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21期

54例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诊断与免疫组化研究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54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病理诊断标准、良恶性指标和免疫组化标记特点,探讨理想的诊断GIST的免疫组化标记组合。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肿瘤中CD117、CD34、SMA、S-100、VEGF等的表达进行检测。54例GIST中,CD117、CD34、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96%、88%、77%。VEGF在不同大小的肿块中的表达......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观察54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病理诊断标准、良恶性指标和免疫组化标记特点,探讨理想的诊断GIST的免疫组化标记组合。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肿瘤中CD117、CD34、SMA、S-100、VEGF等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1. 54例GIST中,CD117、CD34、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96%、88%、77%。2. CD117、CD34表达阳性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 VEGF在不同大小的肿块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在肿瘤直径<5的肿块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肿瘤直径<5的肿块。结论:免疫组化在GIST诊断中非常重要。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诊断;免疫组化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起源于胃肠道肌壁间非上皮性、非淋巴造血组织及血管脂肪组织的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间叶源性肿瘤。部分学者[1,2]认为GIST包括发生于胃肠道向平滑肌细胞、雪旺细胞、神经元以及不定向分化或未分化的所有间叶瘤,即广义GIST;另有部分学者[3,4]则认为不应包括典型平滑肌和神经源性肿瘤,即狭义GIST。本文就狭义的GIST的病理诊断和免疫组化特征进行讨论。

  1  材料与方法

    我院近10年间确诊为GIST(CD117阳性和/或CD34阳性)的病例54例,重新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SP法免疫检测, CD117、CD34、SMA、S-100、VEGF一抗均购自迈新公司。

    GIST良、恶性判断采用Emory[5]的标准:潜在恶性:①GIST最大直径≥5.5 cm,肠间质瘤最大直径≥4 cm;②胃间质瘤核分裂≥5个/50 HPF;③肿瘤细胞具有浸润性;④肿瘤细胞排列密集;⑤瘤细胞有坏死。需具有上述潜在恶性指标任何一项。恶性:①肿瘤有浸润性;②肿瘤有转移。需具有上述恶性指标的一项或具备潜在恶性指标。良性:缺乏上述任何一项者。

    选择子宫平滑肌瘤、外周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各2例作对照。

  2  结果

    肉眼观察:本组54例中良性3例,肿瘤平均直径<3 cm;潜在恶性46例,肿瘤平均直径3 cm~5 cm,其中3例见出血,无坏死;恶性5例,平均直径>5 cm,均见出血坏死。

    组织学特征:主要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其中梭形细胞为主有48例,上皮样细胞为主有4例,混合细胞型有2例。

    肿瘤直径>5 cm,核分裂相大于5/50 HPF可作为良恶性参考指标。
    54例间质瘤在消化道的分布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与良恶性比较,见表1。表1  54例间质瘤在消化道的分布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与良恶性比较(略)

  3  讨论

    梭形细胞型与其他梭形细胞肿瘤,如平滑肌瘤、神经性肿瘤,在光镜下非常难以区分。因此免疫组化在GIST诊断中非常重要。本组54例中CD117表达52例,阳性率96%,CD34表达48例,阳性率88%,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17(C-kit蛋白),是一种酪胺酸激酶跨膜受体蛋白,属于C-kit原癌基因蛋白产物,表达于造血干细胞亚群、肥大细胞、黑色素细胞及胃肠道的Cajal间质细胞[6]。本组研究结果表明,消化道各个部分GIST中的瘤细胞均表达CD117,而真正的平滑肌瘤和神经鞘瘤均不表达。CD34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抗原,可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及其肿瘤,还能标记胃肠道及非胃肠道间质细胞及其肿瘤[7],在GIST中的阳性率也较高,且在真正的平滑肌瘤和神经鞘瘤均不表达,但是CD34特异性不强,因此常常与CD117等联合诊断。VEGF是肿瘤诱导产生新生血管的最主要的细胞因子,在肿瘤组织中特异的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瘤体血管的新生,并加速肿瘤生长,使肿瘤细胞更易于侵入和穿透血管,实现肿瘤的浸润和转移[8]。本组研究结果表明在GIST中VEGF有较高的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7.7%,且在表达不同大小肿瘤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VEGF促进GIST组织中的新生血管形成,为肿瘤组织提供了丰富的血液和营养,并使细胞增殖活性增强。

【参考文献】
    [1]Frlandson RA,Klimstra DS,Woodruff JM.Subclassific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based on evolution be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immunohischemistry[J]. Ultrastruct Pathol,1996,20:373-393.

  [2]Rosai J,Ackeman LV eds,Ackeman's Surgical Pathology,St Louis:Mosby,1996:645-647.

  [3]Miettinen M,Virolainen M,Sarlomo-Rikala M.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Value of CD34 antigen in their identification and separation from true leiomyomas and schwannomas[J]. Am J Surg Pathol,1995,19 :207-216.

  [4]张立洁,张长淮,都吉雅. 58例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学观察[J]. 诊断病理学杂志,1996,6(2):78-80.

  [5]Emory TS,Sobin LH,lukes L,et al.Pro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smooth-musle tumors;dependence on an natomic site[J]. Am J Sury Pathol,1999,23:82,

  [6]师英强,杜春燕.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治疗进展[J]. 实用肿瘤杂志,2003,18(4):263-265.

  [7]Miettinen M,Virolainen M,Maarit SR.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Value of CD34 antigen in their identification and separation from true leiomyomas and schwannomas[J]. Am J Surg Pathol,1995,19(2):207-216.

  [8]Dvorek HF,Brun LF,Detmer M,et al.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microvascular hyperme ability and angiogenesis[J]. Am J Pathol,1995,146(5):1029.


作者单位:(南京红十字医院病理科,江苏 南京 210001)

作者: 刘晓芸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