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18期

集体心理治疗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集体心理治疗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180例恢复期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精神药物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对其中的90例进行集体心理治疗(治疗组),另90例为对照组的比较(对照组),采用BPRS、IPROS总分、DAS、SDS及SAS于治疗前和治疗后三个月时进行量表评定。结果:治疗组在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集体心理治疗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180例恢复期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精神药物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对其中的90例进行集体心理治疗(治疗组),另90例为对照组的比较(对照组),采用BPRS、IPROS总分、DAS、SDS及SAS于治疗前和治疗后三个月时进行量表评定。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三个月时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明显降低,IPROS总分与干预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BPRS总分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同时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亦均有明显减低,SAS及SDS标准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除BPRS总分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量表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后各量表评分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集体心理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心理障碍,提高社会心理适应能力。

【关键词】  集体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 缓解期 康复

  The effect of group psychotherapy intervention on rehabilitative schizophrenics

  Li Xiu-fang, SUN Yong-ju, ZHANG Xia

  (The  Fouth  People Hospital  of Liaocheng,Shandong 25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group psychotherapy on rehabilitation of schizophrenics. Methods:180 schizophrenics in remis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 were based on same psychiatric medicine, and assessed with BPRS,iPROS,SDS and SAS before and after 3 months' intervention.Results: In study group, the scores of IPROS, SDS, SAS and BPR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t the end of 3 months' intervention (P<0.01 or 0.001), but in control group, the score of BPR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while the scores Of IPROS, SDS andSAS did not 3 months' later (P>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cores of BPRS,IPROS,SDS,and SAS between two groups at the end of 3 months' intervention.Conclusions: Psychotherapy can improve negative symptoms, and anxious symptoms of rehabilitative schizophrenics.
   
  【Key words】Group psychotherapy; Schizophrenia; Remission; Rehabilitation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注重心理状态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心理治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很少把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直接治疗对象。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缓解期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多存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严重者可导致自杀行为的发生。为了及时了解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我们在吸收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集体心理治疗实施方案并应用于缓解期患者,以探讨其康复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2006年1月-2006年8月在本院住院,符合CCMD-3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1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其中的90例进行集体心理治疗(治疗组),另90例为对照组(未治疗组)。入组标准:①病情处于恢复期,精神症状基本消失,现实检验能力较好,且BPRS<30分:②无药物不良反应;③所用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基本不变:④受教育程度均初中以上;⑤排除严重的躯体病,无酒精及药物依赖。

  1.2  方法

  1.2.1  集体心理治疗由精神科主治医师担任,对治疗技术、操作方法和量表评定进行统一培训,精神科专家教授担任技术指导。治疗地点在各病区或工疗室进行,每周1次,每次1.5~2小时,每次40~50例,疗程3个月。

  1.2.2  治疗实施  集体心理治疗只适用于治疗组,对照组仅限于一般情况的介绍,不实施集体心理治疗。集体心理治疗是以心理支持,认知行为疗法、阳性强化法、工娱疗法等为理论依据,在吸收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制定的。措施如下:(1)文体娱乐活动训练:指导患者参加集体文娱活动,逐渐有计划地安排带有提高学习和竞技性质的参与性内容,如唱卡拉OK、球类比赛、棋牌活动、智力竞赛及电影乐曲欣赏等。(2)阳性强化行为疗法:针对病人的操作性行为(如起床、洗刷、进食、服药、睡眠)和社会活动(如按要求参加文体娱乐活动、交朋友),以“代币奖励”强化训练。病人的目标行为一旦出现,即给予适宜的奖励。(3)社会交往技能训练:教病人学会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如何正确地作出积极请求和寻求帮助等技能训练,治疗者作示范,患者之间相互练习对话。(4)认知替代疗法: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病态表现,进一步解释患者的精神症状,给患者建立新的认知模式,并布置治疗性作业,让患者用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去应对日常生活,使新的良好的认知模式得到检验和强化。(5)家庭干预:和患者家属一起进行心理治疗,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灌输疾病知识,想方设法帮助家庭成员减少家庭内各种应激源,减少高情感表达。
   
  文体娱乐活动及阳性强化行为疗法由医师计划,护士执行。社会交往技能训练、认知替代疗法及家庭干预由医师执行,每周1次,每次约1小时。对不够主动的患者则多做2~3次认知替代治疗。

  1.2.3  评定工具采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IPROS)[1]、DAS[2]、BPRS、SAS、SDS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时分别对每位患者进行量表评定心理测评。前两个量表由两位精神科主治医师评定,测前行一致性检验(r>0.90、P<0.01),后两个量表由医生向病人仔细讲解填表事项,要求测评最近1周的情况。

  1.2.4  统计学方法  评定结果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PC 1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用t检验对所获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治疗组男48例,女52例;年龄18~50岁,平均(34.12±9.05)岁,受教育程度:小学~初中15人,初中71人,高中以上4人。城镇38例,农村52例,对照组男51例,女49例;年龄17~52岁,平均(33.24±8.62)岁。文化程度:小学~初中16人,初中63例,高中以上11例,城镇34例,农村5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及居住地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2.2  两组在集体心理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时社会功能评定量表DAS,见表1。
   
  表1显示治疗组经集体心理治疗后DAS分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在治疗后3个月时评分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前后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DAS量表总分比较(略)

  2.3  治疗组在集体心理治疗前后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各因子分析详见表2。
   
  治疗组各因子分除“社交能力”、“关心兴趣”两因子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因子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IPROS总分、因子分比较(略)

  2.4  BPRS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BPRS评分比较(略)

  治疗组经集体心理治疗3个月时BPRS总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于治疗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2.5  两组集体心理治疗前、后SAS及SDS标准分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集体心理治疗前后SAS及SDS标准分比较(略)

  **:P<0.01。
   
  由表4可见研究组SDS及SAS于治疗前后标准分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而对照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后两组标准分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未阐明;起病与病前个性特征及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进入恢复期,此期病人的精神症状基本消失,对自身的现实状况及周围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分析能力。由于面临着出院后社会环境的适应和社会功能的恢复问题,患者担心自己的未来前途,怕被人耻笑,怕遭家庭及恋人的遗弃以及对精神疾病的复发担心恐惧等,故而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严重者可导致自杀行为的发生。 临床实践证明恢复期只停留在单纯药物巩固治疗的水平上,对患者的全面康复是有限的,应兼顾患者的社会功能的康复。
   
  本研究结果表明,集体心理治疗后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明显降低,同时焦虑、抑郁情绪亦有显著性减轻,BPRS总分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3个月各量表评分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集体心理治疗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与以往文献报道一致[3-5]。
   
  在集体心理治疗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早期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是必要的,通过治疗者的认真讲解,病人之间的讨论、分析,使患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对自身疾病及其性质、症状及其内容以及疾病产生的有关因素的认识能力,消除对疾病不必要的担心和恐惧,同时也增长了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
   
  随着心理、行为教育的不断深入,在情感介入的同时,一些心理治疗技术的应用,针对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重点治疗,如采用阳性强化法有助于患者适应性行为的重建;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学会使用合理的思维方式去认知和评价客观事物,从而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的社会功能在院内得到逐渐提高。因此,系统的集体心理治疗集心理与行为教育为一体,对恢复期患者的全面康复,尽快回归社会,有着积极的治疗作用[6-9]。

【参考文献】
    [1] 李功安,胡 雄,金德珍,等.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1)信度检验[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0,5(4):150.

  [2] 陈 强,黄国光.综合性心得行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效果[J].山东精神医学,2004,17(2):92-94.

  [3] 赵福敏,吴玉英.集体心理干预与精神分裂症康复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2):116.

  [4] 亢 明,李 坚,谢 健.社会心理干预的家庭治疗与精神分裂症的康复[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2,18(5):258-260.

  [5] 方润领,孙富根,张玉娟,等.综合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0):687-689.

  [6] 魏 琛.心理社会因素与精神分裂症[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6):351-353.

  [7] 张桂华,张万贵,李卯和.综合康复疗法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效果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2,5(1):90.

  [8] 王玉堂,王卫星,阮水英.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100例患者心理行为的康复治疗[J].现代康复,2000,4(3):439-440.

  [9] 陈玉民,杜宏群,马秀青,等.综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对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2,11(3):282-284.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 聊城 252000

作者: 李秀芳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