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14期

循证医学与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综合治疗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循证医学心境稳定剂心理治疗综合治疗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是近十余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1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综合治疗1。...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循证医学 心境稳定剂 心理治疗 综合治疗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近十余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循证医学是在临床实践中,通过科学的方法获得最充分的证据并对病人做出最佳诊疗决策的学问。循证医学的核心是证据,而科学证据的获得有赖于现代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一个最佳的研究证据并不是由医生的个人经验或个人感觉来确定,而是由客观可靠的数据和标准以及具体的分析评价方法来确定。
       
  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2]。

  1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综合治疗

  1.1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联合用药 

  临床研究发现,相当多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尤其是具有精神病性症状或严重者)单用一种心境稳定剂无法达到满意的疗效。Sach的调查显示,用碳酸锂治疗,20%~40%的患者疗效不佳,甚至完全无效[3]。因此,联合药物治疗已成为情感性精神障碍治疗的原则之一。联合药物治疗包括心境稳定剂与其它药物的联合应用,也包括两种或多种心境稳定剂的联合应用,比如奥氮平、氟哌啶醇、利培酮等加心境稳定剂。Tramontina报道,青少年患者使用一种心境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仅22例有效,联合用药后有78例得到很好控制。Findling的一项针对5~17岁130例患者长达20周的研究显示,联合用药对儿童青少年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早期治疗有效[4]。

  1.2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心理治疗 

  由于目前对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研究多偏重生化因素,加上碳酸锂先前被公认的显著疗效,因此,利用心理治疗来协助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向来不是主要的治疗方式[5]。但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尝试采用心理治疗的方式来协助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并主张采用药物合并心理治疗的方式能提供患者更好的疗效。Solomon证实,57例药物合并心理治疗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复原概率,减少住院次数,加强患者的服药顺从性,同时提升患者的社会功能。王向立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对患者亲属自病人入院始即进行以疾病知识为主的家庭教育,不仅简单可行,而且亲属乐于接受。3年随访结果显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的家庭教育能明显减少疾病复发,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服药依从性。Fristad的一项长达6个月的随机试验证实,家庭心理教育对儿童、青少年情感性精神障碍治疗的重要性。因此,家庭治疗在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治疗中具有极大的意义,其要点在于忽视过去、注重当前,以系统的眼光理解家庭问题,并推动家庭成员行为的实际改善。

  2  循证医学在情感性精神障碍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2.1  系统评估 

  由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病因尚未完全被人们认识,发病率高,而治疗效果无重大突破,临床研究仅能轻微提高目前最佳治疗的效益,且多为单中心、小规模、RCT研究。因此,通过循证医学的研究发现,综合治疗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最佳治疗方案。

  2.2  临床指引 

  临床指引包含了疾病治疗的标准方案、可选方案和推荐方案,在客观证据的基础上,依据患者的精神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和有关特殊的检查,结合临床医师经验,做出正确的诊断和给予恰当的治疗,即规范化基础上的个体化治疗。循证医学的提出,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一些实际无效甚至有害的经验治疗的应用,也促进了一些不为关注而真正有效治疗手段的实施,所以,循证医学是临床医学各学科的共同发展趋势。在情感性精神障碍综合治疗方面,由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病因不明,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研究空间巨大,研究成果只有符合循证医学的要求才能不断提高治疗水平,所以,循证医学对情感性精神障碍治疗的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总之,通过多学科协作,深入探讨情感性精神障碍临床预后及治疗效果的关系。临床医生应该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带有预见性的个体化规范治疗方案,选择综合治疗的正确模式,综合考虑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使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获得更有效、更安全、更经济的高质医疗服务,提高情感性精神障碍治疗总体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 鸣.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新世纪的临床医学[J].华西医学,1999,14(1):1-2.

  [2]Peterson,C.The psychology of abnormality[J].Florida:Harcourt Brace&Company,1996.

  [3]Sachs JR,Harrow M.Bipolar disorder:Psycbopathology,biology,and diagnosis.In Hersen,M8L Bellack,A.S.(Eds.),Psychopathology in adulthood.Boston:Allyn and Baeon.2000:326-347.

  [4]Findling UM,Brady KT,Hales RE.Are view of bipolar disorder among adults[J].Psychiatric-Services,1999,50:201.

  [5]Kaplan HI,Sadoek BJ.Synops is of psychiatry:behavioralsciences/clinical psychiatry(8thed.)[M].Baltimore:Williams & WIkins,1998.


作者单位:包头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心理康复科,内蒙古 包头 014030

作者: 钱玉玲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