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5期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用Meta分析对15项西酞普兰与其他抗抑郁剂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的文章进行再分析,评价其合并效应量大小和综合显著性检验。结果:西酞普兰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合并效应量d=4。01),提示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前后症状学变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效应......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用Meta分析对15项西酞普兰与其他抗抑郁剂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的文章进行再分析,评价其合并效应量大小和综合显著性检验。结果:西酞普兰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合并效应量d=4.12, 95% CI(3.54,4.69),综合显著性检验(x2=197.12,P<0.01),提示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前后症状学变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效应极强;西酞普兰与对照组在第2周末和治疗结束后的组间比较,分别为d =-0.31,95% CI(-0.65, 0.02),x2=3.35,P>0.05;y合并=-0.11,95% CI(-0.23,0.02),x2=2.86,P>0.05。提示两组疗效相仿。西酞普兰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药物。结论:西酞普兰与对照药的疗效相仿,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  西酞普兰 抑郁症 Meta分析

  Meta-ananlysis of comparative study on citalopram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YANG Zhong-ming, CAI Chang-qun

  (Wuhu 4th People’s Hospital,Wuhu 2410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difference of efficacy and side effect of citalopram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Methods:15 comparative studies of citalopram and other antidepressants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were analyzed by meta-ananlysis.Results: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hange of symptom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y citalopram was found, d=4.12, 95% CI(3.54,4.69), x2=197.12,P<0.01.Comparison between citalopram and the controlled antidepressants at 2 weeks treatment and at the end of each trial showed that d =﹣0.31,95% CI(﹣0.65, 0.02),x2=3.35,P>0.05;yco =﹣0.11,95% CI(﹣0.23,0.02),x2=2.86,P>0.05. Which revealed that citalopram difference from other antidepressants is in side effects,but not in therapeutic effects.Conclusions: Citalopram has a similar clinical effecacy compared with controlled antidepressants,with less adverse effect .
   
  【Key words】Citalopram;Depression;Meta-ananlysis
   
  国内关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陆续有报道,研究结果也不尽一致。为了更全面、直观、正确的评价和比较西酞普兰与其他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我们对这些研究进行Meta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收集的论文载体为全国公开发行的精神科、心理及康复医学等方面杂志(不包括增刊);系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止;内容为西酞普兰(商品名:喜普妙)与其他抗抑郁剂的对照研究,疗程均为6~8周,单用抗抑郁药,治疗前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两组资料齐全,具有可比性;均以汉密尔顿量表(HAMD)17项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对重复发表的论文或临床数据只选1篇文献;排除与治疗难治性或抑郁症伴发器质性疾病的论文。共收集论文15篇[1-15]。见表1。表1  原始资料一览表(略)

  1.2  方法 

  应用Meta分析中连续变量(均数)及分类变量方法[16,17]。

  1.2.1  连续变量(均数)Meta分析方法包括3方面:

  ①异质性检验(Q):应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明各研究间同质,支持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若P<0.05,则表明各研究间异质,支持随机效应模型分析。②求效应大小:对于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效应(y合并);对于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加权平均效应d即可。本文应用标准化均数差值(SMD)求效应。③计算效应:95%可信区间(CI)并做统计推断,当95% CI 不包括零时效应大小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2  分类变量的Meta分析方法

  ①异质性检验:若P>0.05,支持固定效应模型;若P<0.05,支持随机效应模型。②合并比值(OR)计算。③计算比值(OR)的95% CI。④合并比值的综合性检验x2=[∑(αi-Ei)]2/∑Vi。⑤归因分析:EF暴露因素=( OR-1) /OR, EF总体=[∑a/(∑a+∑b)]·EF暴露因素。

  应用Excel软件和Cochrane协作网中Review Manager 4.2  Meta分析专用软件处理。

  2  结果

  2.1  西酞普兰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 

  共500例,x2=94.64,υ=14(υ为自由度,等于研究项数减1),P<0.05,支持随机效应模型分析,d=4.12, 95% CI为(3.54,4.69),表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西酞普兰与对照组治疗结束时的组间比较 

  西酞普兰组500例,对照组493例。x2=16.38,υ=14,P>0.05,支持固定效应模型分析,y合并=﹣0.11,95% CI为(﹣0.23,0.02),提示治疗后两组疗效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治疗第2周末组间比较 

  西酞普兰组500例,对照组493例。x2=94.9,υ=14,P<0.05,支持随机效应模型分析,d =﹣0.31,95% CI为(﹣0.65, 0.02),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2.4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对临床常见的8种不良反应比较,在原始资料逐个卡方检验分析中,两组不良反应差异结论各有不同,为此也对不良反应进行分类变量的Meta分析。见表2。表2  不同类型不良反应Meta分析(略)

  2.4.1  综合显著性检验 

  西酞普兰引起失眠、恶心呕吐多于对照药物,但两者之间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酞普兰组的嗜睡、口干、便秘、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及震颤等显著少于对照组(除嗜睡项P<0.05,其余P<0.01)。

  2.4.2  归因分析 

  从表2可见,对照组药物导致嗜睡、口干、便秘、头晕头痛、视力模糊及震颤分别是西酞普兰组的3.28、3.17、9.82、2.59、23.11和5.85倍,即在所有接受对照药物治疗的患者中,发生嗜睡、口干、便秘、头晕头痛、视力模糊及震颤的病例分别为69.51%、68.45%、89.82%、61.39%、95.67%及82.91%是对照药物引起的;在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发生嗜睡、口干、便秘、头晕头痛、视力模糊及震颤的病例中,分别63.16%、69.38%、89.87%、69.36%、98.21%及88.46%是对照药物引起的。由此可见,西酞普兰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3  讨论

  西酞普兰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中最新的一种抗抑郁剂,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本研究收集到的15项研究证实,西酞普兰对抑郁症疗效好,与对照药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应用Meta分析进一步综合和加强了上述之观点,更进一步证实西酞普兰对抑郁症疗效显著,与对照药物没有较大差异。另外,本研究对两组第2周末HAMD评分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两组第2周末疗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相当。

  本研究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是分析了西酞普兰与对照药物不良反应的差异。在常见的8种不良反应中,西酞普兰引起嗜睡、口干、便秘、头晕头痛、视力模糊及震颤显著少于对照药物,其原因可能是对突触间隙5-HT再摄取抑制性最强,选择性最高[15,18],无明显的抗肾上腺素、抗胆碱能、抗组胺作用,特别是对肝微粒体内细胞色素P450抑制作用较少,药物相互作用少。

  本研究由于条件所限,未能收集到未发表的文章,加上目前国内的实验研究很难做到真正的随机双盲对照,故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并且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未能分析,除了与药物特征有关外,药物剂量也是重要相关因素。本研究未能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有望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蔡经宇.瑞波西汀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7,20(3):159-160,166.

  [2]马兆峰,郑振宝,庄晓华,等.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杂志,2004,17(2):79-81.

  [3]章华,成敬,王高华.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障碍的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6):4-6.

  [4]刘超,关巧凤.西酞普兰与氯米帕明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3):207-208.

  [5]陶文波,吕长武,李卫东.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5,17(9):491-492.

  [6]栗大顺,王春兰,于建新.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6):460-461.

  [7]李娜,刘芳,许秀峰.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杂志,2005,18(2):91-92.

  [8]杨忠,宋静波,尹建兵.万拉法辛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2):131-132.

  [9]唐伟,黄文武.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5,17(2):87-88.

  [10]刘铁轶,魏军,安震.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对照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06,19(2):109-110.

  [11]石永存,刘合英,丁冬红.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6):356-357.

  [12]栗大顺,于建新,庞月岱.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3):158-159.

  [13]龚传鹏,徐汉明,向东方,等.西酞普兰与米氮平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3):154-155.

  [14]乔景云,于君,赫增平.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5):281-282.

  [15]王进良,刘晓伟,杨国平.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1):16-17.

  [16]方吉乾,陆盈.现代医学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0-209.

  [17]王家良.循证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0~72.

  [18]张继志,吉中孚.精神药物的合理应用[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3-64.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安徽 芜湖 241002

作者: 阳中明,蔡昌群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