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8期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静脉输液。静脉炎。预防。护理近年来,静脉输液疗法比以前增多,而且输入药物种类多,联合用药多,有些药物溶液浓度高,刺激性强,由输液引起的静脉炎发生率较高,给患者带来痛苦,也造成静脉穿刺困难,甚至影响药物的顺利输入。...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静脉输液;静脉炎;预防;护理

  近年来,静脉输液疗法比以前增多,而且输入药物种类多,联合用药多,有些药物溶液浓度高,刺激性强,由输液引起的静脉炎发生率较高,给患者带来痛苦,也造成静脉穿刺困难,甚至影响药物的顺利输入。因此,医护人员应重视由输液引起的静脉炎,并针对发生原因,给予积极预防。

  1  输液引起静脉炎的原因
   
  输液操作过程中局部消毒不严密,操作中针头被污染或由管加注其它药物时污染;非生理性pH值的液体输注,新鲜血浆pH值过高或过低而刺激血管壁;氨基酸类药剂、脂肪乳等高渗性液体的输注;输注的静脉管较细小,而输注的药物浓度高、刺激性大;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同一血管穿刺。各种输液微粒(玻璃屑、橡皮屑、金属屑及各种结晶物质)、细菌、输液中添加药物较多,致输液中污染的微粒数大为增加。

  2  临床表现
   
  输液引起的静脉炎首先是穿刺点局部不适,或有轻微疼痛,进而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并出现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久之可触及条索状硬结,严重者可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  预防

  3.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操作中局部消毒不严密或针头被污染。加强基本功训练,静脉穿刺力争一次成功,穿刺后针头要固定牢固,以防针头摆动引起静脉损伤诱发静脉炎,对长期静注者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3.2  一般情况下,严禁在瘫痪的肢体行静脉穿刺和补液。输液最好选用上肢静脉,因下肢静脉血流缓慢易产生血栓和炎症,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尽量选用粗血管。

  3.3  输入非生理pH值药液时,适当加入缓冲剂,使pH值尽量接近7.4为宜。输注氨基酸类或其他高浓度药液时,应与其它液体混合输入,而且输入速度要慢,使其有充分的稀释机会。

  3.4  严格按照药物的浓度、剂量、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输注刺激性药物的浓度要适宜,且输注的速度要均匀而缓慢,因药物的浓度过高或输液速度过快都易刺激血管引起静脉炎。

  3.5  应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一旦发生静脉炎,应抬高患肢、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湿敷及超短波理疗。如合并感染,要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静脉炎的发生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也影响了治疗。一旦发生,就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帮助病人尽快解除痛苦。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252医院中医康复科,河北 保定 071000

作者: 杨丽媛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