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16期

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探索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大学生。健康教育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编号:GJZ03036)艾滋病(AID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传染病。总结在高校开展预防AIDS健康教育的经验和具体做法,对于不断改进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2资料收集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并经过项目组......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编号:GJZ03036)
   艾滋病(AID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传染病。总结在高校开展预防AIDS健康教育的经验和具体做法,对于不断改进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佳木斯大学2002年入学新生1 025名,男生627人,女生398人,年龄18~22岁,分别就读于理工、文史、医学、音乐和美术学专业。

  1.2  资料收集 

  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并经过项目组成员讨论,设计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调查者的一般情况,预防AIDS知识、态度、行为及接受AIDS教育的方式等。健康教育前对学生进行基线调查,基线调查后,针对上述调查结果,以上述人群为样本,对他们进行AIDS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后用同一问卷再次对原普查的学生进行调查。教育前发出调查问卷1 025份,收回1 020份,有效问卷99.1%,教育后发出问卷1 014份,收回996份,有效问卷99.3%。

  1.3  资料分析 

  资料收集后,经核实整理,用EPI info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

  2  健康教育的教学形式

  2.1  课堂教学 

  按教学计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其中AIDS健康教育的课时量为8学时,课程结束后,由教务处组织考试,试题从题库抽取,成绩计入学分(0.5学分) 。授课教师由本校健康教育教研室承担,教学方法主要运用参与式、启发式、举例法教学,既有教师的讲解,对学生起指导作用,又能在学生参与下进行讨论,活跃课堂气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布置课后讨论题,让学生课余时间查找资料,相互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结果或学习心得形成论文提交,这样把课堂延伸到课余时间。

  2.2  同伴教育 

  选用医学院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大学生,经过筛选并严格培训的方法,让合格的高年级医学生充当同伴教育者,由他们在医科、理工科、外语、文史、音乐类大学一年级新生中进行同伴教育。同伴教育就是先对同伴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然后再由他们向其周围的大学生传播知识和技能,甚至向更广泛的范围传播,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2.3  多媒体教学 

  组织学生观看《警惕艾滋病》VCD和《大学生性与爱》教学录像带。

  2.4  个别咨询 

  对于一些在课堂上没能解决的问题或个别疑问,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提出,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解答或课堂解答,学生不便当面询问时,也可以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形式向老师咨询。

  2.5  其他形式 

  采用了专题讲座、校园广播、报刊专栏、知识竞赛、发放大学生艾滋病指导手册及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活动等形式进行预防AIDS健康教育。

  3  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及原则
 
  3.1  主要内容 

  ①AIDS的基本概念;②AIDS的国内外流行趋势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造成的危害;③传播途径;④主要临床表现;⑤预防方法和措施;⑥禁毒知识;⑦无偿献血知识;⑧健康的恋爱、婚姻和道德观;⑨生育与避孕;⑩关爱、帮助、不歧视AIDS及HIV感染者;我国预防和控制AIDS的相关政策与法规;拒绝不良行为和不良诱惑的方法和技巧,以及相关的生活技能。

  3.2  原则 

  应结合我国情况,做到适宜、适时、适度。内容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不仅注重知识的教育,还要提高或改变学生的技能、态度和行为。授课要生动,达到讲得有味、听得带劲、学得扎实、受益终身。

  4  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学体会

  4.1  在AIDS教育中以课堂教学形式,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结果显示,教师和学生的反应都很积极,使受教育的大学生增强了自己选择健康行为的能力,对学生整体的健康素质有所提高。实践证明,课堂教育能使学生掌握系统完整的AIDS相关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知识水平,转变学生态度是有效的,但对改变学生行为方面是不够的。

  4.2  参与式教学法,它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运用灵活多样、直观、有趣的手段,鼓励学习者成为教学活动中的积极组成部分,并强调通过练习使学习者掌握所学的知识并灵活运用,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4.3  本次研究中进行同伴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在校大学生,大家没有心理隔阂,容易交流,没有生硬的说教,而是一种互动的方式,上面有讲述,下面有反馈,让受教育者深入其中,从生动的形式中获取正确的信息。结果显示:学生普遍提高了预防AIDS和安全性行为的知识水平,对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的态度变得比较同情,对安全套和有关性的话题不再敏感。同伴教育在提高AIDS/HIV感染者的预防知识、转变态度和纠正行为方面可以发挥特定的作用,可弥补由于课堂教学形式对改变学生行为方面的不足问题。同伴教育与当前素质教育是有机的结合。   

  4.4  在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有计划,有准备,并重视对教育效果的评价。从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来看,以健康教育课课堂教学形式,运用参与式教法,辅以同伴教育效果最好,教育前后学生对AIDS知识和态度得分均值见表1和表2。其它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影响力有限,形式、内容及实际效果都很难把握。表1  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知识水平比较(略)表2  教育前后学生对艾滋病的相关态度(略)

  5  对今后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思考

  5.1  领导重视,分工落实 

  将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对这项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和安排。做到政府主管部门定期督促检查,学校主要领导经常关心和过问,学校主管领导具体负责实施,学校的有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各高校的医务部门负责落实。

  5.2  提供条件支持 

  学校应为开展这项工作提供必要的财力、物力支持,如购买一些预防艾滋病的书籍、教材和宣传品供大学生和研究生阅读;选派教师进修学习,参加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学校要重视建立相关的科研课题,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不断提高师资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5.3  要强调关怀教育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尚有近半数大学生存在歧视和排斥心理。健康教育后,大学生对他们的态度与健康教育前相比,没有显示更多的宽容。对艾滋病患者提供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总体预防,而严厉的社会歧视会产生负效应,对人类战胜艾滋病是不利的。因为歧视会增加HIV暴露机会,害怕受到歧视和羞辱的人可能采取过激行为或隐匿病情,造成对社会更大的危害。大家应明白一个道理:每个人都可能面临艾滋病感染问题,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防止艾滋病的传播。

  5.4  要注意性行为教育 

  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艾滋病防治试验室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过度“开放”的性观念,有可能成为大学生群体中艾滋病传播的高危因素。在调查的1 020名大学生中,43.6%和30.2%的学生对婚前性行为和一个人拥有多个性伴持无所谓态度,而且教育后对这些问题的态度无明显改变。目前,在大学生中谈恋爱成风,甚至发生性行为,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思想已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性观念。存在性行为开放思想,就会有不端性行为的极大可能,也就会给这一群体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这就提示预防AIDS教育必须与性心理、性道德及安全性行为教育相结合,并对恋爱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建议在校期间不谈恋爱为益,使大学生树立正确和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性观念态度,并且采取正确的性行为。这一内容可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育方式来完成。

  5.5  开展网络教育 

  随着电脑的普及,从网上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也成了一个重要的渠道。本次研究显示,30.7%的学生曾从网上获得这方面的知识,49.1%的学生乐于接受网上教育,卫生和教育部门可专门建立一个学生网站开展健康教育。 

  5.6  建立健康教育负责制 

  《全国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方案》中对学校的宣传教育工作中明确规定:对健康教育的任课教师进行预防艾滋病及其相关知识的培训,到2005年达到100%;对入学新生发放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处方,到2005年发放率达100%;到2008年各类大、中学校完全开课率达到100%;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要备有一定数量的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的读物,到2008年达到100%。上述指标的实现,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抓落实的过程中,首先要抓各级领导和健康教育教师的责任心,制定健康教育负责制,层层把关,使健康教育工作不走过场,不漏掉一位受教育者。

  5.7  教师应该充实艾滋病知识 

  在实施本项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大学教师对性病、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这将影响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建议在对学生开展健康教育的同时,不应忽略对学校教师及有关领导的宣传教育。

【参考文献】
    [1]何景琳,许文青.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在中国[J]. 中国健康教育,2001,17(1):15.

  [2]果 强.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探讨[J]. 中国健康教育,2002,18(11):697.

  [3]段信美.国外大学生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中国高校医学,2003,111.

  [4]全国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方案(2004—2008).国艾办发[2004]4号.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医院管理处,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作者: 王佐卿 ,王树山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