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23期

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比较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3种不同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情况。方法:用SSFPI对43例氯丙嗪治疗、44例氯氮平治疗、20例利培酮治疗精神病患者分别进行入院时、2W、4W、6W、8W时的社会功能评定和比较。结论:氯氮平治疗比氯丙嗪能较好地恢复和保持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利培酮治疗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较快,且能......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比较3种不同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情况。方法:用SSFPI对43例氯丙嗪治疗、44例氯氮平治疗、20例利培酮治疗精神病患者分别进行入院时、2W、4W、6W、8W时的社会功能评定和比较。结果:入院时氯丙嗪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低于氯氮平组和利培酮组,两周时除保持前面优势外,利培酮组社会性活动能力得分高于氯丙嗪组和氯氮平组,4W、6W、8W时除氯丙嗪组生活自理能力仍较差外,其余差异已不明显。结论:氯氮平治疗比氯丙嗪能较好地恢复和保持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利培酮治疗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较快,且能较好保持优势。

【关键词】  精神病;药物治疗;社会能力

  Compare the social function of different psychosolytic treat of patient with psychosis

  WANG Xiu-jin, ZHOU Chao-dang, JIA  Shu-chun,et al

  The No .2 people’s hospital of Honghe prefecture,Yunnan 654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Compare the social function of three different psychosolytic treat patient with paychosis.Methods:43 sample use Chlorpromazine(CPZ) treat,44 sample use Clozapine treat and 20 sample use Risperidone treat of patient with psychosis, them by assess and compare the SSFPI in initial to hospital,two week, four week,six week,eight week.Results:Score of can of care life of oneself of in initial to hospital was lower in CPZ group than in Clozapine group and Risperidone group,it’s keep to two week, score of can of social action of in two week was higher in Risperidone group than in CPZ group and Clozapine group, the low can of care life of oneself of CPZ group in four week ,six week and eight week.In the time other factor not difference.Conclusion:Restoration and keep superior the can of care life of oneself of patient in Clozapine than in Chlorpromazine, restoration quick and keep superiority of social function in the patient of Risperidone treat.

    【Key words】  Sychosis;Psychosolytic treat;Social function
   
  比较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情况,已有文献报道[1,2] 。然而,从入院开始对患者社会功能恢复进行同步评定比较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3种不同药物治疗的患者从入院开始同步连续进行社会功能评定,比较不同药物治疗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程度。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资料来源于2006年我院3个病区和门诊的精神病患者,分成3组。氯丙嗪组为接受经典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以氯丙嗪为代表)治疗,氯氮平组接受非典型抗精神病氯氮平治疗,利培酮组为接受新型抗精神病利培酮治疗。纳入标准为:在不干涉主管医生治疗选药的前提下,分别随机抽取接受氯丙嗪、氯氮平、利培酮3种药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采取掷币选择一面的方式,要求药物治疗在两周以上、按CCMD-3标准诊断为功能性精神病的患者。排除标准:无明显躯体疾病和肢体功能残疾、无先天性智力残疾基础和后天器质性的症状和体征依据。共107例,其中氯氮平组44例,男15例、女29例,平均年龄(33.23±10.1)岁,平均病程(5.44±5.54)年。诊断:精神分裂症42例,躁狂症2例。氯氮平剂量:初始日量平均(74.4±44.3)mg,最大日量平均(196±98.5)mg。氯丙嗪组43例(含奋乃静11例折合氯丙嗪剂量),男35例、女8例,平均年龄(36.7±12.8)岁,平均病程(5.07±7.47)年。诊断:精神分裂症33例、躁狂症5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5例。氯丙嗪剂量:初始日量平均(207±91)mg,最大日量平均(431±173)mg。利培酮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32.85±15.7)岁,平均病程(3.82±5.09)年。诊断:精神分裂症17例、躁狂症1例、酒精所致神经障碍2例。利培酮剂量:初始日量(2.3±1.19)mg,最大日量,(3.4 ±1.19)mg。三组间男女构成存在差异(χ2=22.5,P<0.01),三组间平均年龄无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1.4、0.96、0.38,P>0.05),三组间平均病程无差异(t分别为0.23、0.89、1.15,P>0.05),三组间疾病构成无差异(χ2=3.23,P>0.05)。三组间在年龄、病程及疾病构成上无统计学差异,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社会功能评定采用周朝当等编制的《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FPI)》[1],该量表共12个条目,分3个因子。Ⅰ:日常生活自理能力,Ⅱ:动性和交往情况,Ⅲ:社会性活动技能。量表经检验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评定内容与患者的住院生活状况相吻合。量表采用0~4五级评分,累计总分和因子分,得分越高患者社会功能恢复越好。评定由两名主治医师、一名主管护师和一名高年资护师进行,评定者相互间的一致性ICC值在0.79~0.86之间。SSFI评定分别在病人入院时、2W、4W、6W和8W时。

  1.3  统计方法 

  全部资料输入电子表格进行校正,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结果
   
  三组入院时、2W、4W、6W、8W SSFPI评定结果及比较分别见表1、表2、表3、表4、表5。其中,**P<0.01,*P<0.05。 表1  入院时SSFPI评定结果及比较(略)表2  治疗两周后SSFPI评定结果及比较 (略)表3  治疗4周后SSFPI评定结果及比较(略)表4  治疗6周后SSFPI评定结果及比较(略)表5  治疗8周后SSFPI评定结果及比较 (略)

  3  讨论
     
  本文三组间除男女性别构成存在差异外,其余一般资料均无差异。社会功能评定结果显示,入院时氯丙嗪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低于氯氮平组和利培酮组,原因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患者多首选镇静作用较强的氯丙嗪治疗有关。利培酮组动性及交往情况得分高于氯氮平组,与选药的症状谱倾向性有关。氯氮平对部分阴性症状有作用,而利培酮的优势在于控制幻觉妄想,故氯氮平组入院时的动性相对较差。利培酮由于镇静作用较弱,很不适宜于躁动、行为紊乱患者首选。多首选于安静合作患者。故总体得分高于其它两组。
      
  治疗两周后氯氮平组的生活自理能力有较明显改善,与利培酮组间已不存在差异,而氯丙嗪组生活自理能力仍明显低于其它两组。动性及交往得分利培酮组仍比氯氮平组高,社会性活动技能利培酮组有了明显改善,得分明显高于氯氮平组和氯丙嗪组,总得分也高于这两组。
       
  治疗4周后氯氮平组的生活自理能力仍高于氯丙嗪组,社会性活动技能及总得分氯氮平组及氯丙嗪组有了较大程度恢复,与利培酮组之间已不存在差异。
       
  治疗6周时氯氮平组和利培酮组生活自理能力的优势仍保持,仍高于氯丙嗪组。治疗8周由于患者出院流失较多,氯丙嗪组和利培酮组样本量过小,未反映出差异。综上所述,氯氮平的优势在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和自我照料能力,但在动性、交往及社会性活动技能方面的改善不很理想,而利培酮除明显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外,在治疗两周时可能由于幻觉妄想得到较快控制的原因,动性和社会性活动技能有了明显提高,利培酮治疗能较好地保持病人的活动技能,与梅其一等[3]的结果一致。但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利培酮在动性、兴趣爱好、责任等方面的改善优势逐渐弱化,与氯氮平等相比已无明显差异,与刘文庭等[4]的研究结论近似。氯丙嗪由于不能改善阴性症状,同时又具有镇静抑制作用,所以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比利培酮和氯氮平均较差,在改善动性、交往、社会活动方面与氯氮平差异不大。

【参考文献】
    [1]张作记,主编. 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第1版.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343-344.

  [2]周朝当,贾淑春,普建国.自编“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信度、效度的初步检验[S].四川精神卫生,2004,17(3):144-146.

  [3]梅其一,朱雄伟,沈建红.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2001,11(2):83-85.

  [4]刘文庭,郭 华,杨长虹,等.利培酮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水平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3,9(4):210-211.


作者单位:云南省建水县红河州第二人民医院二区,云南 建水 654300

作者: 王秀锦,周朝当,贾淑春,刘桂英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