后分别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以及药物的副作用。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应用SPSS软件,配对的定量资料用t检验,定性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表示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

  2  结果

  2.1  止血有效率 

  A组的止血显效率47.82%,B组为76.0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在溃疡性出血的止血方面明显优于A组。A组无效6例,4例加用中药治疗3天后出血停止,2例仍无效改为外科手术治疗。B组2例无效改为外科手术治疗。详见表1。表1  两组止血率的比较(略)注: *χ2=7.79 ,P<0.01。

  2.2  两组疗效对比 

  两组都能达到止血效果,但B组在治疗过程中的失血症状缓解时间为(2.3±0.9)天,大便转黄时间为(4.7±1.2)天,平均输血量为(105±31.5)ml,均明显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2。表2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略)

  2.3  副作用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严重的副作用及化验室检查的异常,主要表现见表3,两组间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停药后不良反应均消失。表3  两组副作用比较(略)

  3  讨论
      
  目前公认的消化性溃疡主要发病机制是黏膜的保护机制和攻击因子之间失衡造成的,其中攻击因子占主要的地位,攻击因子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攻击因子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和胆盐,其中胃酸为主要的攻击因子;外源性攻击因子包括摄入食物的物理、化学和温度特性,酒精和许多药物(尤其是NSAID),以及幽门螺杆菌等。而溃疡性出血是由于攻击因子侵蚀溃疡基底或其周围血管破裂所致。体外试验中发现,血小板的聚集、解聚以及血液凝固和溶解都依赖胃液的pH值,当pH<6.8时,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才开始出现异常,至pH<6.0时,血小板的解聚开始发生[2]。同时,留传统中医的特色,又有现代科学的新内容,应以传统方法和现代技术相结合为重点,融合中西医认识为一体。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综合两家之长处,取得良好效果。其止血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与国内的许多报道相同。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失血症状的缓解时间、大便转黄时间、平均输血量,也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治疗溃疡性出血的疗效方面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无效的2例出血量均超过1 000m1,其中 1例为巨大溃疡合并肝功能损害,年龄均在60岁以上,可能与年龄大、机体状况差以及原发病等因素有关。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口干、头痛、转氨酶增高,停药后上述不良反应消失,两组间的副作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可能与药物的观察时间短有关,应该继续长期随访。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治疗溃疡性出血方面比较理想,不仅起效快、疗效确切,而且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王子强,于云鹤,卢黎芳,等.消化性溃疡流行病学浅析(附15846例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J].实用内科杂志1993,13:409-41.

  [2]Green FW, Kaplan MM, Levine PH. Effect of acid and pepsin on blood coagulation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J]. Gastroenterology, 1978, 74(1): 38-43.

  [3]Lanas A, Artal A, Blas JM,et al. Efect of parenteral omepmazole and ranitidine on gastric pH and the outcome of bleeding peptic ulcer[J]. J Clin Gastroenterol 1995,21(2):103-106

  [4]沈一山.大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情况概述[J].山西中医,2003,19(1):18.

  [5]李裕怀.三黄泻心汤加味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1995,27 (12):33-34.

  [6]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29、352、582.


作者单位:河南第一荣康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3

作者: 张洪霞,杨淑平,郑惠梅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