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18期

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护理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是指气管导管滑脱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除,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引起。气管导管滑脱是指气管导管从气管内滑出甚至滑出体外。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心理护理及宣教对清醒患者尤其是不合作患者,应加强护患沟通,耐心讲解建立人工气道的必要性和人体正常的不适反应,借......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护理

  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是指气管导管滑脱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除,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引起。气管导管滑脱是指气管导管从气管内滑出甚至滑出体外。非计划拔管可导致通气不足、缺氧、误吸、呼吸困难、气道损伤、出血、窒息等严重后果,甚至使病死率增加。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心理护理及宣教
       
  对清醒患者尤其是不合作患者,应加强护患沟通,耐心讲解建立人工气道的必要性和人体正常的不适反应,借助家属的力量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教会患者简单的交流手势,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在吸痰、换药、翻身等操作前,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音乐疗法具有良好的心理治疗作用,因此,给病情稳定、清醒的置管患者听一些曲调舒缓的音乐,以减少其恐惧、焦虑心理,减轻由置管所致的烦躁情绪。

  2  导管固定

  2.1  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  准备2条扁纱带,分别系于套管的两侧,在颈后打一死结,松紧度以容纳1个手指为宜。每次气管切口换药时检查1次。

  2.2  气管插管导管的固定

  2.2.1  经鼻气管插管的固定  剪1条(10×2.5)cm大小的胶布,从中间剪开一部分后固定。宽的一端贴在鼻翼上,将另一端两条细长的胶布,分别环绕在气管插管的外露部分。

  2.2.2  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  剪1条长约35cm、宽2cm的胶布,从一端剪开32cm,未剪开的一端固定在颊部,将气管插管靠向口腔的一侧,剪开的一端胶布以气管插管外露部分为中心,交叉固定在另一颊部。要放置牙垫,防止患者双齿咬合时夹闭气管插管。

  2.2.3  胶布的更换及固定  固定的胶布要每天更换,发现松脱或潮湿后随时更换。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除胶布固定外,可加用扁纱带于枕后打一死结,松紧度以容纳1个手指为宜。

  3  正确掌握插管深度
       
  根据身高、体型确定插管深度。一般经口插入深度22~24cm,经鼻插入深度24~28cm。

  4  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
   
  对烦躁、不合作、意识恍惚的患者予以约束带适当做腕部约束,约束带下垫以毛巾,防止过紧使皮肤发红、发紫,但要注意上肢活动度,考虑到即使躯体移动后亦不能使手触及导管,必要时胸部加一约束带固定。

  5  合理使用镇静剂
       
  烦躁不安、长期留置导管者可遵医嘱使用镇静剂,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减少呼吸肌做功,利于治疗。

  6  常规护理活动时防滑脱
       
  制定有关导管护理操作的步骤、流程及注意事项,在护理操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各种护理、治疗操作处置、检查时应有专人妥善保护导管,操作完毕均要将气管导管及呼吸机管道固定牢靠才可离开。

  7  监测和急救
       
  凡有人工气道者严密监测意识及生命体征,尤其做好呼吸机和氧饱和度的监测。备好急救药品和插管导管等抢救器材。

  8  加强责任心
       
  医护人员的粗心、观察巡视不及时往往是导管滑脱的重要原因。因此,护理人员要细心、密切观察机械通气患者,定时巡视病房以减少和及时发现这一险情。
       
  总之,非计划性拔管存在主客观因素,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加强责任心,认真、切实做好各种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和观察工作,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252医院神经外一科,河北 保定 071000

作者: 王秀霞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