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14期

125 Ⅰ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肝癌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125Ⅰ粒子植入联合化疗肝癌护理体会应用微创技术将125Ⅰ放射微粒子植入肿瘤组织中,植入的粒子通过持续不断地释放低能量&gamma。射线,破坏肿瘤细胞核的DNA双链,使肿瘤细胞失去繁殖能力,杀伤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组织,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优势在于治疗区的定位精确与肿......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125 Ⅰ粒子植入联合化疗 肝癌 护理体会

    应用微创技术将125Ⅰ放射微粒子植入肿瘤组织中,植入的粒子通过持续不断地释放低能量γ射线,破坏肿瘤细胞核的DNA双链,使肿瘤细胞失去繁殖能力,杀伤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组织,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优势在于治疗区的定位精确与肿瘤形状非常吻合;在粒子植入的范围之外,放射剂量迅速减少,与外照射相比,可给予靶区更高的剂量,且不增加正常组织的损伤。我科2007年4月至7月对1例肝癌患者采用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Ⅰ放射粒子治疗,取得满意的近期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2岁,主因肝癌术后2年6个月,诊断为肝癌术后复发,于2007年4月14日入院。患者于2004年10月体检时发现肝脏占位,经肝脏强化CT和AFP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行“肝脏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肝癌”,术后给予介入治疗1次,之后定期复查,无复发征象。2007年3月腹部CT检查考虑肝内多发转移瘤,2007年3月6日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术。4月16日复查腹部CT与前片比较:大部分转移瘤栓塞成功,病灶明显缩小。1个月后复查肝动脉介入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术后行粒子植入术。分别于2007年4月18日、2007年5月21日、2007年7月2日、2007年9月6日给予经皮肝穿肝癌粒子植入治疗,粒子植入前后分别于2007年4月5日、2007年5月15日、2007年6月12日开始给予PF方案(DDF30mg VD dl~3;5~FU 1.0g VD d1-4)全身化疗。

  2  治疗

  2.1  一般资料 

  采取放射性粒子植入计划系统(TPS),材料使用BT-125-Ⅰ型 125  Ⅰ颗粒密封种子源及植入器均由上海欣科医药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00241350),125Ⅰ颗粒密封种子源长4.5mm,直径1.8mm,外壳为钛合金,放射活度为每粒3.70~22MBq(0.1-6.0mCi),半衰期为59.6天。植入器械经高温高压消毒,同时应备切开包、植入专用针、10ml注射器。

  2.2  植入治疗方法 

  在彩超引导下,将125Ⅰ粒子植入肿瘤体内。治疗前彩超测量肿瘤大小,嘱患者仰卧位,彩超下选择穿刺点,常规碘伏消毒后铺孔巾,以1%盐酸利多卡因局麻至肝包膜,三棱针扩皮,以17G针在彩超探头支架引导下,进针至肝左叶被膜后嘱患者屏住呼吸,进入肝左叶肿块后释放粒子,粒子立体距离保持在11.0~11.5cm,注意避开彩超下可见的肝脏血管及胆管,动作要求轻柔准确,以避免损坏粒子外壳引起放射泄漏。植入完成后穿刺点压迫止血3~5min,加压包扎穿刺点,彩超观察植入情况并记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分期粒子植入方法进行治疗,分4次共植入粒子50颗。全部操作经过顺利,患者无不适反应。监测生命体征正常,观察30分钟,安返病房,术后给予抗感染及止血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  结果

    1个月后彩超复查,结果显示病灶有明显缩小或消失,局部疼痛、肿胀症状减轻。CEA下降。

  4  护理体会

  4.1  术前护理

  4.1.1  心理护理 

  良好的护患关系能够增进彼此的沟通与了解,从而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当患者得知自己患了“绝症”,难免有后后顾之忧,求生的愿望非常强烈,致其产生焦虑、恐惧。因此,护理人员要从多方面给予照顾,态度和蔼、语气温和,讲述使患者心情愉快的事情,使患者从痛苦中摆脱出来。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是一项新技术,患者常担心粒子对其他器官有无伤害,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恢复。对此,护理人员应向其耐心解释粒子植入的目的、方法及治疗效果。使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必要时请已治疗的患者现身说法。由于此类患者的病情均属于中晚期,病程长,病情重,还要重点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提高家庭的支持度。

  4.1.2  一般护理 
  
  常规备皮,并备齐各种抢救药品、物品、局麻药物及粒子植入所用的器械及无菌物品等,扫描间常规空气消毒,操作时严格无菌技术,以防感染。术前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AFP、CEA检查,常规B超检查,明确病变位置、形态特点、血供及病变与心脏大血管的关系。术前嘱患者禁食6h、禁水4h,地西泮10mg术前30min肌肉注射,以降低迷走神经反射,保证操作顺利进行。术前一天给予抗生素,选用杀菌性、半衰期长、抗菌谱广的药物;酚磺乙胺4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

  4.2  植入术后护理

  4.2.1  一般护理 

  植入术后患者卧床休息12h,严密观察生命体征24h,并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心电和血氧监测,密切观察腹部体征。术后30min常规肌肉注射立止血1kU、氨甲苯酸0.3g和酚磺乙胺3g静脉点滴,每天2次,共3天;常规补液。术后3天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6h鼓励患者进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营养半流质饮食。住院期间注意观察肝肾功能及心电图。

  4.2.2  并发症的护理

  4.2.2.1  出血 

  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局部给予包扎压迫。检查出凝血时间。

  4.2.2.2  发热 

  粒子植入后患者常会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属粒子植入的正常反应,可不予处理。如果体温超过38.5℃可适当给予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温水擦浴或药物降温;可给予柴胡4ml肌肉注射。嘱患者多饮水。高热患者在退热过程中出汗较多,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内衣,以防感冒

  4.2.2.3  粒子的迁移与丢失 

  部分患者粒子植入后出现粒子离开原植入部位,迁移到其他组织、器官或离开人体。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当发现粒子滤出,立即夹起,放置于特制铅罐内并报告核医学人员妥善处理。

  4.3  放射防护 

  125 Ⅰ的γ射线能量低,穿透力较弱,对于植入术操作的医务人员和接受治疗的患者及家属安全性均较高。但由于手术时医务人员必须直接接触粒子,所以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如戴铅眼镜、铅手套和穿铅衣等。粒子植入的前、中、后均应清点粒子的颗数,并做好登记。严防粒子的丢失和泄露。粒子植入完成后,应行粒子定位及计数,植入放射性粒子的患者应单独或集中安置,术后一般不需特殊防护。在近距离(小于50cm)护理时,需在患者施源部位覆盖橡胶布或工作人员穿橡胶衣,操作处置要轻快。粒子植入1~2个月内应量避免患者与孕妇、儿童接触,其家属在6个月内陪护患者也应保持1m距离,6个月后无需防护。术后定期检查,观察粒子有无移位、丢失。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252医院肿瘤科,河北 保定 071000

作者: 张丽艳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