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4期

湿润烧伤膏加艾灸联合治疗压疮的临床体会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压疮的治疗是护理上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提出了不少的治疗方法,自2004年以来,我院采用湿润烧伤膏加艾灸联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且近一周未接受局部或系统治疗的患者。开始治疗前后做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观察用药后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如皮疹、局部疼痛、头晕乏力、恶心等。...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压疮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动力学改变,导致受累部位皮肤及软组织细胞缺血缺氧、营养代谢障碍而发生变性坏死的病理过程[1] 。压疮的治疗是护理上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提出了不少的治疗方法,自 2004 年以来,我院采用湿润烧伤膏加艾灸联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40 岁以上的我院住院患者 38 例,其中,男 14 例,女 24 例。年龄 46 ~ 82 岁,平均 67 岁。病程 10~ 60 天。压疮面积最大 10cm × 8cm ,最小 2cm × 1cm 。

  1.2  入选标准  首次发生在四肢或躯干Ⅱ期和Ⅲ期压疮( Shea 分期法)[2] 。且近一周未接受局部或系统治疗的患者。开始治疗前后做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观察用药后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如皮疹、局部疼痛、头晕乏力、恶心等。

  1.3  疗效评定指标(肉眼观察)  每周记录一次皮损处创面愈合情况。痊愈:溃疡结痂并脱落,局部组织完全修复;显效:溃疡结痂,溃疡面积缩小;有效:溃疡面积缩小变浅,渗出减少;无效:局部无变化或加重。

  2  治疗方法

  2.1  一般治疗  ① 勤翻身,根据病情 1~3h 翻身一次。半卧位,床头抬高<30°、时间<30min/ 每次。避免创面与床面接触而继续受压是压疮最基本的治疗,应用气垫床或海绵垫,酌情使用减压敷料,不使用圆形气圈[3] 。 ② 改善全身营养状况,通过计算每日正常需要及消耗量,以优质蛋白、少量脂肪饮食。适当静脉补充白蛋白、复方氨基酸、新鲜血浆等,提高机体抵抗力。
  
  2.2  局部治疗  Ⅱ期、Ⅲ期压疮均在无菌操作下常规清洁消毒创面周围皮肤。如为感染性伤口,先用 20ml 注射器抽取 3% 双氧水涡流式冲洗创面 3~4 次后,再用生理盐水将双氧水冲洗干净。有坏死组织应清除。如伤口红润,无明显分泌物,则使用生理盐水涡流式冲洗伤口。因双氧水有细胞毒作用,过多使用双氧水可能对新生组织造成损害[4] 。整个过程采用湿润封闭疗法。每次消毒后,湿润烧伤膏直接均匀涂于创面,薄于 1mm 。再用艾条熏灸 15~20min (须注意防止烫伤,距离创面 15~20cm ),每日 1 次,至创面愈合。Ⅱ期压疮经上述治疗 10~14 天多可治愈。Ⅲ期压疮,随着药物对创面坏死组织的溶解,创面脓性分泌物由多到少,用药 7 天可见黄色分泌物渐清洁,出现明显的毛细血管重建现象,创面湿润,3~8周可愈合。

  3  结果
   
  本组有 30 例痊愈; 4 例因躁动不配合治疗未愈合,但明显好转; 3 例因病程长、全身营养差、经济困难出院时未愈;1例于入院后第5天死亡。

  4  讨论

  4.1  近年来,对于压疮创面的处理,虽然提出了不少新的治疗方法,但仍然是护理上的一大难题。压疮严重感染也是导致死亡的原因之一。此外,不但给患者带来了痛苦,而且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增加了住院时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4.2  湿润烧伤膏所含黄柏、蜂蜡、麻油、黄芩、黄连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去腐生肌、活血化淤、止痛、燥湿的功效,且能改善创面的血液循环,从而促进局部的新陈代谢及细胞功能恢复,保证提供充足的氧及营养物质,并能保持创面湿润、保证组织的生长。黄柏、黄芩、黄连三味药,经现代药理研究,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多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5] 。此外,黄芩还可抑制过敏、水肿及炎症反应,降低血管通透性。黄柏可促进皮下渗血吸收。因此,用该药外敷,再加上艾灸,以促进药物吸收,减少渗出,加速创面的愈合。

  4.3  中医的艾条有活血、祛寒湿、通经络、消淤散结的功效。艾条燃烧所放出的热量能使局部温度增高、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水肿及组织缺氧,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促进创面的愈合。

  4.4  涡流式水流冲洗法清洁伤口,其优点是取材方便、灵活、清洁效果明显,特别是对腔洞和窦道清洁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此外,对新生肉芽组织不产生任何机械性损伤,病人无不适感,依从性和耐受性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世民.压疮研究新近展[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5,14(5):185-193.

  [2] 蒋琪霞.伤口护理临床实践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35-136.

  [3] 吴山虹,孙静华.从生物学角度谈颈髓损伤病员褥疮护理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1993,9(11):4.

  [4] 蒋琪霞,耿广莉,蒋菁等.伤口护理的方法及其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3):135-138.

  [5] 徐荣祥.中国烧伤创病学[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7,9(3):53.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 ,江苏 扬州 225001

作者: 王春丽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